又凶又萌!西澳大學發現新物種!「迷你猛獸」真面目曝光
近日,西澳大學的一項研究驚喜揭曉:科研人員在澳洲中部乾旱地區發現了兩種此前從未正式命名的小型有袋動物——kultarr(一種肉食性袋鼩)。這項發現不僅豐富了澳洲本土哺乳動物名錄,也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關鍵線索。
此次研究由西澳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博士生Cameron Dodd主導,並與西澳博物館的Dr Renee Catullo和Dr Kenny Travouillon等多位科學家合作完成。
「乍一看,kultarr很像跳鼠或跳兔,擁有修長的後肢和帶毛刷的長尾巴。」Dodd在西澳大學發布的新聞稿中這樣描述。但他也提醒,千萬不要被這種「可愛外表」迷惑——這類小型有袋類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捕獵者」。
「它們雖然體型嬌小,卻是無脊椎動物的『噩夢』,跳躍時四肢同時騰空,而非像袋鼠那樣雙足起跳。」
研究中確認的兩種新物種包括:gibber kultarr(Antechinomys spenceri),發現於澳洲中部
long-eared kultarr(Antechinomys auritus),分佈於西澳廣大內陸地區
Dodd指出,很多人並不知道,澳洲本土仍存在大量尚未被正式命名和記錄的新哺乳動物物種,「這次的發現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研究團隊還強調了分類學研究的重要性:將現存及已滅絕物種根據相似性進行系統分類,是科學保護物種的前提。
「如果我們連現有物種都不了解,就更談不上為它們提供有針對性的保護。」Dodd表示。
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澳洲內陸生態系統中被忽視的「小猛獸」,也提醒公眾關注科學命名和物種保護的必要性。未來,這類「小型掠食者」或許將在澳洲野生動物保護戰略中扮演越來越關鍵的角色。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最西澳,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