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朝聖 深入巴羅莎谷酒神地盤

2018年04月04日 14:20

巴羅莎谷葡萄田

葡萄田

導語:對於一個酒徒來說,巴羅莎(Barossa Valley)無疑是夢想地之一。去過法國的干邑、,這次重臨澳大利亞,降落,帶著同樣的酒徒朝聖的心理。 Penfolds、Seppeltsfield、Wolfblass、Jacob`s Creek……想起行程單上列著的一連串名庄試酒日程,禁不住滿心歡喜。

Barossa初印象

Barossa,這片地球那面的地中海氣候的小山谷,此時正值初夏。從驅車而來,只見一路蒼翠。觸目可見合抱粗的高大尤加利樹,在原野上獨立成一幀幀風景。一掠而過的農舍,常常是被玫瑰、天竺葵和薰衣草構成的小小花園圍抱,在陽光下格外恬美靜謐。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而這裏真正的主角是葡萄藤。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Barossa發跡於18世紀末,從歐陸遠道而來的德國人帶來第一批葡萄樹,在此代代繁衍。因為這裏獨特的紅砂土壤、適宜的水分,逐漸發展成全澳大利亞最大的紅酒產地,也是公認的澳大利亞最好Shiraz產區。其實,除了Shiraz(設拉子) 這種漿果香豐富的紅葡萄品種,Barossa谷也廣泛種植著Cabernet Sauvignon(赤霞珠)、Grenache(歌海娜)、Shardonnay(莎當妮)等多種類的紅、白葡萄,其中還包括德國人最為拿手的 Riesling(雷司令)。

記得頭天晚上剛落地首府阿德萊德的第一頓晚餐,在著名的濱海餐廳Sammy`s,我們就挑選了一支Barossa谷出品的2009年份 Riesling來搭配生蚝。這支新酒清甜乾淨,帶著白葡萄酒固有的一點點酸度,那股淡淡清冽的味道真是生蚝、軟殼蟹類海鮮的絕配!

歡迎進入酒神地盤

一路深入Barossa,看到一片片鋪展開來的葡萄園,有的園子會懸挂出所種植葡萄的品種名稱,Shardonnay、Shiraz或者 Riesling……隨著一塊「歡迎進入我們的地盤」的指示標,我們的車子停在了Jacob`s Creek的試酒中心。大家都知道Jacob`s Creek是澳大利亞走大批量商業化路線最成功的一個品牌,低矮錯落的試酒中心卻是非常的樸素大方。接待我們的釀酒師Bernard Hickin有多年波爾多地區的工作經驗,近50歲、有著溫柔藍灰眼珠的澳大利亞男人,卻帶有典型的法式優雅舉止了。在分發給我們人手一份列印好了的品酒手冊后,他就一點點來帶領我們進行初級的品試。

所嘗試的酒依例是由淺入深:從一支2009年份的Reserve Riesling開始,途經2007年份Riesling、2008年份Reserve Shardonnay、2005年份Shardonnay、 2005年份Cabernet Sauvignon、2005年份Shiraz,直到最後一款2002年份Shiraz Cabernet。印象最深的是倒數第二款 Shiraz,2005年的酒有了一定成熟度了,夠潤夠圓,香度也不錯,帶著澳大利亞Shiraz特有的漿果香和一點小辛辣,很迷人。惟一不足的是回味仍有點點尖澀,應有再陳年的空間。

夕陽西下,美酒佳人

夕陽西下,美酒佳人

自己的那瓶Penfolds

一直聽說Barossa最古老的葡萄藤有160年的樹齡,沿途看到的葡萄樹從細小幼苗到粗壯的盤根老藤,卻都不是那棵老「樹精」。這麼看著找著,就來到了Penfolds。其實,前面說的那棵老藤並不在Penfolds,但巧的是Penfolds這座澳大利亞名庄的歷史也是160年。它多元化的出品從尊貴的Grange、Bin707到平價易飲的Bin28甚至蔻蘭山,選擇豐富,格外受酒客喜愛。在這百年老莊的大門口忍不住照了張像,實在喜愛南澳艷陽下,他家門前攀爬錯落成裝飾藤的那些葡萄老樹。

慕名來這裏的遊客很多,在Penfolds著名的Bin系列酒架間流連忘返,挑選自己的心頭好購入囊中。Penfolds酒庄還提供 Barossa地區首個DIY調製葡萄酒的項目,開放給遊客。穿上乾淨的白色制服,走過曲折的樓梯下到酒窖,調酒師已經準備了三款不同品種葡萄釀製的紅酒:分別是2008年份的Grenache、Shiraz和Mourvendre。手執試管和量杯漏斗,邊調配邊試酒,每個人根據自己對酸度、甜度和果香度的愛好,將這三款紅酒以不同比例混合。最後,調酒師建議以40%的Shiraz搭配30%的Grenache和30%的Mourvendre。嗯,味道不錯,口感的平衡度有點專業的意思了。在此基礎上,又很自我地加多了些Shiraz,然後,有點得意地把調配好的酒裝入酒庄提供的小酒瓶里,以 Penfolds一直力倡的旋塞封口。看到瓶身酒標上印著自己的大名,那種感覺還是蠻「專享」的。

比較神奇的是,待一周的澳大利亞行程結束,費盡千辛萬苦把「自己的這瓶Penfolds」帶回上海,旋開瓶塞再嘗一口時,這酒的口感更趨馥郁香醇了!於是感嘆Penfolds的旋塞,當時沒做完全的封口,僅止於不滴漏,推算起來,可能是在這一周之內,旋塞透露了適度的氧氣給葡萄酒,不多也不少,剛剛好加速了它的成熟,才會使它嘗起來比調酒當天更顯美妙。

Seppeltsfield的棕櫚園和百年缽酒

這一場Barossa陶醉之旅又怎可不提Seppeltsfield呢?

離這座神秘的莊園還很遠,路上就開始出現了一排排Barossa地區罕見的高大棕櫚樹!熟悉當地風土人情的司機指著路邊高崗上的棕櫚園說:「這後邊埋的都是Seppelts家族的先人,他們是Barossa地區最富有的家族。」

眼前的棕櫚樹有些已經超過百歲。據說好多年來,Seppelts家族園丁的主要任務就是不停地補種這種該家族成員最鍾情的大葉子熱帶樹。如今,已經把此地作為最具歷史意義的村莊、釀酒廠以及花園列入了遺產名錄。

Seppeltsfield莊園最擅長的是甜酒:缽酒(Port)和雪莉(Sherry)。在中國市場上還沒見過這個莊園的酒,據說日本是他們在亞洲的主要市場。這裏窖藏最老的缽酒也像高大的棕櫚樹一樣,已經超過百年了。酒窖的老先生端來一盤乳酪、一盤薄餅乾,給我們嘗酒。即便是喜歡香甜口味的女生,也未必都習慣得了缽酒和雪莉——它們經常會給人甜膩的印象。而百年老莊Seppeltsfield做出來的甜酒卻與眾不同!第一杯雪莉下肚,香甜、強壯,卻毫不膩口;接下來的缽酒統統都比普通缽酒來得含蓄、矜持、深厚,流淌在齒頰之間,滿有回味。

接下來,在參觀Seppeltsfield莊園時,看到以一代代家族傳人名字命名的橡木桶。貯滿了陳年美酒,一個挨一個地躺在沉靜的酒窖里,是觸目可及的歷史記憶,卻又如此活生生。在這裏,你能感覺到整個Barossa的靜止性。在這片山谷,人和樹林里的樹木並沒有太大區別,朽枝和新芽、榮枯更迭,再自然不過地並生在那裡。而即便是在漫長的時光中,樹可朽、人飛灰,卻總有葡萄酒的酒液,彷彿這一代代生命的紅色線索——它一直在那裡,暗地流淌,永無止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