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殭屍粉」戰爭

2012年09月30日 19:11

事實上,不僅僅是 Facebook,Twitter 和 Google 也存在此類問題,虛假帳戶、垃圾信息或其他欺騙系統的小技巧層出不窮,背後的產業鏈之龐大、之巧妙也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就在今天,歌手蕾哈娜(Rihanna)和拉丁歌手夏奇拉(Shakira)在 Facebook 上的粉絲數突然同時減少了 22000 個,Lady Gaga 也一下失去了 32000 個關注者,而 Zynga 的 Texas HoldEm 主頁竟然失去了 100000 個粉絲。

發生了什麼事?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這其實是一場 Facebook 和各種「殭屍粉」——假用戶、假賬號、假「likes(贊)」——之間的「戰爭」。Facebook 在今年 8 月提交給美國證劵交易委員會(SEC)的季度報告中表示,Facebook 目前有 9.55 億名用戶,其中約有 5%  的用戶擁有多個賬號,也就是說約有 8300 萬個「殭屍賬號」。「殭屍粉」怎麼賣?1500 美元 10 萬粉,上 SocialMediaCorp 網站就可以買到(此網站至今仍在運作)。

Facebook 在今年八月發表聲明: 「為了徹底消除以下現象:惡意軟體通過「likes」獲益,盜取他人賬號,欺騙用戶,或者購買大量不真實的「likes」。我們永遠站在用戶這一邊共同對抗威脅,而且我們改進過的系統將能更好地識別那些可疑的賬號和用戶行為。」然而,這次清理中平均每個頁面被刪除的「likes」不到該頁面總量的 1%。

活躍用戶的數量直接影響著 Facebook 的業績。在 8 月份的曝光之後,Facebook 股價第一次跌至 20 美元,與此前 IPO 時報出的 38 美元的價格相去甚遠。

內憂外患:「劣幣」與「良幣」

Facebook 還表示,清理殭屍粉對用戶——特別是企業用戶——來說有很大的好處,因為這樣可以更準確地統計粉絲數量。許多企業用戶在 Facebook 上保持活躍就是為了獲得「likes」,通過「likes」來衡量其營銷策略是否收到效果,以及了解與客戶群體的聯接程度。同企業用戶的合作有效與否也決定了 Facebook 的廣告收入,這正是 Facebook 賴以生存的基礎。市場調研公司 Altimeter Group 的合伙人之一 Jeremiah Owyang 表示,「這(likes)就是他們(Facebook)的貨幣。就像美聯儲要打擊市面上的假幣以確保市場的良心運作,Facebook 也必須用「良幣」驅逐「劣幣」。」

對 Facebook 來說,打擊「殭屍粉」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因為華爾街對他們的長期盈利能力已經表示了擔憂。一方面是商業模式還待發掘,移動端盈利不甚清晰,此乃外患;另一方面是自己的用戶群「殭屍粉」猖獗,輿論生態漸顯混亂,此乃內憂,內憂外患的直接體現就是股價的跌宕。經過數周的緩步回升,Facebook 好不容才從 8 月的低谷中緩過神來,而幾天前巴倫周刊的看空硬是挖出了 Facebook 幾乎所有的問題,「殭屍粉」一日不剿,扎克伯格就一日不安心啊。

事實上,不僅僅是 Facebook,Twitter 和 Google 也存在此類問題,虛假帳戶、垃圾信息或其他欺騙系統的小技巧層出不窮,背後的產業鏈之龐大、之巧妙也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其實當我們在構建數據背景和商業背景的同時,不能忽略和用戶息息相關的文化背景以及輿論生態,畢竟相比資金流和數據流,用戶的喜好才是真正難以捉摸的氣候現象。

社交網路的「基礎設施」

流量並不一定和利益呈正相關,因為樣本越多越精確,反之在樣本急劇增長的時候推算的結果是飄忽不定的。所有互聯網巨頭在面對空降的商機往往衝動佔了先機,畢竟誰也不能落後于誰,等到坐下來冷靜地分析和展望的時候,其實更多的精力都花在了善後上面。

服務業是交易的基礎設施,用戶是社交網路的基礎設施,事實上在社交網路的開發正是在踐行「用戶至上」的準則。若是基礎,在這一部分上面分攤的權重必須大於其他部分,眼光就得放在更加細碎和變動的用戶心理上面。社交平台應當貼合用戶多重身份的解構和時間延續的拆分,說到這裏,我認為一個真正優秀的「社交網路服務員」,除了要抓緊商務分析之外,得適當地學一點社會學、心理學和哲學,因為你們在創造的是一個世界,而不是一塊蛋糕。

然後,我點開了某微博,又看到了熟悉的廣告:「普通粉絲價格 5 元 1000 粉,高質量粉絲 50 元 1000 粉,超高優質模擬粉 100 元 1000 粉……」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