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用兩個字回擊薄熙來「唱紅打黑」 難倒外媒翻譯
近日,海外黨媒重提胡錦濤8年前有關“不折騰”說法的舊聞,胡錦濤講話將過去的中共內耗的路線辯論或政治鬥爭一律以“折騰”稱之,國外各大媒體英文翻譯五花八門。2011胡錦濤在中共成立90周年大會上再次提及“不折騰”,是對薄熙來重慶“唱紅打黑”胡折騰的回擊,當時九常委只有胡錦濤、溫家寶和李克強沒有去重慶,胡溫對薄熙來的重慶文革式運動深惡痛絕。
11月14日,總部在北京的多維新聞網重提胡錦濤8年前有關“不折騰”說法的舊聞,強調當時外界媒體解讀,胡錦濤講話將過去的中共內耗的路線辯論或政治鬥爭一律以“折騰”稱之;“不折騰”確有現實針對性且微妙貼切。
2008年12月18日,時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講話中表示,要“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推進改革開放”等。當時“不折騰”三個字剛落音,大會堂觀眾席隨即傳來會意的笑聲。
國內外各大媒體、機構對於“不折騰”有不同的英文譯法,五花八門;比如:“翻來倒去”(Don’t flip flop),“別走岔路”(Don’t get sidetracked),“別反覆”(Don’t sway back and forth)、“不躊躇”(No dithering)等。但都沒有把“折騰”裡頭還帶著的“混亂”、“自我消耗”涵義體現出來。
2009年1月2日,中共黨媒中新網援引外媒報導稱,中共歷次政治運動、反右、“大躍進”都給國家政治、經濟發展造成不少損傷,“文化大革命”是損傷最大的一次。即使是“改革開放”的決議,也曾在1989年後受挫,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后才再次開啟。如今,胡錦濤將過去的曲折、錯誤一律以“折騰”稱之,表明中國不再做與經濟發展無關的、內耗的路線辯論或政治鬥爭,“不折騰”的確有現實針對性,而且微妙貼切。
報導直接稱,“改革開放”的決議,也曾在1989年後受挫,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后才再次開啟。這明顯影射江澤民“六四”上台後改革倒退。
“不折騰”一詞,在2011年7月1日舉行的中共成立90年大會上再被胡錦濤提及。
胡溫否定薄熙來的重慶“唱紅打黑”,不折騰正是對薄熙來胡折騰的回擊
胡錦濤兩次談及“不折騰”分別是其第二屆任期的第二年與十八大換屆前一年。有分析指,江澤民退休後繼續干政,架空胡錦濤、溫家寶;胡錦濤一方面只能小心翼翼“不折騰”,另一方面,也影射江派高官不斷“折騰”、對抗胡溫。
2011年兩會期間,薄熙來在重慶發起的聲名狼藉的“唱紅打黑”仍在奮力托盤,繼2010年李長春,習近平,周永康等先後赴重慶肯定薄熙來政績后,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今年也去重慶,大讚薄熙來。日前,國內官媒又高調報道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渝考察挺薄。
胡錦濤和溫家寶自始至終沒有去重慶就“唱紅打黑”表態。而且總理溫家寶卻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香港左派元老級人物吳康民時,特彆強調,中國存在兩股勢力──封建殘餘和文化大革命遺毒,令人們不肯說真話,只肯講大話,客套話。溫刻意公開此論,間接地表達了對文革遺毒──“唱紅”類的假大空不滿,贏得民眾的廣泛認同。
阿波羅網林億報道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