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平、周新城泄露了共產黨消滅私有制的天機
文章轉自網路,旨在為讀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近日,中共是否要消滅私有經濟的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原因有三,一是民企大佬馬雲提前謝幕。儘管他表示要回歸教育和慈善事業,但他的高大上理由,並沒有說服大家。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家命運堪憂,正如陳有西律師所言他們要麼在監獄里,要麼正走在去監獄的路上。馬雲卸任的消息傳出后,中國網路上便出現「不退場就沒好下場」、「金盆不洗手、法國牆上走」的順口溜。二是十九大后出現嚴重的政治倒退,大有返回毛澤東時代的趨勢。個人崇拜、黨領導一切以及對自由言論的打壓,這一切都告訴我們,習近平正在拋棄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返回毛澤東極權主義路線。而毛澤東的路線就是要很斗私字一閃念,所以消滅私有制是必須的。三是9月11日,財經人士吳小平在微博上發表了《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應逐漸離場》一文。文章稱:「私營經濟已經初步完成了協助公有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階段性歷史重任。下一步,私營經濟不宜繼續盲目擴大,一種全新形態、更加集中、更加團結、更加規模化的公私混合制經濟,將呈現越來越大的比重。」該文章立即引來軒然大波,短短十幾個小時,跟帖評論就超過2萬條!人們在問:四十年改革開放后的民營企業難道就這樣被消滅了?
9月12日,中共官媒立即開始了對「私營經濟離場」觀點的批判和圍剿。一篇通稿《習近平:任何想把非公有制經濟否定掉的觀點都是錯誤的》,出現在各網站上。該文稱「私營經濟離場論」,觀點漏洞百出,不值一駁。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的成功經驗就是發展了多種所有制經濟形式。《人民日報》社論稱,私營經濟只會壯大、不會離場。看來,民營企業家的恐慌讓習近平也坐立不安了。
按理說,一個企業家卸任如同一個影視明星退出演藝界都是他們自己的事;一個神學家說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但也很難引起社會恐慌。一篇文章能夠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不僅是文章本身,而是社會的焦慮與文章產生了共振。習近平上台以來,中國社會患上了焦慮症。因為這哥們口心不一,指東打西,雲山霧罩,宛如迷蹤拳。他說依法治國,結果維權律師、異議人士被關進了監獄;他強調憲法至上,設立了憲法日,結果強制修憲,取消國家主席和副主席任期限制,憲法變成了一個玩偶。他說以人民為中心,但他一出國訪問就犯病,瘋狂大撒幣,揮霍人民的民脂民膏,視人民為草芥。
十九大后,習近平才露出了他的底牌,那就是建立一個紅色帝國,走新極權主義之路。習近平的底牌讓中國人大呼意外,可謂毀盡三觀。中國人的焦慮從根本上說是政治焦慮。習近平真的要消滅私有制嗎?我們現在來回答這個問題。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習近平不會消滅私營經濟
理由為:截止2017年底,非公有制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中國民營企業的數量已超過27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了6500萬戶,註冊資本超過165萬億元。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一樣,是中國經濟的兩翼,如果讓非公有制經濟退場,就等於要折斷中國經濟的翅膀,讓中國一夜之間重新回到改革開放之前。官媒在圍剿「私營經濟離場論」時,有篇文章《私營經濟離場」?誰開歷史倒車,誰就是與人民和國家為敵!》很有意思,表面罵吳小平,實質警告習近平。文章說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洪流浩浩蕩蕩。誰想開歷史的倒車,誰就是國家的敵人、人民的公敵!但這個觀點說服力並不強。私營經濟固然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1956年公私合營時,基本上都是私營經濟,但在社會主義改造的浪潮中瞬間被吞噬殆盡。
第二種觀點認為,習近平並非要消滅私有制,而是要控制私營經濟的發展
習近平深知私營經濟最富活力,還需要私營經濟發揮積極性,因此並不打算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但由於私營企業的私人性,不在當局直接掌控之內,又讓當局感到不放心,因此它要給私企套上一個緊箍咒。當今中國早已不是社會主義,而是權貴資本主義,習近平消滅私有制就是要與他的政治基礎權貴集團為敵。2013年,中共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及2015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這兩份文件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等等。這個觀點與上一個觀點本質一樣,都是從經濟理性看問題。但中國的根本問題是政治問題,必須用政治經濟的雙重視角看問題。否則,我們無法理解1949年以來的種種政治運動,也無法理解習近平的種種倒行逆施。
第三種觀點習近平最終要消滅私有制,民營企業的出逃是明智的
一場針對民營企業的財富洗劫運動已經展開。習近平的新極權主義是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幟,而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就是消滅私有制。習近平在政治上正在返回毛澤東的路線,通過黨國控制社會,施行紅色恐怖。而極權主義必然強調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壯大國有企業和限制、打壓民營企業,這是一個政治經濟的邏輯,而不是單一經濟邏輯。2016年10月10日,習近平曾說「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國有企業和國有經濟必須不斷發展壯大,這個問題應該是毋庸置疑的,而我們有的同志也對這個問題看不清楚、想不明白,接受了一些模糊的、似是而非的甚至錯誤的觀念。我們要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決不能認為這隻是一個簡單的所有制問題,或者只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問題,那就太天真了!」習近平或許希望逐步消滅私有經濟,但政治運動一旦展開,他也控制不住。在1956年公私合營時,民營企業在恐懼中大多主動要求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既然中共已進入馬克思主義的單行道,消滅私有制只是遲早的事。蔡慎坤先生指出,對民企的圍剿許多人不以為然,如同當年對付地主資本家,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消滅了地主資本家,每個人的危險也隨之而來,道理很簡單:當社會秩序經濟秩序甚至倫理秩序遭到破壞,每個人都將付出代價。無視別人的生命,你的生命一樣也不會受尊重,輪迴的鬧劇在中國重複了一遍又一遍,只是中國人不長記性。
今年初,人民大學周新城教授就已經對民營企業家發出了警示,他在《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文章中透露了這樣的信息:中共的不忘初心就是要消滅私有制,實行公有制。中共目前還不能消滅民營經濟,因為還利用私有制發展經濟,但終有翻臉的那一天。簡要一句話:中共發展民營經濟就是韜光養晦,一旦發展壯大,就要打土豪分田地,沒收私有財產,實現公有制。習近平的初心和中國夢不是什麼國富民強,而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消滅私有制。周新城和吳小平現在是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不僅被老百姓罵,官媒也對他們展開了圍剿,並不是他們的觀點錯了,而是無意中泄露了習老大要滅民營企業的天機。
作者:張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