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哥走了,沈先生「瘋了」:成就與摧毀他們的,是同一種骯髒

2019年03月27日 6:10

轉自:最人物,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文丨春秋十二郎

作者按:

短短3天時間,26年的沈巍就從」」變成了」流量大師」。

他棲居了7年的避風港,此時已變成了流量角逐的修羅場。

無數盲流子想從他這裏沾染上一點」書卷氣」,無數網紅和營銷號想榨乾他身上的剩餘價值。楊高南路地鐵站附近似乎變成了一個熙來攘往的」動物園」。

身體力行為環保做貢獻、醉心於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沈巍,並未得到」大師」這個頭銜應得的尊重,反而像個猴子一樣被人群肆意觀賞。

截至今日,這位淡泊名利、對世俗舉重若輕的」街友」,已連續好多天得不到休息。

他知道,自己只是因機緣巧合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他也知道,風口早晚會過去,自己的初心也絕不會動搖。

可當面對記者和鏡頭時,腹有詩書萬卷的他,還是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慮與無奈:

「你們告訴我,等這波熱度退了,我能夠結束我動蕩的生活嗎?我還能再有一個自己的』窩』嗎?」

這兩聲詰問,很快淹沒在了門外潮水一般的」大師」呼喚中。

沈巍同的首次」觸電」,發生在四個月前。

去年年底,抖音博主@大烘焙師在偶然間與」街友」沈巍相識。

經過數次攀談,因折服於對方的學識與精神,這位博主把沈巍對歷史和時事的評說與見解,拍成了系列小視頻,取名為」大師在流浪」。

視頻中的沈巍,在街頭、路燈下,舉著《左傳》和《戰國策》與路人談古論今,對歷史名人、社會現象以及各類古籍經典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喜歡跟陌生人探討名著,提及魯迅的經典名篇《孔乙己》時,他糾正了當下學術界(或者說中學語文界)所流行的錯誤觀點:

「《孔乙己》其實很多人沒有看懂,都說是在諷刺他。其實魯迅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可憐他。你看孔乙己這個人,沒做過壞事,眾人卻都欺負他。他的學問固然不對,但這是時代造成的。時代廢除了科舉制,就斷了他前進的路。」

通過孔乙己,他對科舉制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廢科舉完全是大勢所趨。但我最近看晚清的書,書上是這麼寫的:(廢科舉時)有人曾上書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廢科舉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該慢慢地改,(而不是一刀切)。因為你一改,就把這些一輩子讀四書五經的人、所有的人生夢想全都打碎了。事實上,確實是有一大批對古典文化很精通的人,後來就一事無成。」

他呼籲幼兒園的教學應該拋棄」填鴨式」的教育,要重點培養小孩的道德觀:

「幼兒園不該提倡教書,反倒該重視培養小的道德、群體精神,(教他們)對同學友好,不要教他們ABC。因為他如果過早地開始學習,容易從小對知識產生厭煩心理。」

對於當下年輕人的文化缺失,他語重心長地說出自己的人生感悟:

就浩如煙海的文化本身而言,我們都是井底之蛙。(知識的儲備)遠遠不夠,一定要不斷地學習。」

四個月的時間里,這些視頻從幾十到幾千、最後變成幾百萬贊,在大數據演算法的推送下,吸引了許多抖音的注意。

彼時,沈巍的大名、身世、經歷,尚不可考證。唯有那邋遢的外表和豐厚的學識,能形成鮮明的對比。

起初,有零星的仰慕者因為視頻而與他產生交集。沈巍很高興,他善談並樂於交友。

但有一天,他在拾荒的路上,突然被一個陌生人拉住胳膊。

對方問他:」你是抖音上的那位先生嗎?我看過你的視頻,很欽佩你的學識。」

沈巍回到自己的窩,對拍自己的抖音博主說了一番話: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孟子曾說過一個詞叫』不虞之譽』,意思是想都沒想到的榮譽。我認為我現在就是這種狀態。如果我早知道我能有這種榮譽,我當初應該多讀幾本書的。」

但他沒有想到,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這種」不虞之譽」竟成了一種」無妄之災」。

來自全國各地的好事者,一夜之間雲集在了他棲居的地鐵口附近。他成了鏡頭下的焦點,被當代的」造神」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他的抖音系列視頻的標籤,後面又多了一句話:

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在過去平靜的日子里,沈巍每天只重複著兩件事:讀書和拾荒

書籍為他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而拾荒則讓他的人生理念得以實現。

他從堆里找尋被人們浪費的廚餘餐品,將一切可利用的廢品進行分類回收。對於仰慕者贈送的書籍,他會接受並道謝。但對於物質上的資助,他分文不取。

入世但不媚世,沈巍真正做到了古人口中的」大隱隱於市」。

自幼喜歡讀書的他,在半百之年已涉獵頗豐。論及經典與時事,他能對路人侃侃而談。但對於世界,他仍有著自己的疑問。

小時候,他靠撿廢品換錢,來滿足自己對書卷的渴望。但同學們對他的譏笑,卻時常讓他感到難為情。

沈巍很納悶,為什麼街頭伸手要飯的乞丐能引起人們的同情,而自己靠勞動換錢卻要遭到旁人的恥笑?

這個疑惑,一直保持到他大學畢業進入審計局工作。在工作中,他在審計局的大樓里到處翻、收集廢紙。久而久之,他成了同事眼中的」」。

他本想跟領導解釋,結果領導直接對他下達了待崗的通知,」替他」休了病假。

這場病假,沈巍休了26年。他搞不懂,為什麼國家提倡垃圾分類回收,自己身體力行,卻還要被人罵成是」精神病」。

如今,大批盲流和網紅雲集在他周圍,讓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起初,沈巍單純地以為他們是真心求學,耐心地給他們講」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

「你們總來拍我的視頻,想聽我說這說那,其實沒必要。(我說的東西)書上都有,你們去看書,養成閱讀的習慣,從書上去找知識。」

但顯然,這並不是網紅們想要的答案。

如今沈巍說什麼、做什麼,對他們而言毫無關係。在他的熱度尚未散去之前,他們只想從他身上分得流量的一杯羹。

有賣玉的微商專程打飛機從緬甸趕來上海,望著地鐵口附近攢動的人頭大呼自己」晚來了12個小時」;

主播陳飛(化名)對其他主播諄諄教導:」大師就是流量,你們要懂得怎麼用才行。」

一名不知姓名的婦女不遠千里來到沈巍旁邊,一坐三天,坐到網友連喊」師娘」,直喊得她滿面春風,心神蕩漾……


某主播陳飛(化名)


被網友稱為」師娘」的某女

從最初的笑對到疲倦的無奈,沈巍的容忍終於化成了憤怒。

「你們是為了賺錢才來這裏,你們是在把我當猴子一樣玩耍。天都黑了,我想睡覺,而你們卻還在這裏拍。你們對我哪裡有一點尊重?」

記得之前,紅星新聞採訪他時,他還曾對記者說:

「我不想與世隔絕,我想讓大家理解我。垃圾分類,這是整個國家都在提倡的。」

但他萬萬想不到,他撿了一輩子的垃圾,最後卻被」垃圾」圍堵到寸步難行。

沈巍讀過萬卷書,想必對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應該不陌生。

想想書中那個充斥著」蛇鼠」、」豺虎」與」魑魅」的鬼蜮世界,與這地鐵口外的現狀又有何異?

世間的悲劇總是在輪番地上演。

沈巍的命運,或許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被的遭遇給蓋棺定論。

2月22日,一篇自媒體豹紋《被嫌棄的大喜哥的一生》,讓已經」冷卻」了7年的網紅大喜哥再度重回人們的視野。

身為棄嬰的大喜哥,在養父母的撫養下長大。成年後,他曾有過一段婚姻。但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了女兒的生命,妻子經受打擊之後精神失常,離家出走不知所蹤。

隨後,兄長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母親罹患,為了治病,他變賣養父留下的公寓,卻被歹人坑了一半的房款。醫院里的母親因無錢治療,最終撒手人寰。

經歷了半生坎坷,大喜哥落得個家破人亡、負債17萬的悲涼下場。萬念俱灰之下,他想到了輕生。

但一件被遺棄的女裝,卻成了支撐他活下去的那股力量。

「重生」之後,大喜哥成了人們口中的」女裝大佬」。2012年,一場大火燒毀了他的房子,也讓他的異樣裝扮跌入了記者的鏡頭。

那時候,網友們在網上噴他:」奇葩」、」妖孽」,讓人」笑斷十二指腸」。

同沈巍一樣,大喜哥也是一名拾荒者。沈巍拾荒是為了精神世界的建立,大喜哥拾荒,則純粹是為了還清給母親治病欠下的債務。

有一次上節目,主持人問他:」那些錢,不還不行嗎?你落魄至此,沒有人會逼著你還吧?」

他回應道:「我約束自己,一定要還回去。因為人生不可以賴賬。」

還清最後一筆欠款后,他對著父親的遺像說:

「爸爸,我拾荒20多年,一切債務都還清了,我沒心事了。」

隨後,他迎來的卻不是周圍人的善待,而是房租的漲價。

無論他居住在哪個小區,總有居民向物業反映他」傷風敗俗」,以至於物業不得不把他掃地出門。

再度爆紅之後,他又成了青島本地家喻戶曉的」明星」,所有人都對著他竊竊私語,但所有人都樂於見他無處落腳。

用來拾荒的自行車壞了,他無錢修理。高企的房租又讓他望而卻步。最後,大喜哥離開了他定居50多年的青島,奔赴1400公裡外的福州。

據說,那裡有個好心人願意收留他。

這是他平生第一次出省,此生不知還能否有機會再重回故地。

大喜哥曾說:「我拾荒20多年,不管別人怎麼對我,我從沒害過人。」

這個世界上,有人雖在拾荒,可內心卻是一片沃土。

有人雖在施捨,可內心卻是一片廢墟。

對於這個故事的結局,有網友在評論區里留言:

這讓我想起臨死前說的那句話: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這樣?」

沈巍的走紅,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本可以對當下人群中的浮躁心態起到積極正面的影響。

他像是一個標杆,也是平凡人的一種榜樣。

通過對他的關注,人們本該重視讀書、重視環保,學會節約能源,學會正視自己的本心,消解對物慾的過多追求。

然而實際上,沈巍的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並沒有給網友帶來眼界和思想上的轉變。

帶來的,只是土地廟前一場作秀般的」社戲」。

孫悟空不上西天取經,來到」大師」身邊諦聽真理,用行動上演」文體兩開花」;

號稱」滬上F4″的4名網紅濃妝艷抹,圍著沈巍各種自拍,引得評論區里穢語連篇;

山西某博主號稱要」弘揚」大師的環保精神,穿著剛買來的行頭坐在大師門前看《三國》,發現沒人搭理便又匆匆離去,全程不到三分鐘……

在一個對文化缺乏敬畏的年代里,人們常常慨嘆時無英雄、大師不再。

可當一個真正的讀書人出現在世人眼前時,人們卻樂得親手將他推上絕路。

沈巍曾批判企業家們著書立說,是從文化層面去增強人的功利心,不值得閱讀。

但他沒想到,這種功利心能在一瞬間將他反噬,讓這場」國學」的狂歡變成一場鬧劇。

作為一股清流,他非但沒能醫治當代人的浮躁,反而成為了流量泡沫的一針催化劑。

從本質上講,沈巍與大喜哥別無二致。

同樣是拾荒者,同樣是看破世間紛擾、選擇為自己而活,在二十多年的歲月里,一個默默償還命運的欠債,一個則致力於構建自己的理想國。

他們是善良的人,是智者,比起戴著面具生活的普羅大眾,他們都可以算是世人眼中的」異類」。

但兩人的區別在於,沈巍的博學迎合了民眾的追捧,而大喜哥的紅裝卻成了世人嘲笑的話柄。

他們似乎代表著」異類」的兩個極端:要麼被捧上神壇,要麼被踩在腳下。

但可能,他們的命運,最終將殊途而同歸。

畢竟成就和摧毀他們的,都是同一種

韓寒在小說《他的國》里,曾這樣描寫自己筆下的主人公左小龍:
他不喜歡大城市。因為大城市雖大,但容不下一輛摩托車。

不知道離開青島的大喜哥,在登上飛機前,是否會有這樣的感慨。

導演賈樟柯曾說過:

「當一個社會急匆匆地往前趕路的時候,不能因為要往前走,就忽視那個被你撞倒的人。」

如今大喜哥已經走了,盲流子們真的要讓沈巍,再無立錐之地嗎?

部分資料來源:
1.紅星新聞《上海」博學」流浪漢沈先生:網上走紅不能改變我的命運》

2.喲喲鹿鳴《請放」大師」去流浪》

3.藏嘉《」流浪大師」沈巍走紅遭直播團隊圍堵:你們舉起手機的嘴臉,真難看!》

4.視覺志《劉佩麟,根本不是你嘴裏的大喜哥。》

5.娛樂新青年《」抖音大師」被扒光后的24小時,3000萬微商集體高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相關視頻截圖、網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