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石與鄧小平南巡
轉自:新世紀,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夢中笑 2015-10-18
喬石走了。他帶走了一段極重要的黨史一鄧南巡之謎。八九之後江氏上位,鄧為支持江核心毅然讓出了八十年代一直不肯交給胡趙的軍委主席之印。然江治下的中國政治左傾、反和平演變甚囂塵上,加上與西方國家關係緊張、摩擦不斷,致使經濟停滯、改開倒退、人心不穩……已然全身而退的鄧甚感失落、失望……鄧絕不甘心他視為一生輝煌之巔的改開事業從此遭廢,他必須而且只能“絕地反擊”一經過將近半年的秘密的、悄無聲息的精心策劃和準備,他終於在88米壽高齡以一個普通黨員的絕不普通的身份發動南巡一鳴驚人一鄧創造了中共黨史上的一個奇迹:南巡扭轉乾綱,南巡改變中國……鄧南巡無疑是中國的一個裡程碑事件,然23年過去了,南巡內幕並未真正揭秘……鮮為人知的是,如果說鄧是南巡的絕對的一號主角A,那麼喬石就是隱在幕後的絕對的二號主角B一可以肯定地說,無A即無南巡,無B亦無南巡……
我想扼要地從三個方面揭秘喬石與鄧南巡的關係:
首先,在鄧南巡之前的至少半年以上的時間里,喬石持續而秘密地向鄧提供了大量時政及意識形態方面的信息,主題是鄧改開路線遭質疑遭批判遭否定,中國向左,局勢危急……喬在中聯部工作時是有名的“資料王”、“卡片王”,他以驚人的縝密和細膩,以翔實確鑿的情報、證據向鄧展示了一幅幅左派復辟、改開遭廢的政治畫卷,令鄧觸目驚心、寢食難安,終於拍案而起、策動南巡、絕地反擊……南巡的宗旨是反左,是扞衛鄧視若政治生命的改革開放……正是喬石,讓已然全退、本欲安享暮年不再干政的鄧,明白到他的改開正面臨被顛覆和廢黜的巨大危險,他不能再繼續呆在北京寬街寧靜的大四合院里保持沉默了,他也不能因為顧忌所謂“垂簾聽政”、“老人政治”而不發聲不說話不幹政了一恰恰相反,他要向全黨、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他生命的最後、最強大的聲音……
其次,喬石構成了鄧南巡的政治安排中的最重要一環。此話怎講?鄧是政治高手、權謀大師,南巡是他能找到的發起反擊、扭轉乾坤的最佳路徑和方式,蓋因正常程序已沒法走了,鄧與其他元老共同挑選和決定的接班人在根本的原則問題上採取了和稀泥、騎牆甚至倒向另一邊(左)的態度,甚至與左明鋪暗蓋、曖昧不堪……顯然,通過找總書記談話或在鄧家裡召集常委會的方式已經解決不了問題了,而且由於總書記背後有其他元老撐著,八九之後常委會內部鐵杆支持鄧的僅喬石等少數派,開會非但鄧占不了上風,極可能吵成一團導致高層分化分裂後果不堪設想……鄧的謀慮是,必須繞過總書記、常委會甚至中央,兵無常形,劍走偏鋒,以泰山壓頂之勢再舉改開大旗,逼中央表態、轉軌,棄昨非而揚今是,重新站回鄧的路線和立場,一句話,他要以最小的代價糾正中央偏離他的改開路線……鄧當然知道他這樣做的巨大風險一第一是合法性存疑,他不再有黨內任何職務,偏偏要做的是指揮中央修正偏差繼續改開……他是在用他第二代核心的最後資源作最後一搏……第二是萬一他冊封的第三代核心不接受不同意他這樣做、一如前兩任胡趙與他分道揚鑣怎麼辦?從一定意義上說,這是鄧南巡最大的政治風險……鄧可以不必太顧忌其他元老的反對一畢竟他們早都退休,不會有體制上程序上的麻煩,但他必須充分預判總書記的可能立場,如果是識時務者為俊傑自然皆大歡喜,然鄧不可能不考慮新核心與他擰著來對著乾的最壞可能……就像毛澤東當年在廬山上與彭德懷惡吵之後連夜搬出行宮住入無人知曉的農舍,鄧在南巡前精心安排了新核心萬一翻臉則由喬石取而代之的秘密預案一不待說,軍隊的保駕護航嚴防異動則早由楊家將準備就緒萬無一失……從不打無準備之仗的鄧這次是真的沒退路了一要麼看著他的改開遭廢,要麼最後一搏,反正已經廢了兩任總書記了,縱使過一過二再過三又何懼之有?喬石對鄧改開一以貫之的堅定支持和全力以赴,使鄧下定決心絕地反擊不憚與新核心攤牌……總之,以喬代江,是鄧發動南巡前所作的政治安排中的最重要的一環……鄧當然以政治家的方式將這一預案知會了喬本人,故而圍繞著鄧南巡,有兩件事是引人矚目的,一是鄧南巡抵達深圳后,喬石在珠海召集全國政法委書記會議;二是鄧南巡講話發表后,喬石是政治局委員中頭一個亮劍力挺者……
第三,由於中國政治的複雜性,雖然鄧在南巡中對江核心發出了不點名的嚴厲警告“誰不改革誰下台”,然世故圓滑的江以柔克剛,一面向鄧百般認錯發誓改開力行市場經濟,一面又遊說其他元老堅阻鄧第三次換總書記,遂使英雄遲暮的鄧改變主意放棄換人計劃……鄧這一放棄不要緊,卻害慘了全力配合和協助鄧南巡的喬石和楊氏兄弟……鄧南巡后喬石看到風向有變,幾次造訪鄧府詢“那件事(換人)還要不要做”,后鄧讓女兒捎去一句話“那事不要再提了”……繼楊家將遭整肅后,隨著1997年2月鄧的去世,一次偶然的機會終於使江搞清楚了鄧南巡(險些讓他敗走滑鐵盧)的來龍去脈一江的盛怒及江喬翻臉全都按照江時代黨內鬥爭的政治邏輯演繹展開,最終在十五大召開之前的一次常委會上江發動了對喬的圍攻式鬥爭(連小木匠都參与了批喬),鬥爭的結果是讓僅比江年長兩歲還不到的喬在十五大上一退到底徹底告別政壇……就這樣,喬石被悄然隱退一從一定意義上說,喬助鄧南巡及鄧欲以喬代江,是喬江交惡及喬黯然歸隱的根本原因一喬成了鄧南巡的政治犧牲品……
悲夫!這就是一言難盡的中國政治……
喬石不姓喬姓蔣一猶如谷牧不姓谷姓劉,蔣喬石是舟山定海人,他是近百年來中國最大群島上官兒做得最大的人一他是百姓心目中難得的清官、好官,黨內高層雖對他有能力偏弱之私議,但就沖他26年前的關鍵時刻敢投下棄權票這一立判節操高下的驚人之舉,我敬他!永遠!
我知道他退休后深居簡出,他對江的厭惡及江對他的封殺幾成正比……6月14日上午,我接到友人電話說喬早上七點走了……未等我說話,友人又扔下一句令人悲愴的話:唉,終於沒能活過江……
安息吧,喬石!您從東海來,終回大海去……人民不會忘記您!
——讀者推薦
發文者:吳一舟 發布時間:7/11/2019 12:00:00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