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瞞了50年的騙局: 它是癌症幫凶 比香煙還容易上癮!可你卻天天吃…

2020年10月15日 7:39

作者: 鼎泰酷哥

過分迷戀某樣東西總是不太好,對容易上癮的東西也一定要提高警惕。糖也是一樣。

最近,跟著“95后”學到了一個新詞——“無法無甜”。

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好像已經被各種高糖的東西俘獲了。

朋友請客離不開珍珠奶茶,窩在家裡手捧“肥宅快樂水”,逛街打卡店,就連在家喝粥,都要澆上一大勺白糖。

甜甜的東西真的太有誘惑力了!

人對甜味生來就有追求的本能,甜味能刺激口腔味覺,激活大腦的獎賞系統,釋放多巴胺,產生巨大的愉悅感。

但是,越甜也就越上癮。

當身體對甜食出現了渴望和成癮效應,就會對甜食的渴望越來越強烈。

從這個角度上說,糖和鴉片、內啡肽一樣,都會讓人發狂。

1

糖的危害,甚於吸煙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過分迷戀某樣東西總是不太好,對容易上癮的東西也一定要提高警惕。糖也是一樣。

世界衛生組織曾調查了23個國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結論:糖的危害,甚於吸煙。

權威專家在《自然》雜誌上公開提出:糖就像煙草和酒精一樣,是一種有潛在危害且容易上癮的物質,攝入多了如同慢性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

近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Circulation》更是發布了一項重磅研究成果。

一項針對11.8萬名美國人的34年隨訪研究顯示,飲用含糖飲料越多,早死的風險就越大。

其中女性的幾率更是可高達63%,男性則高達29%。

而另一項最新發表在美國《科學》周刊的研究發現,富含果糖的玉米糖漿會直接促進腫瘤的生長。

而玉米糖漿正是可樂等含糖飲料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這意味著,如果腸道在不知不覺中癌變,而人喝了可樂等含糖飲料,等於在間接“餵食”,癌細胞將長得更快!

從1980年開始,世界各國的肥胖率,幾乎無一例外都在上升。

如果僅僅是超重和肥胖,並不算一件多可怕的事,

可怕的是它對我們身體內部的器官、臟器造成極大的危害!

而言,過度吃甜食導致越來越多的孩子得了脂肪肝!

5歲小女孩吃糖太多,近視達300度;

3歲孩子得了

14歲的孩子愛喝飲料,引發腦梗;

16歲少女吃糖太多,得了病;

18歲女孩查出

11歲男孩狂喝碳酸飲料,患上罕見皮膚病—-黑色棘皮症。

吃糖過多,就是這麼可怕!此外,高糖飲食可能誘發、肥胖、糖尿病,增加子宮癌風險、促進發展,還易患骨質疏鬆、引發等一系列疾病。

由此可見,吃糖過多的危害,遠超你的想象!

2

隱瞞了50年的

在過去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人們深信不疑,覺得脂肪才是心臟病、高血壓的主要因素,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其實,脂肪就是給糖背鍋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糖的可怕危害,在美國曾經隱瞞了50多年之久。

上個世紀60年代的美國,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升高。此前有一些研究認為,飲食中的高糖、高脂肪、高熱量是“罪魁禍首”。

但是為了糖的市場銷售,糖業協會花錢給糖“洗白”。他們收買了最牛的人——哈佛醫學院的幾名教授,在最權威的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雜誌上刊登“糖無害、脂肪有害”的文章。

在這波窒息的操作下,糖順利被洗白,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儘管有無數的人因為糖而死去,但糖的危害都沒有出現在學術文章和官方膳食指南里,飽和脂肪則倒了大霉,獨自承受罵名……

直到2016年,糖業協會的陰謀才被揭露發布出來。人們開始意識到,原來糖也是健康最大的敵人啊!

3

隱形糖無處不在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應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要警惕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等添加糖。

你知道嗎?在我們的生活中,糖已經無孔不入。

早上的咖啡、豆漿、八寶粥,、女孩子大姨媽時喝的紅糖水、蜜餞、辣條、巧克力……

只要你吃東西,甚至是普通的菜肴,比如紅燒肉,都在放糖。

一盤糖醋排骨,最少也有35g糖

一盤魚香肉絲,也有20g糖

麵包、奶茶、可樂這些高糖食品,縱然香甜爽口,但給腸胃帶來了很重的負擔。

來源:新浪

作者: 鼎泰酷哥

下面是一組國外實驗的圖片:

一杯無糖奶茶下肚,相當於分別吃了:6杯黃瓜,3碗半米飯,3顆半雞蛋,2大塊牛肉,1.5盤小龍蝦,2個炸雞腿,1個半蛋筒,1桶方便麵,4瓶半益生菌…

視頻上,好奇心重的博主做了實驗:將奶茶和可樂在鍋中煮干,來測驗水分蒸發后的剩餘糖量,結果驚人。

一杯奶茶能熬出一盤底的焦糖,一瓶兩升的可樂熬出170克糖!

紅酒杯和鍋底鋪滿了粘稠的糖汁,想想喝下一瓶肥宅快樂水,就相當於吃掉了一大湯匙的糖,嗓子都齁得慌!

其實,除了肉眼可見的高甜度軟飲,糖還隱藏在很多鹹味食品中:一份雞肉飯裏面有12.5勺糖,一小盒黃豆罐頭有6勺糖,甚至早餐吃的麥片里也有3勺糖。

從食品成分表中認出白砂糖、紅糖等明顯的糖物質不難,但很多含糖物質,被包裝成專業的術語和華麗的詞彙,難以識別。

商家也開始營銷出“高纖維”“低脂”等概念,去迎合消費者想要少糖健康的想法。

有些人開始吃“高纖維”餅乾,喝“100%”果蔬汁,買“無糖”的飲料…

看似在遠離糖,但其實只是換成了代糖,隱身在誘人的包裝袋中。

4

生活中有意識控糖

完全限制、一點不吃糖,這肯定不現實,但是控糖是非常有必要的。

1、家裡最好盡量減少有甜食的存貨,包括各種糖果、巧克力、餅乾、麵包、果汁、冰淇淋。偶爾吃吃可以,但是一定要控制量!零食以水果、堅果、牛奶為主。

2、購買食物的時候養成看配料表的習慣。配料表中的食材是按照添加量的多少來排序的,位置越靠前,說明含量越高。如果糖排在前三位,這個東西最好就不要買了!

3、與其喝純果汁,不如直接吃水果。如果非要喝,控制在1杯(一次性杯子的量)以內。

4、若當天喝了蜂蜜水或紅糖水,則之後最好避免其他甜的食物。喝咖啡、豆漿時,少加或不加糖。

5、中老年朋友注重養生,喜歡吃黑芝麻糊、核桃粉、紅豆薏仁粉等,但市面上常見的有黑芝麻糊、核桃粉、紅豆薏仁粉、蓮子百合藕粉,為提升口感,會加入不少糖,建議少吃。真的喜歡吃,不如吃原味的食物,比如就吃黑芝麻、核桃,自己煮紅豆薏仁水。

5

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

少喝飲料,白開水就是最好的飲料,而且還便宜。

煮沸后自然冷卻的白開水能迅速為人體補充水分,降低炎熱給身體帶來的疲勞,提高抗病力;溫白開水還能調節體溫。

人體一天所排出尿量約有1500毫升,再加上從糞便、呼吸過程中或是從皮膚所蒸發的水,總共消耗水分大約是2500毫升左右,而人體每天能從食物中和體內新陳代謝中補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要喝1500毫升水,大約8杯左右。

那麼,如何地飲用白開水呢?

首先要注意喝水的時間。飯前飯後半小時和餐中都不宜大量飲水,以免沖淡唾液、胃液,導致消化不良;最好在兩頓飯中間適量。

其次,要掌握喝水的量。最好每隔1~2小時喝一杯,不要等到有口渴感覺時才飲水。再者要喝新鮮開水。將水加熱到100℃並持續沸騰3分鐘,等降溫到30℃以下后最適合安全飲用。

而生水、不開的水、蒸鍋水(蒸饅頭等的剩鍋水)和老化水(長時間貯存不動的水)等,是絕對不可飲用的。

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