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上的中國:北京環台軍演嚇到了誰?

2024年05月24日 18:15

來源:美國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文灝
2024年5月23日,北京的一個大屏幕顯示中國官方媒體對當天環台灣軍事演習的報道
2024年5月23日,的一個大屏幕顯示中國官方媒體對當天環軍事演習的報道

華盛頓 — 

總統就職后不到三天就舉行了環繞台灣的軍事演習,對台灣進行「堅決懲戒」。政府控制的官方媒體在互聯網上大規模宣傳此次,引起了一陣民族主義熱浪。不過,觀察人士們在社媒上指出,北京最新一輪針對台灣的威脅不僅無法震懾,還可能會讓本來想要在進一步投資的西方企業重新考慮他們的決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星期四(5月23日)在台灣周邊開展了名為「聯合利劍—2024A」的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聯合演訓。軍演地區包括台灣海峽、台灣北部、南部、東部及台灣管理的金門島、馬祖島、烏丘嶼以及東引島外圍。

對台灣進行「懲戒」可能是內部辯論的結果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陳斌華同一天表示,這次軍演是針對賴清德就職講話的「堅決懲戒」。

賴清德在5月20日的演說中呼籲北京尊重台灣政府的客觀存在和台灣的結果。他還直言:「中華民國與中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日本國際教養大學中國研究助理教授陳宥樺在前身為的社媒平台X上推測,軍演在賴清德就職三天後發生,顯示中國的高層對這場軍演可能有過一些內部辯論。

「北京沒有立刻回應而是保持了兩天的低調,很可能黨的高層領導們對賴清德的演講的本質以及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回應有過辯論。」 他寫道。「這場三天的討論可能暗示不是每一位領導人都同意這場軍演。」

中國官媒和社媒配合恐嚇

過去兩天里,北京逐漸加大了反台宣傳的力度。《人民日報》等官媒發布了多幅顯示飛彈升空、大炮發射等軍事活動的海報,並配上了「劍指『台獨』」的文字。

「這可能是我很久以來見過的最挑釁的官媒,」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中國媒體分析師凱麗(Kerry Allen)在X上寫道。

不少中國的媒體人和學者都對北京的這場軍演表示了支持,併為其正當性做辯護。

《環球時報》特約評論員、前主編胡錫進認為,軍演起到了震懾賴清德的作用。

「在老胡看來,這次演習相當於,剛上任的賴清德當局狂妄亂叫,直接被大陸的軍事巨手抓住,塞進了鳥籠里,」 他在上寫道。

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也在一段視頻中稱,如果北京接下來加大對台灣的威脅,那麼責任應當由台灣民眾負。

「民進黨仍然是頑固的,大部分島內民眾是麻木的,」 他說。「按照現在這個態勢,我覺得未來走向升級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中國當地時間星期三晚間,多個和環台軍演相關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的熱搜榜。相關新聞的評論區里可以看到大量支持解放軍的留言

「收島,不服者驅離,」 一條微博網民評論寫道。

對台灣的影響有限

儘管這場軍演在中國國內引起了一陣民族主義熱浪,但北京的兇狠在台灣的影響力似乎有限。台灣證券交易加權指數(TAIEX)星期四截至收盤上升了0.26%。

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學助理教授王宏恩對此評論道:「在中國宣布了又一場環台大規模軍演以回應新總統賴清德不那麼友善的演講的同時,台灣民眾還是過著他們的正常生活。」

有專家認為,中國的這場軍演非但無法達到震懾台灣的目的,反而可能給自己的經濟前景造成傷害。

兩年前,時任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中國不久后舉行了一場大規模環台軍演。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中國戰略計劃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指出,那次的軍演讓不少國際企業重新考慮了他們和中國的關係。

「就算這次的演習沒能達到2022年的高度,它也會加深那些擔憂,加速『去風險化』,並傷害中國的經濟。」 他寫道。

儘管目前中國的環台軍演似乎沒有給任何一方帶來實際影響,但專家們還是對北京越來越顯示出的侵略性感到擔憂。

「台灣正處在一個非常艱難的位置上,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用這些軍演來升級緊張事態,」 紐約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執行主任羅里·丹尼爾斯(Rorry Daniels)在X上寫道。「我依然相信動用武力並不是北京的首要選項,但隨著其他選擇的逐漸消失,在台灣及其周邊出現危機衝突的可能性隨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