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鳳和的「罪名」成為習的奇恥大辱

2024年07月11日 10:24

南華早報最新報道,正如官方起訴書中措辭的暗示,中國可能已被收買。

6月27日,以主席為首的中央局對魏鳳和及其繼任者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正式指控,兩人被開除黨籍,並可能面臨進一步的牢獄之災。

雖然北京方面尚未透露犯罪細節,但針對魏的官方指控中,有一句話引起了資深專家的注意。

在習近平反腐戰爭中倒下的所有高級將領中,只有魏被描述為「忠誠失節」。

「失節」一詞源於歷史,用來描述統治階級中的士大夫道德敗壞。

在公元前4世紀,「節」一詞是指代表王室權威的竹節或銅節杖,而「失」則意味著失去,因此背叛或叛逃意味著失去節杖。

後來在宋朝,這個詞指被認為不貞潔的女性,例如再婚的寡婦。

熟悉中國歷史的觀察家指出,這個詞被用來委婉地指背叛黨和被敵對勢力腐蝕。

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及其軍事對應機構發表的聲明進行搜索后發現,過去十年中,只有魏一人被指責「失節」。

北京人民大學的一位政治學家表示,「失節」這個稱呼最常與向國民黨投誠的前領導人聯繫在一起。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研究員說:「問任何一位黨史專家,當提到失節時,他們腦海中浮現的名字是什麼,他們會告訴你向忠發的故事,他被認為是黨的奇恥大辱。」

向忠發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叛逃的總書記。1931年6月,就在他被處決的前幾天,他向國民黨透露了他所知道的關於共產黨及秘密機構所有信息,這給了他們徹底摧毀上海地下共產黨網路的機會。

曾任中共情報網負責人的顧順章被捕后也叛變,導致許多著名共產黨領導人被捕,甚至理也險些落網。

為此,顧經常被稱為「中共歷史上最危險的叛徒」,在官方歷史或媒體報道中經常被描述為「失節」的例子。

香港軍事評論員梁國梁表示,如此罕見且嚴厲的指控表明「魏的罪行可能不僅僅是受賄」。

他還對比了關於李尚福的聲明,雖然措辭同樣嚴厲,但只說他「背棄了初心,喪失了黨性」,這是批評行賄受賄者的標準說法。

「具體發生了什麼當然是最高機密,我們不會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失節』一詞似乎暗示,魏的所作所為可能讓中國的敵人從中獲益,」梁說。

魏是提拔的第一位上將,2012年11月,習近平剛擔任黨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就為魏舉行了晉陞儀式,僅僅十天之後。

(魏鳳和資料照片)

三年後,他成為火箭部隊的首任司令,並在2018年習近平開始其第二個總統任期后,被任命為

他的兩位繼任者,火箭軍司令周亞寧和李玉超,去年雙雙落馬。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博士表示,這種說法似乎表明,魏的劣跡中存在「外部因素」。

吳說:「當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僅描述黨內或中國國內造成內部傷害的錯誤行為時,『失節』一詞並不適用。」

聲明還表示,魏「辜負黨中央、中央軍委信任重託」,「嚴重污染部隊政治生態,給黨的事業、國防和軍隊建設,以及高級領導幹部形象造成極大損害」。

李和魏還將面臨軍事檢察官的刑事指控。他們是正在進行的反腐運動中倒台的又一批高級軍官。去年12月,包括前火箭部隊首長、前空軍首長以及裝備發展部多名中央軍委官員在內的九名將軍,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免職。

進入第二個十年後,習近平的反腐運動絲毫沒有放緩的跡象。去年,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因腐敗問題接受調查的高級官員人數創下新紀錄,而今年前六個月,被調查的人數又創下了新紀錄。

來源:美加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