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習一小伙人的生死博弈 即將上演

2024年09月16日 11:55

轉自:新世紀,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1、和習一小伙人的生死博弈   即將上演!

      自上台後,許多評論指出中國”黨天下”成了”習天下”,究竟當今是”習天下”還是”黨天下”?前中央黨校教授分析指出,在二十大之前,是”黨天下”的,而二十大之後,則變成了”習天下”的共產黨。中共實質上已經不復存在,是被習近平一小伙人繼續以中共的名義控制著。蔡霞直言,未來中國人民的生存、共產黨的生存和習一小伙人維持權力之間將有一場生死博弈。

在最新接受之音的專訪中,蔡霞披露,中共高層相信江山必須掌握在”自己的孩子”也就是紅二代的手裡,將來才不會挖祖墳。這就是中共80年代選接班人梯隊的來歷,習近平也就是在此時被挑出來成為共產黨培養的對象。而在中共裏面可以稱作”自己的孩子的”並不只習近平;最後誰成為接班人,這是需要競爭的,除了外界熟知的習近平與薄熙來的競爭外,還有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兒子劉源和前元帥陳毅的兒子陳小魯等人。但最後為何習近平勝出?

晚年周恩來》一書作者高文謙認為習仲勛扮演了關鍵角色。蔡霞表示,在六四事件之後 中共對紅二代接班人梯隊又進行了一次篩選。當時傳出所謂”三條”:一是要選自己的孩子,第二必須是紅二代廳局級,第三必須是”開槍派”,即支持六四鎮壓。而時任人大第一副委員長習仲勛去天安門廣場和305醫院慰問解放軍,這個”投名狀”事件對習上位”其實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而紅二代裏面很優秀的陳小魯這樣的就是因為不符合第三條而被淘汰。

  對於如今中共的現狀,蔡霞認為,二十大兩件事讓”黨天下”變成”習天下”。據蔡霞披露,習近平2012年上位之後,黨內還有多樣化的聲音。在2016年十八屆六中全會討論和修改中共黨內監督條例的時候,習家軍在會議議程外突然提出樹立”習核心”話題,當時就有中央委員站出來說現在強調集體領導,胡錦濤就也已經不是核心,為何現在還要提核心?隨後的2018年修憲和2021年討論中共第三個歷史問題決議時,中共黨內仍然還是有分歧。這些事實說明,當時仍然有人代表中共在發言。但二十大發生了兩個標誌性事件,第一是習近平下令當眾把胡錦濤強行架出會場,當時會場主席台上的中共要員們”連動都不敢動,連眼珠都不敢轉一下”。第二是在媒體前亮相的新常委完全是習近平過去的秘書和現在的秘書。蔡霞坦言:”當時的感覺就是說共產黨已經不存在了”。如果說還有黨這個名字,其實只是頂著這個黨的名字的9000萬人這麼一個政治人群被習近平這個整個黑幫一夥給綁架了。”海外時評人士蔡慎坤也指出,”二十大徹底告別了改革開放,’兩個確立’意味著習與鄧、江、胡時代完成了切割,習天下呼嘯而至。”

  既然習近平將”黨天下”變成了”習天下”,這個黨和習近平之間是否存在矛盾?倫敦國王學院劉氏中國研究院主任克里·布朗此前曾提出一個觀點,在當今中國,黨仍然是關鍵,習近平只是一個合適的領導人。 如果習近平的政策製造社會動蕩,他本人就變成問題所在,進而遭到反對和處理。中共是一個無情的實體,它無情統治的時間比習近平要長久得多。與布朗看法略有不同的是,蔡霞認為中共與習近平之間儘管存在矛盾,但當今中國實際是中國人的生存、黨的存在與習一小伙人保持權力大位之間存在生死博弈。蔡霞進一步分析,三年清零,習近平一小伙不顧人民死活,將整個中國變成一個大監獄,白紙運動就是人民遇到生存危機時刻的反抗,它最終迫使習近平不得不解封,而在黨內,時任總理李克強設法儘可能的發出他的聲音,想把經濟逐漸恢復起來。事到如今,蔡霞認為中國人民已經不會再相信共中共,因為人民看到了即使經過了改革開放40年,中共仍然可以隨意剝奪人民手中的權力。對於接下來的政局走向,蔡霞預測,再往下有可能就會推動整個國家政治上的鬆動,逐漸的通過一段動蕩時間走向民主憲政。

2、真沒錢了  中共也要”過緊日子”

  經濟持續下行之下,中共財政不妙,各級黨政機關早已頻提”過緊日子”。日前,中共軍方也釋放出”過緊日子”的信號。有分析指出,財政危機已經蔓延到軍隊,可見中共現在真的沒錢了。台海、南海、邊境烽煙四起,中共要保證軍費,又不敢減軍人待遇,可能要縮減軍備採購和訓練經費。此外,去年以來一批習提拔的將領落馬,暗示了習掌軍不穩,特別是之前一直受排擠的非習派人馬如今恐怕心中不服,軍心不穩。

  中共軍報消息,中共中央軍委辦公廳日前印發有關”勤儉建軍”的文件,提及”樹牢過緊日子思想,精打細算”,要”提高軍事系統運行效能和國防資源使用效益。”分析指出,所謂勤儉建軍或者軍隊”過緊日子”的口號,當局近年也有提過幾次,但現在公開喊過緊日子的背景不同,表明眼看也沒錢給軍隊了。去年底就有消息傳出,地方政府原來給軍隊的補助也減少或沒有了。海外時評人士鍾原認為,地方給的補助可能減少,但中共高層應該會優先保障軍費,這實際是最大的維穩開支,其次是通常的社會維穩費用,再次才是保公務員工資待遇等。

  根據3月份中共人大年度會議開幕時發布的預算報告草案,今年的國防預算預計將增長7.2%。但印太司令部前司令約翰‧阿奎利諾上將4月曾表示,儘管經濟衰退,中共的軍事開支可能”大大超出”官方說的7.2%增幅。鍾原分析,在大多數人印象里,中共軍費似乎是一個無底洞,但它不可能無限增長。經濟在下滑,財政入不敷出,軍費必然會受影響。比如多造一艘福建號航母,不僅花的是航母的錢,還需要大量不同型號的艦載機和護衛的驅逐艦、潛艇,以及相應的港口、保障等設施,平時訓練、維護保養、數千船員都是很大的費用。另外,中共會必須要優先保證軍官和士官的薪水。

     對於近日中共在延安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就提到要打通軍人待遇保障等政策制度落實”最後一公里”,增強官兵獲得感和歸屬感。這也表明習近平很怕軍隊因為待遇問題鬧出亂子。此前,中共分別於2014年、2018年和2021年大幅增加軍人的工資。自2023年10月15日起,當局進一步提高軍隊文職人員待遇保障。軍隊待遇不斷提高的背景是,近年中共地緣政治惡化,中共在南海、台海不斷挑事,製造緊張,軍隊也不時強調備戰。如果工資、待遇不能減,裝備和訓練費用很可能就會被縮減,中共軍方的成本控制、所謂勤儉建軍應該很快會反映在新軍備的採購和平時訓練上。此外,中共還在大幅增加核武器,實際也很燒錢,會擠占常規武器的費用,意味著中共軍隊常規裝備的更新換代可能到達了一個拐點,與美國的差距將會進一步拉大。鍾原直言,這個時間點軍隊公開喊過緊日子,應該是中共進一步走下坡路的又一個關鍵信號。

  此外,對於日前在延安舉行的全軍政治會議,官方通稿提及”政治”一詞至少34次。副教授馮崇義分析指出,從國防部長落馬等很多事件看,習在黨內面臨在壓力。他在會議上強調強化對軍隊的掌控,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軍隊一直掌控不住。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指出,三中全會在即,習近平三十幾次講到”政治”一詞,強調軍隊要交給對黨忠誠的人來領導,感覺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習在第一任期,以反腐為名義,打下一些非習派的高級將領,但現在很多落馬高層將領都是習自己的人馬。許多近年因為不是習派人馬而沒有辦法升到高層的人,看到這種狀況,心裏怎能服氣。就像彈簧一樣,習越是打壓非習派,一旦有機會非習派反彈起來,就會彈得越高。這恐怕也是一顆定時炸彈。

3、經濟焦慮正點燃中國暴力事件

    隨著經濟壓力加大,中國人對經濟低迷的不滿正在堆積和蔓延。本周發生在上海的地鐵持刀傷人事件和上周美國大學四名教師在吉林被刺事件都表明,這種對當下時局的不滿,正越來越多的通過暴力事件表現出來,也引發外界的關注。

  彭博社22日報道,中國社交媒體上,相關的暴力事件越來越頻繁,這說明人們對中國經濟低迷的普遍不滿和怒火。本周三,在上海一個地鐵站發生一起持刀傷人事件。在中國這樣一個暴力事件相對罕見的國家,這起事件成為社交媒體平台微博上的熱門話題,獲得約1.64億的閱讀量,用戶們紛紛猜測襲擊者的動機。一些人認為罪魁禍首是股票投資者,這個群體在今年早些時候中國7萬億美元的市場崩潰中遭受重創。

  一位微博用戶寫道:”這種經濟環境的壓力正傾瀉到每個人身上,環境的輕微變化可能會把他們推到崩潰的邊緣。不要挑釁或欺負別人;你不知道他們爆發的極限在哪裡。不要讓自己成為經濟環境的受害者。”另一位用戶寫道:”當經濟不好的時候,社會問題就會增加,人們就會變得更加激進。”至今,上海警方沒有提供罪犯動機的細節。

  報道指出,公眾的反應突顯出人們對中國經濟下滑的擔憂日益加劇。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已經加深,而大部分家庭財富都存放在房地產市場。加州皮策學院政治研究助理教授劉含章指出:”有可能襲擊者自己也受到經濟放緩和這種焦慮的影響。但更有可能的是,人們在試圖理解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時,是在投射自己的焦慮。”

  根據自由之家的中國異議觀察,針對經濟、尤其是樓市崩盤的抗議活動在中國變得更加頻繁,佔去年公開記錄的異議活動的80%。招聘平台智聯招聘的數據顯示,近三分之一的上班族在這段時間薪水有所下降。在上海暴力事件發生之前,中國多地已經有類似的報道。上周,一所美國大學的四名教師在東北城市吉林被一名當地男子刺傷。6月初,山西某縣政協主席在清理非法佔用的國有住房的糾紛中遇害。今年5月,江西省一所小學發生另一起持刀襲擊事件,造成兩人不幸。江西襲擊事件在微博上的瀏覽量超過39萬次,一名用戶要求加大處罰力度,因為”經濟放緩,生活變得更加痛苦,瘋子越來越多。”

  廣東警察學院分析了2000年至2021年間140起備受關注的暴力襲擊案件,得出的結論是,大多數罪犯之前都沒有犯罪記錄。研究也顯示,中國快速的經濟轉型使社會的一些階層處於更不利的地位,導致他們通過暴力來發泄不滿,表現就是持刀和撞車事件變得越來越常見。中央政法委書記陳文清去年12月就曾說,中國正在進入一個”大量社會矛盾和糾紛難以發現、預防和處理”的時代。而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源是社么,陳文清自然清楚,但不敢說、也不會說。

4、胡錫進突然叫囂動武  這下翻車了

    中共當局不斷增加對台軍事威脅,堅持不放棄以軍事暴力手段襲擊台灣。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6月20日深夜發文宣稱,如果民進黨當局敢搞法理台獨,華盛頓敢把台灣當國家對待,那麼必須用戰爭手段對台獨做出堅決回應,即使有損失,有代價,也要義無反顧。此番言論一出,招來了中國網友痛批:”痴人說夢。”

       胡錫進發文寫道,希望台灣問題盡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但如果台灣民進黨當局敢搞法理台獨,華盛頓敢越過紅線把台灣當國家對待,無底線地挑釁中國,導致維護和平本身變成代價高昂的過程,那麼我們必須用戰爭手段對台獨做出堅決回應,包括軍事壓力,讓他們確信紅線就是踩不得,踩了必遭痛擊。台灣割據政權越猖狂,它的滅亡就將來得越快。至於在什麼情況下要斷然採取軍事行動?胡錫進展現其一貫叼盤做派,稱在這個重大而根本的問題上”一定要聽中央的”,這個裁量和決策權應當”也必須屬於中央政府”。

       然而,在胡錫進這篇文章下方,卻有不少中國網友留言表達不同意見:”統一是比大小,還是比幸福、比人心?先自己照照鏡子。””老胡看看台灣的加權指數,你不說點什麼嗎?””不用總是這麼宏大的敘事,先把經濟和民生搞好,人家台灣人還會這麼抗拒嗎”。有網友直言:”痴人說夢。””中國對所有的國際爭端都主張和平解決,唯有對於國內兩個政治實體的分歧保留武力解決問題的選項,這不也是一種雙標嗎?”還有網友表示:”現在的A股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漢監會,千古罪人”、”強大不一定會回來,開放才有可能回來”、”對岸的看到香港回來后,對許多國家的互勉簽證取消了,還願意心甘情願嗎”、”你認為的強大隻是有錢,而對岸認為的是強大是自由,讓對岸黨派一起過來選舉,敢不敢?”

5、理工科中國留學生入境美國會有問題嗎?

  美國是中國學生留學的首選目的地,目前有近30萬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大專院校學習。據報從去年11月起,至少20名中生在美國海關被遣返。美國駐中國大使伯恩斯表示,99.9%的入境美國沒有遇到任何問題。專家指出,雖然不排除有系統出錯的情況,但絕大多數被遣返的案例有其原因,一般中國留學生不需要為出入境美國感到擔憂。

  據彭博社彙編的數據,自去年11月以來,至少20名持有效簽證的學者在美國海關被禁止入境和遣返回國。不過,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沒有公布相關數據。移民律師丹·伯傑為其中一名去年年底被遣返的中國學生代理案件。他表示,這名學生在耶魯大學研究生物科學,原本即將完成博士學位。她回到中國探親,拿到新的簽證,但在杜勒斯機場被海關遣返回國,並被禁止5年內再次入境。伯傑讀了這名學生和海關人員的對話記錄,”老實說,我不知道她為什麼被拒之門外。有時有些事情我們無法得知。”

  詹姆斯敦基金會研究員馬修·布拉席爾表示,有關被美國拒絕入境的學生的信息相當有限,兩國似乎也都不願意提供細節來說明有關情況。這當中確實可能出現像中國學者王緝思最近入境美國時被海關攔下,在問話后才被允許入境的系統出錯情況,但大部分情況下美國阻止簽證持有人入境必有其原因。眾所周知,北京的情報機構特別關注出國學習或從事《出口管制條例》管制的軍民兩用技術的中國學生和科學家,並強迫中國學生和科學家在回國度假時報告他們所學的內容。幾十年來一直如此。移民律師丹·伯傑表示,中國學生被遣返的情況確實相對罕見,但可能會在中國學生之間產生寒蟬效應,讓他們在長達五、六年的博士課程期間,不願意回到中國看望家人,或者考慮到美國以外的國家求學。但總的來說,我們在建議科技工程數學領域的中國研究生旅行時更加謹慎,並讓他們知道存在一些小風險,儘管這種風險很小,但目前看來確實存在。

     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5月9日在X上發布帖文說,2023年美國向中國學生、學者和家屬發放了超過10萬5000份簽證,近30萬名中國留學生目前在美國各地大專院校學習,99.9%的中國留學生入境美國時沒有遇到任何問題。新美國安全中心技術與國家安全項目研究員比爾·德雷塞爾說,美國顯然有必要對中國學生採取更加謹慎的方法,目前看到的這種加強措施是有充分理由的。美國歡迎中國學生,希望賦予他們能力,與此同時警惕中共利用這些學生的教育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6、特斯拉展開史上最大規模裁員

  電動車陷入殘酷的價格戰,領頭羊特斯拉也扛不住,裁員一波接一波,根據特斯拉”全體員工”電子郵件列表上的人數,今年來截至6月17日,特斯拉已裁員超過14%,創下史上最大規模裁員,然而裁員潮尚未結束,7月可能進行新一波裁員。

  馬斯克在6月17日給”全體員工”發送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周內,特斯拉將進行全面審查,為表現出色的員工提供股票期權。而根據特斯拉公布的業績,2023年12月底包括臨時工在內的全球員工總數為14萬473人,經過一波大裁員后,現在”全員”郵件列表顯示,大約有12萬1000名員工,這還包括臨時工,以此推估,自2023年底以來,特斯拉的總員工數減少了14%以上。

  對於此裁員數,特斯拉公司尚未回應。此前有媒體稱,馬斯克的目標是裁減20%的員工,他本人甚至表示這個數字可能會更大。一位特斯拉員工向媒體透露,一些工廠工人擔心,如果第2季度的業績不佳,7月份可能會有更多的裁員。

——網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