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紀念李克強冥誕發出了什麼信號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逝世快兩年,人民日報7月3日第六版載文紀念其70冥誕,署名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多少出人意料。有人質疑這是被利用,還是風向變了?
(來源:法廣RFI 作者: 安德烈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詭異的是,網友發現『求是網』轉載此文後不久又被刪掉,記者上網查詢,果真題目仍掛在『求是』名下,點開后顯示「404」,難道事涉內鬥?另外,一個名叫『家傳』的媒體也以「一個人的『歷史進程』」為題,以文配圖紀念李克強從青年時期到執政的最後階段,但因「內容涉嫌違反相關法規和政策」被微信刪除。有網友指這是只許州官放火,連紀念李克強都要圈定範圍。
李克強於2023年10月27日猝死在上海,年僅68歲,新華社退休記者顧萬明當時曾發表公開信以「其中有許多疑點不可理解」為由要求調查死因,但據多家海外媒體2月份報道,顧萬明已於去年11月被上海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被取消退休待遇。
儘管沒有證據,然而中國民間懷疑其遭遇不測的說法至今仍難止息,至少可見對當權者和官媒的信任度之低。今日官方發表長文紀念,或許是一種對民間疑慮的有意平息?或許是慣例,走過場而已?
然而有很多人相信李克強是憋屈而死的,一如當年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胡於1989年4月8日出席政治局會議時心臟病猝發,15日逝世,成為八九民主運動的導火索。被認為有開明思想,為數萬人平凡的胡耀邦於1987年一月突遭薄一波等元老召開黨內生活會清算,以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利罷免總書記一職。其實最重大的原因是胡耀邦誤以為鄧小平自己表態要在十三大全退的話是真話,胡在政治局會議上說了一句「我贊成小平同志帶頭退下來」,惹下大禍。
中共二十大開幕後海內外傳言不斷,直到最後公布中央委員會委員名單前,都在傳李克強汪洋仍繼續留在常委會,李克強當時67歲,按照「七上八下」的不成文規矩,留下來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兩人最後連中央委員會都未入,出局不算,官方還稱其「高風亮節」,主動退讓。
李克強與胡耀邦,都是中共黨內鬥爭的失敗者,都是「猝死」,不少分析指或與心情鬱悶甚至「蒙冤」不無關係。不過,李克強仍與胡耀邦不同,胡趙時代,雖有老人幫督軍,但藉著毛髮動文革巨大罪孽的反彈力,萬眾對改變赤貧生活的期盼,胡趙大力推進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成為一代開明領袖,以至於後來有趙紫陽這種拒絕鎮壓學生,主張理性和解的總書記,而終於遭致被鄧小平罷免的結局。
李克強的時代與胡趙時代完全不同,甚至都不能與他的前任溫家寶相比,溫家寶尚有關於探討憲政及普世價值觀的零星言論,大堂上明言對文革的痛恨,雖被有人冠之以類似電影名星表演,然而在溫的位置,幾句話的份量也不可小覷。到了李克強一輩,憲政一類常識是絕對不能提了,就連發生了水災,都不敢像江澤民胡錦濤溫家寶那樣親赴現場,指揮搶救,管他是否演戲!
中共19大以後,李克強的總理實權幾乎完全被習近平架空。2020年,面對異常困難的經濟環境,李克強體貼民生,肯定有「人間煙火」的地攤經濟,遭到習近平親信蔡奇及北京市委抵制。當年5月28日,他當著中外記者的面,說出六億人月收入僅一千元人民幣的大實話,給高歌「全面脫貧」的習近平一個軟棒。知名記者高瑜在題為「李克強的底色」推文中評論:「人民日報發的紀念長文沒有這句真話,再高調的語言也呈現不出李克強的底色,這個底色在人民心中」。
李克強其他被廣泛傳頌的話也不在官媒的這篇長文中。2022年八月,李視察深圳時說出」改革開放不會停頓,長江黃河不會倒流「,正是「堅決清零不動搖」的黑暗時期,其言也慷慨,似有難以抑制的憤懣;2023年3月臨退時所說的人在做,天在看,更像是警喻。這些言論,在李克強猝死後,每每被提起,也是許多人至今懷念他的原因,他的安徽家鄉人民,不顧當局阻撓,到故居徹夜送花,就是明證。
一些觀察中國政治的人們注意到,李克強的發言,提到習近平的次數是能少盡量少,這比起栗戰書、蔡奇、李鴻忠等,實在罕見,但他的後任李強就不一樣,言必稱習近平。當然,這也是李強晉陞全賴習近平拔擢的原因。
這篇題為『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紀念李克強同志誕辰70周年』的長文最後說,紀念李克強,就是要學習他的「崇高品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這些三字經,四字訣,要旨都是要維護習核心,應是這篇文章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