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美在即?能擺上談判桌的關鍵是什麼?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表示他「期待」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但未透露更多細節。學者認為,習近平訪美「只是時間問題」,雙方議題或將聚焦關稅、科技、台灣等。https://t.co/xeD4gIH1NZ—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點此鏈接觀看視頻或圖片 February 21, 2025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2月19日)表示他「期待」習近平訪美,但關於行程、具體操作等細節尚未有定論。學者認為,習近平訪美「只是時間問題」。
周三,川普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作出上述表示。在被媒體追問是否會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時他只說「可能」但並未透露協議具體內容。
「我們最終會見到習近平主席以及其他領導人到訪,」川普如是說,並表示在雙方努力穩定關係的情況下,雙邊關係「良好」。
回歸白宮后的短短一個月里,川普已經兩次公開提到對習近平的邀請。
「習近平訪美這件事發生的機率不低,但是事成上還要再醞釀一陣子,」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Council)研究員宋文笛向BBC中文表示。「一部分是因為習近平上次訪美時2023年底的事情,距離比較近。其次是如果訪美,那麼互動的禮遇、規格和身份都是雙方需要再確認的。」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卡耐基中國項目研究員庄嘉穎亦指出,習近平訪美「只是時間問題」,尤其是考慮到川普在第一任期內有訪問北京且印象偏積極正面,只是在任期晚期雙邊關係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迅速惡化。
「受川普邀請訪美,(對中方來說)拒絕也不是辦法。但是中國方面會希望避免一個看起來像是習近平去美國朝貢的印象和認知。」
習近平上次訪美髮生在2023年11月,也是他第五次以 中共國家主席身份訪問美國,與時任美國總統拜登會面,當時雙方就恢復兩軍通信、遏止芬太尼貿易達成協議。
宋文笛補充解釋,目前來說,中國當下所標榜的自我國際形象和策略與美國非常不同。
「中國自我標榜是傾向多邊主義,維持聯合國中心主義等等,以此和川普的單邊主義和大量從國際組織撤退來做區隔。因此,如果此時習近平去美國訪問,那麼美中品牌形象會再度綁在一起,對於中方的外交說辭上會造成一些變數。這些都釐清之後,訪美才會發生。」
核心議題
宋文笛認為,在東海、南海問題,尤其是領土、航行權的爭議上,中方會希望美方作出更明確的開放態度,讓中方可以放開手去處理東南亞議題,不必同時分心去照顧來自美國的變數。
此外對於美國來說,宋文笛指出,美方可能會繼續在芬太尼問題上要求中方作出更明確表態和加強控管力度。
庄嘉穎指科技、關稅、中方在美國投資、以及台灣問題或是重點議題。此外,考慮到川普對於形式的側重,中方或將更多考慮川普是否會遵守承諾。
宋文笛認為,如果訪美一事成行,可以期待雙方達成更高階層的直接通話管道,例如戰略對話、雙方軍方高層熱線等等,美方會更希望要這些形式安排上的規格上的新發展,因為這樣可以讓川普對內宣示稱「對華關係上取得新突破」。
川普上台後對中國加征10%關稅,但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25%關稅,這與他大選造勢期間的對華言論相比稍顯溫和。
但目前只有對中國的加征關稅措施真正兌現。
川普在1月20日回歸白宮,他表示自己當時與習近平已有過通話,內容涉及TikTok、雙邊貿易和台灣問題。周三,川普進一步對記者表示,他正在就位元組跳動旗下TikTok在美出售令與中國會談。
宋文迪指出,川普2.0時代,中美關係或將走向更加穩定的軌道。
他指出,拜登年代更講究競爭、衝突和合作三軌并行,川普的主軸會是合作、為了促進合作的強硬表態和籌碼,主軸不一樣。拜登年代的主旋律是競爭,但是川普年代將會是有條件的合作,但是得建立在對美國、對川普更有利的基礎上。
「川普第二任上台時間也不算長,現在他對亞洲、對中國的政策還未定型,但是有他在第一任期內的味道,就是他拋出一些說法,這些說法之間會有出入,但美方和中方的關係還沒有正式變得特別惡劣,那麼之後是否有轉折點,是否會更好或者更壞,我們目前只能猜測。」庄嘉穎分析稱。
.twitter-tweet-rendered{margin-left:auto;margin-right:auto}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來源:BBC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