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為何劍指中共? BBC曝他終極目標:非單純報復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的關稅政策9日無預警喊卡,轉而對加碼對中關稅至125%。然而,BBC分析文指出,川普這次大動作不單純是對北京報復,更企圖實現其第一任內的未竟之志,就是顛覆以中國大陸為世界工廠核心的既有全球貿易體系,同時打破「貿易越多越好」的長期主流信念。
川普的目標是顛覆以中國大陸為核心的全球貿易體系,挑戰過去「自由貿易有益全球」的舊共識。(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的關稅政策9日無預警喊卡,轉而對加碼對中關稅至125%。然而,BBC分析文指出,川普這次大動作不單純是對北京報復,更企圖實現其第一任內的未竟之志,就是顛覆以中國大陸為世界工廠核心的既有全球貿易體系,同時打破「貿易越多越好」的長期主流信念。
BBC報導,川普的貿易戰策略正變得愈加明確,從原本與全球多國對峙,逐步聚焦為他熟悉的主戰場——美國對上中國大陸。雖然川普宣布對多數國家的報復性關稅暫緩90天,但對陸出口商品則祭出高達125%的懲罰性關稅。川普稱此舉是回應北京對美國商品加征84%關稅,認為這是對美方「缺乏尊重」。
對川普而言,這不只是報復,更是完成他第一任期未竟之業。他的目標是顛覆以中國大陸為核心的全球貿易體系,挑戰過去「自由貿易有益全球」的舊共識。他說:「我們當時沒時間做正確的事,而我們現在正在做。」
回顧歷史,2012年中國被視為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無論是跨國企業、經濟學家還是各國政府,幾乎一致認為與陸擴大貿易是一種「毫無疑問的選擇」。這不僅為全球提供廉價商品,也推動北京成為供應鏈樞紐,並創造中產階級消費市場。
然而,當時兩項關於中國大陸的期待卻未實現。一是中國人民並未隨著富裕而追求民主改革,反而政權更加集權;二是北京未如預期加速轉型為內需導向經濟,反而計劃鞏固出口主導地位,並在2015年推出《中國製造2025》政策,意圖主導航太、電動車等關鍵製造領域。
也是在那一年,川普以反中經濟論述崛起。他聲稱陸掏空美國經濟,讓藍領階級喪失生計與尊嚴,鐵鏽地帶逐漸衰敗。他的貿易戰打破過去共識,繼任者拜登雖保留多項關稅,但中國大陸的經濟模式依然未改。如今陸已掌握全球60%電動車產量與80%電池產能。
川普重返政壇后再次升級關稅戰,被視為對現有全球貿易體系的重大衝擊。未來的發展取決於兩個關鍵:一是陸是否願意談判,二是北京是否願意大幅讓步,包括改變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制。
然而,局勢已進入未知領域,外界對北京反應的預測應持謹慎態度。大陸的出口與市場保護政策早已與「民族復興」和一黨統治正當性綁定,其對資訊與市場的高度控管,也使其不太可能開放美國科技企業進入。
此外,還有第三個問題是美國自身必須回答的:美國是否仍相信自由貿易?川普經常將關稅視為目標本身,主張透過保護主義促進本土投資、遷回供應鏈、提升稅收。
如果北京判斷,美國根本無意談判,只是用關稅強化自身保護主義,那麼中方可能會拒絕進入談判桌。屆時,全球兩大經濟體恐將捨棄合作,轉而進入一場「贏家全拿」的經濟霸權之爭。若真如此,那不僅代表舊有共識的徹底破裂,也預示著一個截然不同、甚至極為危險的未來。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來源: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