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大位花落誰家?胡春華丁薛祥李強搶破頭【阿波羅網報道】

2025年05月09日 14:10

阿波羅網王篤若報道/自2024年7月三中全會後,嫡系高官頻頻出事,習家軍內部權斗跡象明顯,引發外界對其權力危機的高度關注。坊間廣傳「下台」與「接班人選」的傳聞,其中兩個版本尤為突出,分別代表兩種不同邏輯與派系角力。

時評人文昭指出,第一個主流說法是由前副接任與軍委主席。胡春華為一手培養的接班人,曾任委員,但在二十大被排擠出局,僅留中央委員身份。儘管如此,其政治基礎仍存,未被徹底清洗,顯示習近平忌憚動搖大局。胡春華若能回歸,可能成為「糾偏」人選,重拾「胡溫時代」的穩健路線,降低政局震蕩。他歷練過兩屆政治局,熟悉中央地方政務,且形象相對清廉。

評論員杜文分析指出,胡春華在主政內蒙古期間雖遇反腐風暴,但毫髮無損,顯示其背後仍有龐大力量支撐。

另一版本則是由現任副總理接班總書記,書記任總理,維持現有「習派」架構。丁薛祥為習近平長期「大內管家」,雖資歷較淺,但掌握黨務。若習近平退位、丁回歸黨務主導,符合其背景。陳吉寧則是清華幫代表,曾主政北京,與蔡奇等福建幫大佬淵源深厚,若接任總理,延續「習家軍」的技術官僚路線。

但此版本也遭反習派質疑:如果習近平被逼退,其親信繼續執政,恐違背去習化訴求。此外,丁薛祥地方與經濟經驗欠缺,實質掌權能力仍受質疑。反觀胡春華雖需從中央委員直升常委,程序複雜,但因其跨派系身份,若成功回歸,更可能贏得各方支持。

文昭分析,胡春華若回歸,將重建政治協商機制,對內外有穩定效應。但丁薛祥、陳吉寧繼續接班,則意味著「幕後習權」仍延續,不易平息黨內不滿。而、陳吉寧搭檔的組合,若成現實,則是「習路線的軟性傳承」。

更複雜的是第三路線:現任總理李強也是熱門人選。李強是習「起家部將」,從浙江大秘晉陞為中共二號人物。若延續「親信治理」,李強是最直接的接班選項。而將接替李強的熱門人選是陳吉寧。陳為清華幫幹將,由習心腹陳希提拔,歷任環保部長、北京書記、現任書記,深耕政商網路。二十大晉陞政治局委員兼上海書記,符合二十一大「入常」前的慣例準備。

觀察現任常委組成可發現,「新」全面上位:趙樂際具江派背景;王滬寧、丁薛祥、李強、李希皆曾在上海任職,習所重用者幾乎都出自這一網路。但這些人同時也與舊部淵源密切。權斗背景下,福建幫與清華幫失勢跡象明顯,反而新舊借政商關係重新集結力量。

時評人李燕銘進一步指出,新上海幫崛起背後是江浙滬政商圈的重新活躍。陳吉寧代表清華+福建+上海三系融合,其未來仕途將反映習權力能否延續。若反習派系、軍方、元老團勢力發力,習將被架空甚至退位,陳吉寧若仍接班,則表明妥協后的「軟著陸方案」。

最後,這一系列人事變動也牽動對外局勢,特別是美中貿易談判與地緣風險。誰是接班人,代表未來中共體制走向維穩、改良,還是繼續強控的不同方向。未來數月,北京政局動向將持續成為國際焦點。

原文鏈接總書記大位花落誰家?胡春華丁薛祥李強搶破頭【阿波羅網報道】,來源:阿波羅網王篤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