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爆发「大辞职潮」,澳洲人正经历希望破灭时期

2022年02月17日 12:35

我们经历了大辞职,现在人正遭受身心疲劳的痛苦。我们渴望拥有最充实、最明智和经济上最成功的生活,这让我们不断前进,但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满足了?为什么我们总是期待坏消息?我们是否陷入「心理幻灭」(Great Disillusionment)困境?

心理幻灭是被称为「压力疲劳」或「危机疲劳」的六个情绪阶段的一部分。

2000年,创伤医学专家黛安·迈耶斯 (Diane Meyers) 和伦纳德·祖宁 (Leonard Zunin) 开发了一个使用普及的灾难应变和恢复概念框架。

他们发现,群体面临灾难时通常会经历六个阶段:1. 灾前时期: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2. 影响时期:危机的冲击

3. 英雄主义时期:社区团结的利他感

4. 蜜月时期:友情和乐观的感觉会恢复正常

5. 幻灭时期:沮丧和被遗弃的感觉蔓延

6. 重建时期:随着人们适应新常态而恢复的感觉

虽然 Covid-19 可能不像致命的地震或毁灭性的丛林大火那样是一场灾难,但研究人员回到灾难研究人们如何应对这一流行病—而幻想破灭可能是许多人现在所处的阶段经历。

在许多人已经采取行动的「大辞职」之后,「大幻灭」并不只限定在工作场所。从家庭生活到消费娱乐,心理幻灭似乎正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

Gartner的行为家和人力资源专家麦克艾文(Aaron McEwan)本身并没有对生活不满,而是发现人们正在对引导走上现代社会道路的政府制度失去信心。

这些机构每天24小时全年无休地播放疫情更新让公众筋疲力尽。

「我不认为人们对生活感到失望」,麦克艾文说。

「相反地,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们一向信仰的人和机构感到失望。他们觉得自己被遗弃了,对更美好的未来失去了希望。」

当我们看到工资增长持平、房价上涨、工作时间更长、工作更努力并没有转化为更高的薪水时,麦克尤恩说,许多人对长期以来代表成功生活的目标感到失望。那些长期持有的目标现在似乎无法实现。

「当人们失去希望时,他们就会停止期望并停止成长」,麦克艾文说。

「如果无论如何都没有未来,为什么还要尝试呢?」

正念老师和《寻找你的力量》一书的作者雷切尔·库普斯 (Rachael Coopes) 说,倦怠的时期导致我们的幻想破灭—而澳大利亚人对此感受最深切。

事实上,我们在2020年是所有国家中倦怠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那一年我们中有五分之四的人为此受苦。

「有一种普遍的失望感,世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大流行后的一切都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好。有很多不确定性和不信任。其中大部分都围绕着失去信心。」

在本周全球战争似乎迫在眉睫,燃料价格再次上涨,大流行仍未消失,我们再次被一种幻灭的感觉重击。

库普斯说,我们可以积极选择培养信心来战胜忧郁,而不是陷入悲伤漠然。

以下是她建议避免大幻灭的一些方法:—相信未知。外出散步时将留在家中,与朋友共进午餐时将手机放在包里。我们都对「信息资讯」上瘾。从不知道过去五分钟手机上发生的事情开始。

– 当您有信心时,请注意如何激励和支持他人。周围都是那些似乎对信任和信仰有正确感觉的人,并对为什么和如何感到好奇。问问他们!在建立我的信仰时,我问过很多人他们如何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 试着告诉自己「不适合我的,都会过去的。适合我的,下周永远不会错过」。

尽管认识到我们的疲乏感很重要,但麦克艾文说我们都需要意识到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虽然可能会有很多事情让我们感到失望,但他敦促我们从小处着手,以对抗冷漠疏离。

「给你的伴侣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讚美,给一个你很久没联系的朋友打电话,种一棵树、给你的花园除草、为一个有价值的事业捐款。」

请放心,所有希望都不会丢失。有时您只需要停止厄运循环即可找到积极面。

「在所有的破坏、创伤和破坏中,全球大流行提醒我们家庭、朋友、社会联系、社区和有意义工作的价值。它在许多方面唤醒了我们的人性」,麦克艾文说。

「世界上的问题,尽管看起来很邪恶,但并非无法解决,社会都有积极的迹象表明大流行已经成为阻断措施(Circuit Breaker)。」

本文译自Will Cook所撰文章。

*以上内容转载自1688 澳 洲 新 闻 网,创梦AUS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