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可以在澳洲驻军了!过万新西兰人申请入澳籍,新州电费上涨,澳洲房屋保费升至数十年高位
– 澳洲移民人数创新高!技术移民和留学生成主力军,家庭团聚类签证获批量大幅下滑
– 澳日互惠准入协定生效 可在对方国家驻军展开行动
– 入籍途径开通后 逾万新西兰人申请入澳籍
– 全澳“首堵”城市易主!悉尼排名第二
– 澳洲北部棉花产量预计翻倍
– 全国重大工程造价飙升 超出最初预算约900亿澳元
– 澳洲房屋保费升至数十年高位 中位价涨四百多
– 澳洲最大GST税务欺诈曝光 涉案金额达46亿
1.澳洲移民人数创新高!\r\n技术移民和留学生成主力军,家庭团聚类签证获批量大幅下滑
《每日邮报》8月14日报道称,尽管来澳的移民人数创历史新高,但家庭团聚类签证的获批量却出现了显著下滑。
报道称,澳洲内政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技术移民签证的获批量增加了111.7%,从68055份增至144040份。
被归类为临时但长期入境的学生签证增加了154.4%,从200941份增至511149份。
但尽管如此,家庭团聚签证的批准数量减少了22.2%,这是8个移民类别中唯一一个批准量有所减少的类别。
家庭团聚移民曾经是澳洲永久移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自1997年来,前自由党总理霍华德((John Howard)对移民结构进行改革后,更多技术移民涌入澳洲。
唯一一次例外是在2021-22财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澳洲边境一直对技术移民和留学生关闭,直到2021年12月中旬才重开。
这是25年来,家庭团聚签证的批准数量首次超过技术移民,当时有105689份家庭团聚签证获批,而技术移民为68055份。
财政部预计,在2022-23年间,抵达澳洲的移民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40万。5月份的预算文件显示,在截至2027年6月的5年内,澳洲预计将再接纳150万移民。
与此同时,澳洲的租赁市场十分紧张,且通胀率高达6%。
尽管澳联储自2022年5月来连续加息12次,但6月的失业率仍保持在3.5%的48年新低,商业团体一直在游说政府增加技术移民。
除短期游客外,在与劳动力有关移民类别中,打工度假签证的批准数量增幅最大,从64195份增至171270份,增幅为166.8%。
2.澳日互惠准入协定生效 可在对方国家驻军展开行动
按照澳洲和日本达成的一项协定,两国将加强防务合作,澳洲军队将被允许在日本驻扎,在日本展开行动。
澳日互惠准入协定(The 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于上周日正式生效,根据该协定,日本F-35战斗机将被部署到达尔文郊外的皇家空军Tindal空军基地,而澳洲亚F-35战斗机将于9月初被派往日本。
这是日本除60多年前与美国签署的类似军队访问协定外,首次和另一个国家达成的类似协定。根据该协定,两国还将共同参加联合军事演习,其中第一次演习Yama Sakura演习定于今年年底在日本举行。
澳洲联邦国防部长马尼斯(Richard Marles)说,该协定将扩大澳洲和日本的伙伴关系,加深两国国防军之间的关系,支持更密切合作,加强民主同盟军和日本自卫队的能力。澳洲和日本都认识到我们的安全环境日益复杂,需要加强伙伴关系,以支持一个稳定繁荣的地区。
去年马尼斯在东京会见日本外长时曾承诺深化与日本的安全关系。
澳洲联邦外交部长黄英贤(Penny Wong)说,互惠准入协定将有助于更广泛地区的稳定,澳日之间的安全和防务关系对两国都至关重要,这种关系以我们的特殊战略伙伴关系为基础,澳洲和日本都渴望建立一个稳定、和平与繁荣的地区,这项双边互惠准入协定将有助于两国深化防务合作。
3.入籍途径开通后 逾万新西兰人申请入澳籍
最新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初新的入籍途径开放后,已有超过数1.5万名新西兰人申请加入澳洲国籍。
根据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和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Chris Hipkins)今年早些时候达成的协议,持特殊类别签证并在澳洲已居住了至少4年的新西兰人可以直接申请加入澳洲国籍。
此前,持特殊类别签证的新西兰人可以在澳洲居留,可是在领取政府津贴方面会受到限制,而且在成为公民之前必须先申请永久居留权。但根据新的政策,他们若想成为公民,可以绕过申请永久居留权这一步骤。
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约有一半的入籍申请来自新西兰人。
澳洲移民部长贾尔斯(Andrew Giles)说,在这一变化生效后的40天中,已有1.5万新西兰人申请成为澳洲公民,这将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
在已经开始办理入籍手续的1.5万名新西兰人中,已有近500人通过了入籍考试。
4.全澳“首堵”城市易主!悉尼排名第二
《信使邮报》8月13日报道,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布里斯班已超越悉尼和墨尔本,成为澳洲最堵的城市。
报道中称,Transurban的交通趋势报告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有更多布里斯班居民开车上班,1周内得拥堵天数为3.9。
这一数字已经超越了墨尔本和悉尼,后者的拥堵天数分别为3.6和3.8。 除此之外,布里斯班居民最担心问题就是日益恶化的交通情况,这表明他们对州政府缺乏信心,认为政府无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
Transurban的数据还显示,越来越多布里斯班司机选择走收费公路,以减少通勤时间和避免拥堵。
Transurban的一名女性发言人表示:“我们的交通数据显示,布里斯班走收费公路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此外,该地近65%的居民更喜欢开车,而非乘坐公共交 通工具。
Transurban预测,东南部地区的人口预计将达到500万,未来10年的拥堵情况将至少恶化23%。
昆州皇家汽车俱乐部(RACQ)多次警告政府,希望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规划,以缓解道路拥堵的情况。
RACQ今年7月发布的交通数据显示,仅东南部就有260多个拥堵热点区。
5.澳洲北部棉花产量预计翻倍
澳洲北部蓬勃发展的棉花产业预计明年产量将翻一番,并在当地两个轧棉花厂的建设下进一步起飞。
在北领地的凯萨琳(Katherine)镇的轧棉花厂建造工程已接近完成,西澳金贝里(Kimberley)地区库努纳拉( Kununurra )镇附近的第二个工厂正在建设中。
它将为过去几年在这两个州种植棉花的生产者提供降低运输成本和计划种植更大作物的机会。
以前,在西澳和北领地采摘的棉花必须用卡车运到昆州东南部约3600公里的多尔比( Dalby)才能轧棉花。
澳洲,巴西和美国共同生产了全球约70%的棉花贸易,澳洲和美国的产量前景令人满意,加上巴西即将收获的产量预计将增长20%,也为任何看涨情绪付出了代价。
6.全国重大工程造价飙升 超出最初预算约900亿澳元
澳洲一批最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在未来十年内将面临造价膨胀超过900亿澳元的集体井喷,这是一股预算严重超支的浪潮,威胁着全国各地政府的“重大建设项目”。
与此同时,预计阿尔巴尼斯(Athony Albanese)政府将很快完成它今年5月初宣布的对其1200亿澳元基础设施管道的独立审查结果。
全国各地的政府都面临着造价大幅膨胀的噩梦,这可能会延长债务并扩大预算,因为它们试图兑现前任政府的基础设施工程承诺。
这一重大工重项目总开支将超出最初估算900亿澳元的数字,是基于《澳洲人报》对这个国家一些最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公开资讯的分析得出的估计,这些工程项目现在造价超过1900亿澳元– 它们还只是即将出现的大规模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基础设施计划的一小部份。
安保资本(AMP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奥利弗(Shane Oliver)表示,基础设施工程的支出大幅膨胀的状况“在好转之前还会变得更糟”,原因是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建筑业需求强劲以及建筑材料持续短缺。
有些工程项目,如陷入困境的内陆铁路( Inland Rail)工程项目,可能会随着政府预算的紧缩而缩减。
联邦基础设施部长甘芙莲(Catherine King)的办公室上周日在接受记者询问时无法提供有关基础设施审查的最新情况,该审查将于8月初进行。
分析显示,澳洲所谓的大型工程项目在过去十年中宣布的总造价约为1000亿澳元,如果最终交付,现在的成本可能几乎是其最初预算的两倍。
7.澳洲房屋保费升至数十年高位 中位价涨四百多
20年来房屋保险费的最大涨幅引发了人们的担忧,澳洲人放弃投保的风险越来越大。
由于越来越频繁的灾害导致保费上涨,一些澳洲家庭将一年中两个月的收入用于购买房屋保险,一些家庭则不买保险。
精算师协会(Actuaries Institute)周一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近八分之一的家庭(约124万个家庭)面临保险负担危机。
该协会的研究发现,截至3月份的12个月内,家庭保险的年中位价上涨了400多澳元,达到1,894澳元。在某些情况下,高风险、洪水易发地区,如昆州北部和西澳地区,房屋保险费上涨了50%。
经济学家胡特利(Nicki Hutley)说:“越来越多的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再也无力承担保费。”
“这意味着许多受灾家庭可能会发现自己面临巨额账单却无力支付,有时甚至没有安全的栖身之地,同时还要应对灾害本身带来的创伤。”
新州北部农民莱克(Peter Lake)曾在2009年、2011年、2013年和2021年遭遇过大洪水。
“我们失去了围栏和饲料,被迫卖掉了大部分牲畜。即使洪水退去,但淤泥遍地。我们与淤泥抗争了几个月。”
自洪水发生以来,莱克的保险费用急剧飙升。
“我的农场每年的保险报价为19,000澳元,这太高了。我们必须权衡是否要为我们的农场设备、棚屋和栅栏投保。我们现在只为房子和马车投保。”
受影响最严重的家庭位于新州洪水多发的北部河流地区,以及飓风风险较高的昆州北部和西澳。
精算师协会发布此份报告之前,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Choice上周的研究显示,87%的保单持有人在最近一次续保时发现保费上涨。
今年早些时候,联邦政府设立了灾难准备基金,承诺每年投入2亿澳元用于风险和复原力项目。
精算师协会的报告建议政府加大保险税收减免和补贴力度,以帮助缓解成本压力。
8.澳洲最大GST税务欺诈曝光 涉案金额达46亿
澳洲历史上最大的消费税(GST)税务欺诈曝光,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亿。
澳洲税务局(ATO)已承认,在社媒平台TikTok上推广的一个骗局中,涉及了46亿GST欺诈退税;其中,ATO支付了16亿多澳元的虚假申报的GST退税。
去年4月11日,ATO领导的防严重金融犯罪工作组(SFCT)启动了名为Operation Protego的调查行动,在全澳范围内打击涉嫌通过伪造企业,虚假申报GST退税的个人。
联邦警察在一系列的突击行动中,逮捕了一百多人,并对5.6万人采取了合规行动。
负责Operation Protego行动的ATO副局长维尔·戴(Will Day)表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我们已经阻止了约27亿澳元的欺诈性退税申报”。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银行发现了一波可疑交易,领取社会福利的客户从税局收到了大笔商业退税,有的退税额甚至超过10万澳元。
银行冻结了这些账户,并向税局通报了这些情况,但税局没有对这些账户采取任何行动。
从2021年年中开始,随着TikTok上的社媒影响者向他们的追随者解释如何从政府获得退税,这种欺诈行为呈爆炸式增长。
这种骗局涉及人们申请一个澳洲商业号码(ABN),然后通过MyGov账户申请退税,退税金额为他们声称在创建新企业过程中虚构的巨额开支。
尽管税局起初报告称平均申请退税金额为2万澳元,但悉尼西部的会计师告诉《澳洲金融评论》,在他们的客户中,平均欺诈金额超过8万澳元。
随着欺诈行为的蔓延,税局的预防措施不堪重负,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提出虚假退税申报。
去年年初,银行与澳洲交易报告与分析中心(AUSTRAC)成立的FinTel联盟合作,调查欺诈规模。面对税局的不作为,银行对如何处理被冻结的账户感到绝望。
一位银行高管说:“我们通知了ATO,但他们不想管这件事。”
几位银行高管非正式地联系了储银,后者于去年2月中旬与税局进行了会谈。
ATO副局长维尔·戴否认了税局有任何的不作为。
最初,税局称,已支付了8.5亿澳元的虚假申报的税款,但Operation Protego阻止了超过10亿澳元的进一步退税。税局已追回6,600万澳元,其中大部分来自银行冻结的账户。
去年2月,税局报告说,它已阻止了25亿澳元的GST虚假申报,但没有提及已支付了多少虚假申报的税款。
9.新州电费上涨,投诉量激增66%!
新州能源监管厅透露,有关电价上涨的投诉飙升了66%,越来越多的人在安装了新的智能电表后,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账单冲击。
该能源监管机构警告说,新州的家庭在升级到智能电表时,获得的“信息不足”。
新州能源和水务监察厅(EWON)最近对能源投诉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在截至2023年6月的4个月内,就收到了3554起关于电力的投诉,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6%。
其中最常见的投诉包括有关高额账单的争议、客户服务质量差、电表读数争议、对客户投诉的回应不力以及付款困难。
副监察员Helen Ford报告说,关于价格上涨的投诉在上一季度甚至没有出现在十大核心问题中,但“在本季度却成为第四大核心问题,比前一季度增加了65%,比2022年4月至6月增加了113%,增幅相当大”。
“我们预计价格上涨、支付能力以及高额账单,将在未来几个月继续造成投诉增加,因为许多客户在冬季能源使用增加的同时,收到了首张涨价的账单。”
根据她办公室的记录,在新的智能电表安装后,投诉量也有所增加,其中投诉原因包括,人们未被告知他们的费率或账单系统将发生变化,也没有获得有关“分时电价”(Time of Use)或“按需电费”(Demand Tariffs)的信息。
还有一些家庭并未被告知有关电费类型变更的费用。例如,一位顾客在被告知“更换电表不会产生任何费用,并且费率(tariffs)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后,改用了智能电表。
但在收到电费上涨的通知后,这位顾客四处比价,发现他的电费类型已经在全国电表数据库中,由单一的统一费率(single flat rate tariff),变为单一的按需电费(single rate demand tariff)。
“他认为这是在不知情或同意的情况下发生的。”EWON报告称,“他联系了电力供应商,并要求将电费改回单一统一费率,但遭到了拒绝,并被告知现在电表已经更换,无法更改回去。”
在投诉后,他获得了300澳元的信用额度,作为客户服务不良的补偿。
他表示,计划到2030年为所有家庭推出智能电表。
*以上内容转载自澳洲财经见闻,指点山河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