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房地产危机不断恶化之际,中国顶级开发商正在迅速出售或缩减在澳洲的业务规模。
保利、绿地、玉湖、万达和碧桂园等房地产巨头在2010年代雄心勃勃进入澳洲市场,投资数十亿澳元,购买并开发黄金地段。
前商业房地产经纪人维泽尔(Mark Wizel)表示,“确实有一段时间,每周都有新的房地产商进入市场。”
“这个决定非常突然、非常迅速,但绝不是鲁莽的……无论是国有企业、大型开发商还是私营开发商。”
维泽尔曾与在澳洲的主要中国开发商打过交道,他帮助推动了这股热潮。
“2013年之后,许多活跃的中国资本更多地转向了创收资产,”他补充说。“他们转战商业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从2009年到2017年,澳洲对中国大陆投资者和开发商的开发场地总销售额从80亿增加到约130亿澳元。”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撤离
最引人注目的交易之一是One Circular Quay,这是一个可以看到悉尼海港大桥和歌剧院的黄金地段。
2014年,万达以4.25亿澳元的价格收购了它。这家总部位于大连的开发商急于交付一个价值10亿澳元的项目,该项目包括一座57层的住宅楼和一座豪华酒店。
但随着国内问题延烧,房地产开发商纷纷撤离。
2018年,万达将One Circular Quay出售给了另一家中国开发商,现在它由联实(Lendlease)和三菱(Mitsubishi)收购。
2022年,绿地澳洲公司以3.15亿澳元的价格出售了悉尼内城5公顷的Erskineville地块。
同年,保利澳洲公司终止了悉尼和墨尔本的三个项目。
现在碧桂园正在出售悉尼Wilton Greens项目的一部分(330公顷)和墨尔本Windermere地块的一部分(150公顷)。
供应因素
分析人士表示,这些出售举动将阻碍房产开发,影响进入市场的新房数量。
房地产分析师克里斯托弗(Louis Christopher)表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过去一直倾向于建造高密度住宅,即公寓楼,这是他们非常擅长的。这确实意味着,我们真正需要的那些高密度的公寓楼,在未来两到五年内将会减少。”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过去12个月的新屋动工数目比长期平均水平低约25%。
克里斯托弗表示,目前批准的住宅数量表明,开工量将进一步下降,至约14万套(按年计算)。
他解释说,“根据我们目前的人口需求,我们每年至少需要建造20万到25万套住房。”
联邦政府的五年目标是建造120万套住房,每年需要建造大约24万套住房,“就我们的需求和工党的承诺而言,正在进行的工作已经落后于计划。”
*以上内容系网友走进澳大利亚自行转载自1688 澳 洲 新 闻 网,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