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每天多吃澳洲超市这类食品10%,早逝风险飙升
一项新研究爆出惊人结论:超加工食品(UPF)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比止痛药芬太尼还多!
这些“速食神器”因方便又好吃,成了不少人饮食中的主角。可问题是,它们通常都塞满了糖、盐,还有各种不健康的脂肪。据说,美国食品供应里大约有七成是这类加工过度的食品!
不光是美国人吃得多,澳洲人也没少吃。
研究估计,澳洲人每天有40%~42%的能量都来自这类食物。想想薯片、汽水、加糖谷物、加工肉类,都是典型代表。
但这些美味背后,隐藏着不少健康隐患。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UPF)和肥胖、2型糖尿病、心脏病,甚至某些癌症之间有密切关系。
据《纽约邮报》报道,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及其他7个国家的数据,想弄清楚到底有多少“早逝”跟这些超加工食品有关。
研究的联合作者、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的营养学教授Carlos Augusto Monteiro对CNN表示:“我们研究的是30岁到69岁这个群体的死亡风险,这个年龄段的死亡基本都算‘过早’。”
他们发现,
每多吃10%的超加工食品,
早逝风险就会上升将近3%!
这项研究刚刚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标题是《8个国家食用超加工食品导致过早死亡》。
其实,之前也有研究指出,UPF跟多达32种健康问题有关,包括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甚至心理健康状况。
该研究的主笔Eduardo Nilson指出,仅2018年,美国就有约12.4万人因吃太多UPF而早逝。而作为对比,2022年因芬太尼过量死亡的美国人是大约7.4万人。
他们用一个计算模型,分析了近24万人和1.5万例死亡的数据,估算出各国和超加工食品(UPF)相关的早逝情况。
结果显示,超加工食品(UPF)吃得比较少的国家(比如哥伦比亚)早逝的占比只有4%;而像美国和英国这种吃得特别多的国家,数字直接飙到将近14%!
参与研究的国家除了上述几个,还有巴西、智利、墨西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研究人员呼吁: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真的不能忽视,应该把“少吃超加工食品(UPF)”明确写进国家营养指南里,甚至成为公共健康政策的一部分。
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英国牛津大学的营养专家Nerys Astbury就表示,这项研究其实不能完全证明“吃超加工食品(UPF)=早死”,因果关系还没法百分百确认。
同时,代表食品行业的消费者品牌协会也站出来批评,说这研究“有点误导”。该协会的副总裁Sarah Gallo说,现在科学界对超加工食品(UPF)的定义都还没达成共识。
不管如何,超加工食品对我们长期健康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无论是慢性病、肥胖,还是生活质量的下降,背后都有可能藏着这些看似无害的食物。就像芬太尼提醒我们要警惕药物滥用,超加工食品也在提醒我们:便利的代价,可能是健康的牺牲。
吃得健康不一定意味着彻底告别方便食品,而是要更有意识地选择、适度控制。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墨尔本生活资讯,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