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华人律师接大单!2年内递交超1300份庇护申请

2025年05月14日 10:55

13年前震惊纽约社区的庇护造假案,尽管早已尘埃落定,相关涉案律师亦已定罪服刑,但其引发的骨牌效应至今仍未停歇。

5月5日,纽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驳回一名何姓的审查请愿,认定移民机构对她的驱逐命令,具备“清晰且令人信服”的证据依据。

根据联邦调查局(FBI)与国土安全部(DHS)2012年展开的联合调查,曼哈顿华埠多家移民律所涉嫌大规模制作虚假庇护申请,自2010年起针对来自的客户编造虚构叙述,提交至移民机关。该年年底,包括律师与助理在内的数十人被捕,多人遭到起诉。

其中,华人移民律师王文雄(John Wang)的律所短短两年间即向纽约庇护办公室提交超过1300份庇护申请。2013年底,他在联邦法院认罪,承认串谋欺诈罪。

但该案影响远超刑事定罪层面。根据移民官员资料,约3500名透过涉案律所申请庇护的移民,可能因此面临绿卡申请遭拒、入籍受阻,甚至被递解出境的风险。何姓移民即为其中一例。

根据法院文件,何某原已成功申请政治庇护成功,但在调整为绿卡身份时,却因庇护申请被认定为“虚假且无意义”而被裁定可递解。2022年,移民裁定她以虚假方式取得庇护身份,并于2023年驳回其重新审理申请。她随后向第二巡回上诉法院提出审查请愿,本周正式遭驳回。

巡回法院认为,国土安全部已提出足够证据,证明她透过虚假手段获得庇护,故其在调整身份时属于“不可入境”类别,依法可被驱逐。法院援引多项证据支持判决,包括:(1)律所背景不良:何的庇护申请由王文雄律所承办,而王已因系统性造假被定罪;

(2)书面叙述雷同:何的英文陈述在内容、具体的用语和格式上,与王律所其他客户的陈述高度雷同,且使用了不熟悉庇护法者不太可能用到的法律词汇,与她所称“亲自撰写”的说法不符;

(3)叙述自相矛盾:她在调整绿卡身份时声称曾因S育遭罚,与其原始庇护申请内容不一致;

(4)返回中国与庇护理由矛盾:她在获批庇护后不久即返回中国长达两个月,与先前声称惧怕的庇护理由相抵触。

何女士在审理期间一再声称其陈述属实,并辩称与王律师并无接触,其原始中文叙述亦全由本人撰写,英文翻译版从未审阅。对于英文版本与其他申请雷同,她主张是“其他人抄袭自己的内容”所致。

但法院认为,她曾在文件上签署确认翻译准确的宣誓书,被质疑时也未能指出中英文版本有什么具体差异,故其“只对中文负责、对英文翻译内容不负责”的说法,机构有理由不予采信。

何声称不知王文雄曾参与其庇护申请,但法院指出,她在庇护面谈前已被告知王是其律师,却未曾提出异议。法庭记录显示,王的名字列在庇护申请表上,并以申请准备人身份出席面谈,宣誓申请人熟悉内容。法院认为,若她的说法属实,应对陌生人担任律师提出质疑,但她始终未作反应。此外,她的陈述与王的其他客户高度相似,无法合理解释,亦未能证明“被他人抄袭”的说法。

至于其返回中国探望重病父亲的说法,法院指出她所提供的父亲“出院证明书”住院时段空白,且证词不合逻辑(如声称住在姑姑家,仅于晚间探病,却无法说明医院探视时段限制),加上其能自由使用中国护照进出国门,与所称“遭当局寻找追捕”的说法明显不符,进一步削弱其可信度。

此外,法院亦驳回她对移民上诉法院(BIA)拒绝重审的异议,认为该机构在裁量权内做出合理决定。综合各项证据与事实,巡回法院最终裁定,何女士的庇护申请缺乏可信度,构成的充分理由。

*以上内容系网友YOYO丫米自行转载自洛杉矶,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