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司机:可以不开车,但不能没有手机
随着越来越多西澳司机表现出对社交连接的强烈依赖和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最新研究发现,超过四成司机宁愿不开车,也不能没有手机。
1数据触目惊心
澳大利亚道路安全基金会(Australian Road Safety Foundation,简称ARSF)发布的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受访司机坦言自己曾公然违反交通法规。
还有42%的受访者表示,比起一年不使用手机,他们宁愿一年不开车;
还有19%的人坦承道,相比戒掉开车时玩手机,他们更愿意戒咖啡。
另外还有39%的司机表示,他们宁愿不再使用社交媒体,也不愿停止超速行驶。
ARSF主席Russell White指出,随着手机成为人们社交生活的核心工具,司机对交通法规的尊重正在下降。
“过去,车是我们连接外界的桥梁;现在,是手机。很多人愿意继续刷社交媒体,也不愿意改变开车时的坏习惯。”
White认为,规则和执法并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人们的态度:“交通法规的权威正在减弱。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自觉遵守规定。这种趋势非常危险。”
今年至今,已有72人在西澳道路上丧生。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多出3人,比过去五年同期平均值高出14人。去年是西澳道路安全形势极其严峻的一年,共有188人死于车祸。
2年轻司机现身说法
珀斯女子Madison Dalziell承认自己“对社交媒体上瘾”,并表示她宁愿不开车也不愿放弃手机。
“因为手机是我与他人沟通的主要方式。”她说,“我可以坐公交或其他交通工具到我想去的地方,但如果没有手机,我就没有任何即时通讯的渠道。”
这位21岁的年轻人自称是个“谨慎的司机”,表示自己不开快车,也不会在驾驶时查看手机。
她认为,年轻司机更倾向于遵守交通规则,因为他们驾驶经验尚浅。
“可能是驾龄越久,开车时就越放松……我觉得像我父母那一代的人,反而更可能承认自己有危险驾驶的行为,因为他们对开车太习惯了。”她说,“而我年纪还小,所以在路上会格外小心。”
20岁的Billy Hayes也对这项数据感到震惊,但并不意外。
“我开车时完全不需要碰手机,因为我车上有语音操控,导航也能直接显示在屏幕上。”他说,“我曾被后车追尾两次,都是因为对方没专心驾驶,所以我对安全驾驶有点‘感情因素’。”
Hayes表示他在上学路上甚至看到有人一边开车一边化妆,这非常令人担心。
3发布研究的缘由
ARSF发布这项研究,是为了配合其“Fatality Free Friday ”活动。该活动自2007年发起,缘起于每逢星期五往往是致命和严重车祸的高发日。
“在澳大利亚,每到星期五,大约就会有五到六人死于车祸。”White说。
因为周五是工作周的结束,人们心思已经放松,很多人会去参加聚会或其他活动,这一活动是希望能够逐步推动周五交通安全的长期改变。
White表示“这是为了引起社区关注,传递一个信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最终为降低交通死亡率负责。”
西澳道路安全专员Adrian Warner指出,超速和使用手机是导致该州交通死亡率飙升的主要因素。
“超速是我们道路死亡率背后的最大推手,太多人在为超速找借口。”他提到另一大主要因素是人们分心驾驶,手机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ARSF发布的数据与实际调查结果结果一致——大约一半的司机承认曾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而且很多人认为‘稍微超速’没什么大不了。”Warner呼吁司机们能放下手机,他警告人们一时的安全不过是侥幸,而不是驾驶技术好。
4呼吁行为观念改变
这项数据发布前不到一个月,西澳新部署的道路安全摄像头就拍下了大量危险驾驶行为。
自今年1月以来,仅在Kwinana高速公路上的4台移动摄像头和1台固定摄像头,就抓拍到超过6万起违法行为,包括未系安全带、手持手机、儿童未受约束等,甚至还有人边开车边带娃。
其中,两万人安全带佩戴不当,六千人干脆没系安全带,更令人震惊的是,有2.2万人手持手机。
另有1.2万人被发现将手机放在身上,这同样属于违法行为。在驾驶过程中,除非手机固定在支架上,否则触摸手机接听或挂断电话都是违法的。
White强调,致命车祸往往是司机行为的“副产品”,并对下一代驾驶者表示“担忧”。
“长期以来,我们把问题归咎于道路或车辆……但现在,我们必须面对真正的问题——如何改变人的行为?如何改变人们对道路使用和个人责任的社会观念?”他说。
“如果司机继续抱持这种态度,我们的交通死亡率将迅速上升。”
“我非常担心下一代司机,也担心高死亡率会成为新的常态。”
*以上内容系网友Max说澳洲自行转载自最西澳,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