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子自创“小偷图鉴”爆火出圈

2025年05月16日 18:44

真绷不住了!

“不偷不是意大利,不抢不是法兰西, 又偷又抢英吉利。”

这句在外国华人口中不断传颂的顺口溜,虽然透着浓浓的“刻板印象”,却也是满满的无奈。

“没丢过钱包的欧洲留学,不算体验完整。”短短一句话道出无数海外留子的心声。

5月6日,一位在伦敦市区“活捉小偷”的视频在全网火了!

博主@牛津波比兄 在小红书账号分享了自己从“不抱希望”到“果决追击”的抓马历程,最后在伦敦地铁生擒偷手机小贼!

这名男留学生目前正在牛津大学就读博士,他在遭遇小偷后,非但没有像许多人一样就那么算了,反而通过iPhone的查找功能定位了手机,接着跟小偷展开一场激烈追逐,直至把小偷按在地上,等警察来把他带走…..

国外媒体对其赞赏有加,称这位是那小偷的“Instant Karma”,现世报。

他用行动告诉伦敦的小偷圈,别再以为中国人好惹了!

其实,就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国内的朋友们忙着去各大景点数人头,国外的同胞们则是忙着在整顿当地治安。

比如意大利,西班牙最近均有发生:

图米兰女留学生追回手机??

短短一周内,国人斗小偷的身影在欧洲遍地开花,神秘的“Chinese kung fu”再次震惊了外国友人。整顿职场的中国年轻人,终于开启了整顿世界的脚步。

在那之前,在欧洲的街头已经隐忍太久了。

欧洲留学圈有个不成文定律:没被摸过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要是你的手机钱包至今安然无恙,那么恭喜你,打败了99.99%欧洲留子!

根据2024年数据,《每日邮报》总结了一份伦敦地铁站的犯罪率排名,国王十字、尤斯顿、帕丁顿、伦敦桥……都属于重灾区,

总之人流量越大,越靠近市中心,越容易被偷。

要知道,神秘的欧洲,就连明星也没能逃过这场人生的“必修课”。

前段日子,演员孙坚刚落地西班牙,就被偷了。护照手机耳机钱包一扫光,果然,欧洲的浪漫是有代价的。

此时,他的心态还算能稳得住

这话音刚落,第二天,他就又被偷了,三天内被偷两次。

欧洲华人留子,作为反扒防盗路上的排头兵,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深耕多年,他们全身而退的第一步就是知己知彼。

而如何应对小偷,已经成了留子们出门在外的必修课。

再这样特殊的情况下,我最近就发现留子们采用了一种很不是办法的办法。

即给小偷,特别是欧洲的小偷们设计编号,供大家避雷。堪称国人游客欧洲旅行之前的必读《红宝书》。

从巴黎地铁的”丝巾天团”到罗马街头的”球鞋少年”,这些”业界翘楚”靠着独特造型和固定作案区域,硬是在留学生手机相册里混成了熟面孔。

有网友评价道,这才是出国应该看的避雷贴。

不仅要熟悉这些面孔,还要熟悉他们各自的技能和刷新点。

有人是长发飘飘伪装成艺术家的街头辣手、有人是口吐芬芳以气势压人的地铁悍妇、还有人叽里咕噜地一顿输出只为扰乱对方的思路。

这份名单的权威性,都有那些亲临过现场的人们背书。

有选手擅长装无辜、有选手是团体作案、还有选手手法娴熟全程毫无知觉……

巴黎蒙马特高地、巴塞罗那兰布拉大道、罗马西班牙台阶等地被多国使馆列为高风险区。常见手段包括:多人协作制造混乱(如故意碰撞、泼洒饮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伪装成街头艺人或志愿者靠近目标;

利用地铁关门瞬间抢夺物品。

小偷们可能分析过不同游客下手的难易程度,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深受其害的游客们也会在背后蛐蛐他们的业务水平。

还有见到熟人的!

久而久之,在“欧洲剿匪”的战场上,有人逐渐孵化出了一条崭新的赛道,以绝对的信息差在这条刁钻的定位上独领风骚。

堪称《从你的全世界偷过之欧洲小偷一览表》

普通人看来浪漫的巴黎、艺术的罗马、热烈的巴塞罗那…

在这些博主的眼里就是活脱脱的一份猎罪图鉴,警察来了都得找他拉名单。

实在让人忍不住好奇:哥们儿你是丢了多少台手机才拥有这么庞大的知识储备的?

别问,问就是每一个去欧洲旅过游的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心酸防盗史。

而这些被记录在案的偷子们不仅偷盗手法不同,还有不同的地区差异。

不同于巴黎的“强买强卖”,罗马的偷子就讲究多了,主打一个“愿者上钩”

当然,横向对比下这两个地方也还算可以。

因为根据留子的描述,在小偷界,西班牙和葡萄牙才是真正的重量级。

到了这两个地方,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进入了偷子的天堂。

如果仅仅是这样,可能还会有人觉得是个列。

但有位博主的“小偷测评贴”就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什么叫做警惕海量个例。

图源小红书

有的博主带我看世界,有的博主带我看世界的小偷们。

从未想过测评小偷也能成为一条新赛道。

他真的,我哭死。

在他的帖子里,小偷们不仅有自己独特的人设,甚至就连出没地、作案手法和职业评级有记录。

不由得让我想到一句话:这得被偷多少次才能成角儿啊!

知道的是小偷图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世界偷王锦标赛。

终于理解了那句“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含金量。

虽然我没出过国,但我感觉我已经认全了世界的小偷们。

给我来俩小偷哥,我感觉我现在强的离谱,一眼就能看穿他们的真实面目。

就想体验一把在兜里摸到异国小手的温存。

“谁能想到啊,打扮那么时髦的小姐姐是小偷。”

更让人难绷的是,这些小偷对于留子来说已经是老熟人了。

不夸张地说就是,在人群中我永远比别人第一眼认出你。

但也不能说小偷里没有几个“好人”

最起码有些小偷还是遵守“盗亦有道”的原则,尽管遵守的不是很多。

话说回来,小偷都能在路人眼里留下印象,说明了什么?

不会已经拉起队伍了吧?

猜对了。

冯巩牛群早就给出了答案:这就是小偷公司啊。

出门成群结队,拿上盾牌,人数足够组成罗马方阵军团。

每次行动,有人负责前线伸手,做摸金校尉。

有人负责转移赃物,特点是带着大包。

有人负责遮挡视线,这个角色往往由胖同伴担当。

当他们欢声笑语一路聊天,那地铁轨道上就能捡到不少各种证件。

有的人习惯了被偷,有的人患上了被偷综合症。

用握球拍的力气握手机,全程抱紧包包。

在欧洲每天都要克服把手机放饭桌上的天性。

谁说不是呢,手机和包包放在饭桌上,跟大声宣告放弃对它们的拥有权,有什么区别?

有人说,没有被偷过的欧洲之行是不完整的。

夸大其词了,去了而没被偷,才是真正的勇者,是值得写入族谱第一页的伟绩。

没人喜欢被偷,而为了不被偷,八字扣、钢丝锁、牵引绳、手机壳挂绳正常人都用上了。

当然对待这些小偷,留子们也并没有坐以待毙。

有些留子擅长用精神力量攻击。

一张长长的黄黄的小纸条贴在行李箱上,不知道吓得多少老外直呼oh,god!

图源自网络

也有留子精通犯罪心理学。

主打一个我被偷过了就别再偷了。

果然,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图源自上方id

不要在乎什么美观、时尚,流浪风就是最好的保护色。手上再提一个当地平价超市的塑料袋,小偷见到你都想绕路走。

如果实在害怕被偷,推荐你一款新背包。

小偷见了绝对绕道走。

如果说仅仅做到不露富还不足以让你放心,那么在穿搭方面你还可以再进一步,那就是“打不过就加入”。

头戴棒球帽、身穿一件oversize的卫衣、再套上一条饱经风霜的牛仔裤,小偷皮肤就算是初步形成了。

但想要真正融入这个角色,你还需要一些信念感。

来回踱步、目光游移、不断打量着周围的人好像在寻找下手的目标。如果换来身边路人警惕退避的反应,那一定是你做对了什么。

由于这位中国网友模仿得太像,他的评论区收到了同胞的热情邀请:哥,请你当我们的西班牙导游吧,你就站在我们身边,这样其他小偷就会以为我们已经是你盯上的猎物了。

一位留学生表示:“出国留学一趟,整个人都精神了。不精神的学生恐怕连回来的路费都会在半路被偷光。”

不过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不管是有没有被偷过,在这样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留子们难免会出现一点创伤应激。

行李是要在自己脚边的,别人看一眼就怀疑自己被小偷盯上的。

图源自网络

在前辈们的总结下,一些“高频作案手法”被广泛传播,提醒新生注意:分散注意法:泼饮料、展示地图、假装残疾人,转移你的注意力,趁乱行窃。

公共交通设伏:拥挤的地铁、公交最危险,小偷趁拥挤之际摸走财物,甚至在关门瞬间抢走手机跳车逃跑。

“友好搭讪”陷阱:伪装成迷路游客或慈善工作者,骗取信任后下手,常配有剪贴板或签名本。

“抓了就跑”战术:最为直接——趁你放松警惕,直接从咖啡馆桌上抢走手机或包,转身就跑。

来到巴黎、罗马这种著名大城市,防盗就上升到了地狱级的难度。

小偷小摸升级成抢劫。犯案人员会以修路、电梯维修等理由把路人截停,然后围剿到一个角落中逼对方主动交出钱财。

巴黎的小偷集团,有着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望风、有人负责混淆视听、有人负责快速下手、有人负责转移赃物。

在跟小偷们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留学生们表现出了超越警察的办案能力。

曾经就有一位网友顺着一位可疑男子的行踪和ipad定位摸到了一个水管,在里面发现了三部手机和一台相机,其中就有自己失窃的那一个。

而她发现的这个水管洞,也成了中国网友的专属“巴黎藏宝地图”,没事的时候去摸摸看,说不定还会刷新装备。

为了保命也保财,中国留学生开始发明各类实用“神器”:隐形腰包:贴身存放证件与现金;

手机绳:将手机与手腕连接;

钢丝锁:将背包锁在椅子或桌子上;

防盗背包:具备防割布料与隐形拉链;

分散存储:卡片与现金分别放在不同口袋;

“符咒贴纸”:在行李箱贴上中文警告字样,“吓退”不识中文的小偷。

这些措施虽略显“极端”,却展现出一种以幽默对抗焦虑的生活智慧。

而对于即将踏上留学旅程的新人来说,那份由“前辈血泪经验”整理出的“小偷图鉴”,不仅是一份指南,更是他们迈出国门、学会自我保护的第一课。

*以上内容系网友勇闯袋鼠国自行转载自留学圈,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