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子自創「小偷圖鑑」爆火出圈
真綳不住了!
「不偷不是義大利,不搶不是法蘭西, 又偷又搶英吉利。」
這句在外國華人口中不斷傳頌的順口溜,雖然透著濃濃的「刻板印象」,卻也是滿滿的無奈。
「沒丟過錢包的歐洲留學,不算體驗完整。」短短一句話道出無數海外留子的心聲。
5月6日,一位中國男留學生在倫敦市區「活捉手機小偷」的視頻在全網火了!
博主@牛津波比兄 在小紅書賬號分享了自己從「不抱希望」到「果決追擊」的抓馬歷程,最後在倫敦地鐵生擒偷手機小賊!
這名男留學生目前正在牛津大學就讀博士,他在遭遇小偷后,非但沒有像許多人一樣就那麼算了,反而通過iPhone的查找功能定位了手機,接著跟小偷展開一場激烈追逐,直至把小偷按在地上,等警察來把他帶走…..
國外媒體對其讚賞有加,稱這位中國留學生是那小偷的「Instant Karma」,現世報。
他用行動告訴倫敦的小偷圈,別再以為中國人好惹了!
其實,就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國內的朋友們忙著去各大景點數人頭,國外的同胞們則是忙著在整頓當地治安。
比如義大利,西班牙最近均有發生:
圖米蘭女留學生追回手機??
短短一周內,國人斗小偷的身影在歐洲遍地開花,神秘的「Chinese kung fu」再次震驚了外國友人。整頓職場的中國年輕人,終於開啟了整頓世界的腳步。
在那之前,中國遊客在歐洲的街頭已經隱忍太久了。
歐洲留學圈有個不成文定律:沒被摸過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要是你的手機錢包至今安然無恙,那麼恭喜你,打敗了99.99%歐洲留子!
根據2024年數據,《每日郵報》總結了一份倫敦地鐵站的犯罪率排名,國王十字、尤斯頓、帕丁頓、倫敦橋……都屬於重災區,
總之人流量越大,越靠近市中心,越容易被偷。
要知道,神秘的歐洲,就連明星也沒能逃過這場人生的「必修課」。
前段日子,演員孫堅剛落地西班牙,就被偷了。護照手機耳機錢包一掃光,果然,歐洲的浪漫是有代價的。
此時,他的心態還算能穩得住
這話音剛落,第二天,他就又被偷了,三天內被偷兩次。
歐洲華人留子,作為反扒防盜路上的排頭兵,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深耕多年,他們全身而退的第一步就是知己知彼。
而如何應對小偷,已經成了留子們出門在外的必修課。
再這樣特殊的情況下,我最近就發現留子們採用了一種很不是辦法的辦法。
即給小偷,特別是歐洲的小偷們設計編號,供大家避雷。堪稱國人遊客歐洲旅行之前的必讀《紅寶書》。
從巴黎地鐵的”絲巾天團”到羅馬街頭的”球鞋少年”,這些”業界翹楚”靠著獨特造型和固定作案區域,硬是在留學生手機相冊里混成了熟面孔。
有網友評價道,這才是出國應該看的避雷貼。
不僅要熟悉這些面孔,還要熟悉他們各自的技能和刷新點。
有人是長發飄飄偽裝成藝術家的街頭辣手、有人是口吐芬芳以氣勢壓人的地鐵悍婦、還有人嘰里咕嚕地一頓輸出只為擾亂對方的思路。
這份名單的權威性,都有那些親臨過現場的人們背書。
有選手擅長裝無辜、有選手是團體作案、還有選手手法嫻熟全程毫無知覺……
巴黎蒙馬特高地、巴塞羅那蘭布拉大道、羅馬西班牙台階等地被多國使館列為高風險區。常見手段包括:多人協作製造混亂(如故意碰撞、潑灑飲料);
圖片來源於網路
偽裝成街頭藝人或志願者靠近目標;
利用地鐵關門瞬間搶奪物品。
小偷們可能分析過不同遊客下手的難易程度,但他們沒想到的是,深受其害的遊客們也會在背後蛐蛐他們的業務水平。
還有見到熟人的!
久而久之,在「歐洲剿匪」的戰場上,有人逐漸孵化出了一條嶄新的賽道,以絕對的信息差在這條刁鑽的定位上獨領風騷。
堪稱《從你的全世界偷過之歐洲小偷一覽表》
普通人看來浪漫的巴黎、藝術的羅馬、熱烈的巴塞羅那…
在這些博主的眼裡就是活脫脫的一份獵罪圖鑑,警察來了都得找他拉名單。
實在讓人忍不住好奇:哥們兒你是丟了多少台手機才擁有這麼龐大的知識儲備的?
別問,問就是每一個去歐洲旅過游的人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心酸防盜史。
而這些被記錄在案的偷子們不僅偷盜手法不同,還有不同的地區差異。
不同於巴黎的「強買強賣」,羅馬的偷子就講究多了,主打一個「願者上鉤」
當然,橫向對比下這兩個地方也還算可以。
因為根據留子的描述,在小偷界,西班牙和葡萄牙才是真正的重量級。
到了這兩個地方,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進入了偷子的天堂。
如果僅僅是這樣,可能還會有人覺得是個列。
但有位博主的「小偷測評貼」就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什麼叫做警惕海量個例。
圖源小紅書
有的博主帶我看世界,有的博主帶我看世界的小偷們。
從未想過測評小偷也能成為一條新賽道。
他真的,我哭死。
在他的帖子里,小偷們不僅有自己獨特的人設,甚至就連出沒地、作案手法和職業評級有記錄。
不由得讓我想到一句話:這得被偷多少次才能成角兒啊!
知道的是小偷圖鑑,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世界偷王錦標賽。
終於理解了那句「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含金量。
雖然我沒出過國,但我感覺我已經認全了世界的小偷們。
給我來倆小偷哥,我感覺我現在強的離譜,一眼就能看穿他們的真實面目。
就想體驗一把在兜里摸到異國小手的溫存。
「誰能想到啊,打扮那麼時髦的小姐姐是小偷。」
更讓人難綳的是,這些小偷對於留子來說已經是老熟人了。
不誇張地說就是,在人群中我永遠比別人第一眼認出你。
但也不能說小偷里沒有幾個「好人」
最起碼有些小偷還是遵守「盜亦有道」的原則,儘管遵守的不是很多。
話說回來,小偷都能在路人眼裡留下印象,說明了什麼?
不會已經拉起隊伍了吧?
猜對了。
馮鞏牛群早就給出了答案:這就是小偷公司啊。
出門成群結隊,拿上盾牌,人數足夠組成羅馬方陣軍團。
每次行動,有人負責前線伸手,做摸金校尉。
有人負責轉移贓物,特點是帶著大包。
有人負責遮擋視線,這個角色往往由胖同伴擔當。
當他們歡聲笑語一路聊天,那地鐵軌道上就能撿到不少各種證件。
有的人習慣了被偷,有的人患上了被偷綜合症。
用握球拍的力氣握手機,全程抱緊包包。
在歐洲每天都要克服把手機放飯桌上的天性。
誰說不是呢,手機和包包放在飯桌上,跟大聲宣告放棄對它們的擁有權,有什麼區別?
有人說,沒有被偷過的歐洲之行是不完整的。
誇大其詞了,去了而沒被偷,才是真正的勇者,是值得寫入族譜第一頁的偉績。
沒人喜歡被偷,而為了不被偷,八字扣、鋼絲鎖、牽引繩、手機殼掛繩正常人都用上了。
當然對待這些小偷,留子們也並沒有坐以待斃。
有些留子擅長用精神力量攻擊。
一張長長的黃黃的小紙條貼在行李箱上,不知道嚇得多少老外直呼oh,god!
圖源自網路
也有留子精通犯罪心理學。
主打一個我被偷過了就別再偷了。
果然,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提升。
圖源自上方id
不要在乎什麼美觀、時尚,流浪風就是最好的保護色。手上再提一個當地平價超市的塑料袋,小偷見到你都想繞路走。
如果實在害怕被偷,推薦你一款新背包。
小偷見了絕對繞道走。
如果說僅僅做到不露富還不足以讓你放心,那麼在穿搭方面你還可以再進一步,那就是「打不過就加入」。
頭戴棒球帽、身穿一件oversize的衛衣、再套上一條飽經風霜的牛仔褲,小偷皮膚就算是初步形成了。
但想要真正融入這個角色,你還需要一些信念感。
來回踱步、目光游移、不斷打量著周圍的人好像在尋找下手的目標。如果換來身邊路人警惕退避的反應,那一定是你做對了什麼。
由於這位中國網友模仿得太像,他的評論區收到了同胞的熱情邀請:哥,請你當我們的西班牙導遊吧,你就站在我們身邊,這樣其他小偷就會以為我們已經是你盯上的獵物了。
一位留學生表示:“出國留學一趟,整個人都精神了。不精神的學生恐怕連回來的路費都會在半路被偷光。”
不過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不管是有沒有被偷過,在這樣巨大的精神壓力下,留子們難免會出現一點創傷應激。
行李是要在自己腳邊的,別人看一眼就懷疑自己被小偷盯上的。
圖源自網路
在前輩們的總結下,一些「高頻作案手法」被廣泛傳播,提醒新生注意:分散注意法:潑飲料、展示地圖、假裝殘疾人,轉移你的注意力,趁亂行竊。
公共交通設伏:擁擠的地鐵、公交最危險,小偷趁擁擠之際摸走財物,甚至在關門瞬間搶走手機跳車逃跑。
「友好搭訕」陷阱:偽裝成迷路遊客或慈善工作者,騙取信任後下手,常配有剪貼板或簽名本。
「抓了就跑」戰術:最為直接——趁你放鬆警惕,直接從咖啡館桌上搶走手機或包,轉身就跑。
來到巴黎、羅馬這種著名大城市,防盜就上升到了地獄級的難度。
小偷小摸升級成搶劫。犯案人員會以修路、電梯維修等理由把路人截停,然後圍剿到一個角落中逼對方主動交出錢財。
巴黎的小偷集團,有著明確的分工。有人負責望風、有人負責混淆視聽、有人負責快速下手、有人負責轉移贓物。
在跟小偷們鬥智斗勇的過程中,留學生們表現出了超越警察的辦案能力。
曾經就有一位網友順著一位可疑男子的行蹤和ipad定位摸到了一個水管,在裏面發現了三部手機和一台相機,其中就有自己失竊的那一個。
而她發現的這個水管洞,也成了中國網友的專屬「巴黎藏寶地圖」,沒事的時候去摸摸看,說不定還會刷新裝備。
為了保命也保財,中國留學生開始發明各類實用「神器」:隱形腰包:貼身存放證件與現金;
手機繩:將手機與手腕連接;
鋼絲鎖:將背包鎖在椅子或桌子上;
防盜背包:具備防割布料與隱形拉鏈;
分散存儲:卡片與現金分別放在不同口袋;
「符咒貼紙」:在行李箱貼上中文警告字樣,「嚇退」不識中文的小偷。
這些措施雖略顯「極端」,卻展現出一種以幽默對抗焦慮的生活智慧。
而對於即將踏上留學旅程的新人來說,那份由「前輩血淚經驗」整理出的「小偷圖鑑」,不僅是一份指南,更是他們邁出國門、學會自我保護的第一課。
*以上內容系網友勇闖袋鼠國自行轉載自墨爾本留學圈,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