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当了?澳洲药房里满眼的特价标签,其实没打折?
逛澳洲的药房,你是不是也被那一片片醒目的黄色或粉色促销标签吸引?
货架上到处都是“Great Value”或“Lower Prices”的字样,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折扣卖场,不买就亏大了。
然而,你看到的“折扣”真的存在吗?一项最新调查揭示,这些花花绿绿的价格标签,可能正在“误导”消费者,让你以为自己享受了优惠,但实际上并没有……
1、大多数人都上当了
澳洲消费者权益组织Choice最近发布了一项针对澳洲主要药房价格标签的研究。他们调查了1000多名消费者,询问他们是否能分辨Chemist Warehouse、Priceline和Terry White等大型连锁药房里,那些通常是亮黄色或粉色的标签,是否代表着比常规价格更低的折扣。
结果令人惊讶:绝大多数受访的购物者表示,药房里过度使用明亮彩色的标签让他们感到困惑。
更具体地说,三分之一的购物者表示,他们很难确定商品是否真的打了折。
Choice的调查人员还发现,在这些大型澳洲品牌药房中,许多产品的价格标签使用色彩鲜艳的超大尺寸标签,这些大标签甚至会遮挡住下面显示相同价格的较小货架标签。
这意味着,一些顾客以为自己享受了折扣,但实际上这样的折扣根本不存在。
Choice的高级活动和政策顾问Bea Sherwood指出:“我们的新研究发现,消费者在药房过道中经常遇到的那些黄色和粉色促销标签,非常令人困惑。”
2、心理学作祟:色彩触发折扣联想
为什么简单的颜色标签有如此大的魔力?Swinburne University市场营销学教授Sean Sands解释说,零售标识可以通过微妙的心理暗示来影响消费者行为。
他表示:“明亮、醒目的价格标签,特别是那些通常与折扣相关的颜色,比如红色或黄色,即使没有提供任何折扣,也能触发消费者对‘省钱’的假设。”
这利用了行为经济学中所谓的“启发式加工”(heuristic processing)原理。在繁忙的零售环境中,消费者往往没有时间仔细对比和分析每一个价格,而是依赖视觉上的“快捷方式”来快速做出购买决定。
当他们看到代表“促销”的颜色(如黄色、粉色)时,大脑会迅速关联到“折扣”、“优惠”,从而绕过了理性分析价格的复杂过程。
这种快速、自动的思考方式,虽然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但也容易受到误导。在充斥着促销色彩的药房里,消费者的大脑更容易被这些视觉线索“绑架”,快速得出“这里有便宜可捡”的结论,而忽略了去核实真实的价格信息…
澳洲国立大学市场营销学讲师Andrew Hughes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研究关注情感和情绪反应在沟通和营销中的作用。
他认为,一些大型连锁药房使用了“不道德的营销策略”,他甚至觉得这种策略“应该是非法的”。
3、“遍地便宜货”其实是错觉
Hughes教授指出,过度使用彩色价格标签会在消费者心中创造一种情感反应,让他们觉得自己在买东西时总是能获得最优惠的价格,但现实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他形容这种现象已经达到了“每个过道都充斥着这种标签,达到饱和的程度”。这种饱和感导致的结果是:“消费者会相信,在每一个过道、每一个品类中,都有便宜可捡。”
然而,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参考点来确保我们真的获得了便宜。”
换句话说,当所有东西都标上了“促销色”时,消费者很难区分哪些是真正的折扣,哪些只是常规价格穿上了“促销外衣”。这种视觉上的“折扣轰炸”,让消费者的大脑疲于应付,更容易依赖启发式加工,而非理性分析。
Hughes教授也提到,像这样使用营销手段不一定违法,使得监管变得困难。
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规定,企业不得误导顾客,包括不能以一个产品从未以该价格销售过的推荐零售价(RRP)来对比展示所谓的折扣价。然而,Hughes教授认为,构成“误导顾客”的标准可能是一个“灰色地带”。这个模糊的界限可以被商家用来对付消费者。
他直言:“在定价方面,你触犯法律的领域非常少。”只要你没有在定价上明确地“误导”消费者(例如虚构原价),商家就知道消费者容易受到这种营销手段的影响,并可能被利用。
4、行业普遍现象
Hughes教授补充说,这种营销手段并非大型连锁药房独有。一旦大玩家开始使用这种策略,其他商家就会觉得“我要么跟着做,要么就会失去生意”,于是也效仿同样的定价模式,因为他们也想利用类似的营销方式。
这形成了一种行业性的趋势,使得彩色标签的“折扣感”进一步泛滥。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Choice呼吁提高药房标签的透明度。他们特别关注“推荐零售价”(recommended retail prices)的使用问题,商家通过展示一个高于实际常见售价的推荐零售价,可能导致人们过高估计当前“折扣”的价值。
在Choice的调查中,Priceline药房回应称,他们的一种标签,“Love Lower Prices”,确实代表了折扣。但另一种标签,“Great Value”,则不代表折扣。
Choice已经联系了Chemist Warehouse和Terry White Chemist对此置评,但对方并未回复。
5、给消费者的建议
面对药房里铺天盖地的彩色标签“轰炸”,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应对,避免掉入“色彩陷阱”呢?
Andrew Hughes教授给出了一个实用的建议:在这些大型药店购物时,放慢脚步,客观地思考价格,这有助于消费者从营销策略中分辨出真正的便宜货。
具体来说,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不要仅仅依据标签颜色判断是否有折扣
· 彩色标签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其背后可能没有真实的优惠
· 仔细寻找原始价格或参考价格。如果彩色标签旁边或下方有更小的标签,核对上面的价格是否与彩色标签上的价格不同。如果两者价格相同,那么这显然不是一个折扣。
· 关注单价或每单位价格。这能帮助你更客观地比较不同规格或品牌的商品价格,不受花哨标签的影响。
·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货比三家。了解同一商品在不同药房的常规售价水平。
· 警惕“推荐零售价”(RRP)。这个价格往往很高,商家用它来衬托当前的售价显得很优惠,但商品可能从未真正以RRP出售过。
· 判断优惠程度,最好是和近期或常规的实际销售价格相比。
下次当你走进药房,面对五颜六色的标签时,不妨多留一个心眼,问问自己:这真的便宜吗?还是仅仅是色彩在“骗”我?
*以上内容系网友风平浪静自行转载自澳洲小黄鹅,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