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催作业邮件错发全校,学生“已读乱回”
发错邮件可以闯多大的祸?
对于这个问题,英国杜伦大学生态学讲师Kieran Lawrence可谓是最有发言权的。最近他将一封提醒交作业的邮件群发给了所有“@durham.ac.uk”(durham=全体在校学生+教职工)结尾的邮箱,从而走红了整个学校。
不仅如此,还引发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邮件群发线上戏剧性的已读乱回的爆笑互动,爆笑指数5颗星是很多杜伦大学在校生们的评分。
1、有人质疑,有人傻傻地赶作业
当讲师Kieran 的生态学催作业邮件一发出,第一批认真响应的,除了本专业的学生外,就是那些正走在赶作业路上的留学生们。
那一刻,刚刚松口气的他们猛然意识到:刚写完一篇论文,怎么又来了个小作业?紧迫感瞬间拉满。还没来得及好好缓口气,只能立刻重启“写论文模式”。
即便根本不知道“生态学”到底讲什么,也得硬着头皮开始搜资料、码字应付。毕竟,在这场连轴转的赶作业节奏里,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但是写着写着很多学生就发现不对劲儿,这门课有选修吗?为什么脑袋里一片空白,这时候有人开始摆烂,有的人开始质疑这个讲师的邮箱是不是被黑客攻击了,更懵的估计是教职工们,这都多少年没有写过作业了,咋还有追讨作业的邮件,还是选修课生态学。
就在大家还在纳闷邮件从何而来时,突然又陆续收到了一大批奇怪的邮件。原来是一位学生在收到群发邮件后,发现了其中后缀的“秘密”。为了搞清楚来龙去脉,他索性将自己所有的疑问一一列出,并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点击“回复所有人”,再次发出一封群邮件。
就这样,一位喜欢刨根问底的学生,碰上了一群“不怕事儿闹大”的人。
杜伦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邮箱瞬间活跃了起来,大家纷纷把邮箱当成了“群聊”,热火朝天地聊了起来。
“聊天链”很快在社交圈子中传播开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加入这场“邮件盛宴”。
随着讨论的不断升级,“回复所有人”的内容也越来越社交化。有人开始安利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有人推荐如何参加社团活动,有人认真讲解如何煎出一枚完美的鸡蛋,甚至还有人模仿讲师 Kieran 的口吻,提醒大家别忘了按时交作业。没什么要说又不想“错过”的同学,干脆发起了“表情包投喂”。
邮件相亲角也悄然成立,社交进行得井井有条。原本用来学习的邮箱,如今活跃得连学校贴吧都赶不上。比起微信朋友圈 + Tinder + 豆瓣冷笑话合集的组合包,这里的“回复所有人”简直香疯了。各种“已读乱回”的爆笑回复层出不穷。
杜伦大学因此在留学生圈彻底火了一把,其他学校的留学生纷纷表示:“酸了”,都盼着自家学校也能早点解锁“回复所有人”的奇妙体验。
2、没有黑客,纯纯是发错了
然而,Kieran讲师此时的心情恐怕并不太好。他大概怎么也没料到,自己一封催作业邮件中的“小小失误”,竟然意外引爆了整个校园的“趣坛”。
从最初大家认真讨论生态学作业,到后来八卦满天飞、社团宣传、个人简历、相亲自我介绍统统涌入邮件群,内容五花八门,越来越离谱。
等 Kieran 一觉醒来,看到眼前这无法收拾的局面时,立刻发邮件向大家解释:这真的是一场“误操作”,没有黑客入侵,纯纯是他点错了“回复所有人”。
但无论他如何解释、道歉,都已经无法阻止这场“回复所有人”的狂欢。
最终,事情越闹越大,甚至有不少老师联名建议学校“禁止 Kieran 老师再使用学校的 Outlook 邮箱”。这场乌龙事件的“幕后主角”也因此成为杜伦大学为数不多被“特许”使用私人邮箱办公的教师之一。
网友们看到这一幕,纷纷表示“太欢乐了”。大家不仅对这场邮件狂潮乐在其中,也对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表示称赞,觉得这种开明包容的处理方式很难得。
要不是学生们太“放飞自我”,教职工们大概也不会真的追着 Kieran 要“背锅”。
看到这里,网友们纷纷“坐不住了”。
一些国内网友表示,简直难以想象国外学生能把邮件群聊玩出这种“社交平台”的感觉。而另一些网友则大方分享了自己在职场中的类似经历:原来,“回复所有人”的乌龙并不只发生在校园里。工作中,也常有人一不小心按下这个“魔性按钮”,引发全组群聊大乱斗。
不过,这种小插曲并不会真的影响工作,反而意外提升了团队的氛围。大家时常会在笑料中互相调侃,让原本枯燥紧绷的办公生活多了些轻松和乐趣。
有位网友更是直接分享了自己在某国际公司里的一次“群发史诗”——一封邮件意外发给了全球4万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纷纷加入“邮件狂欢”,一时间热闹非凡,成为记忆中挥之不去的经历。
也有网友表示些许遗憾:当年自己学校也曾发生过类似的“回复所有人”事件,但因为学生们“各自收到、默默无视”或果断点了“退订”,整场闹剧草草收场,没能像杜伦大学这样热烈、默契地“社交升华”。
看来,并不是在哪儿读书、和谁一起读书都一样。有些学校,有些人,注定就能把一封错发的邮件玩出花来。
3、写错不怕,就怕错过deadline
听到deadline,英国留学生们一个个都要抖三抖——哪怕毕业多年,只要听到这个词,依然会本能地产生心理阴影。
一些博主甚至把它评为“在英国千万不能忽视的十件事”之一。
因为只要错过 deadline,哪怕你写得再好,也大概率是排队挂科的节奏。挂科之后,等来的可能就是被迫退学、回国、两手空空。
在英国,高校对迟交作业的惩罚非常严格,以至于很多学校会在开学前专门给留学生上一节“deadline警示教育课”。目的非常明确:维护 deadline 在高校体系中的神圣地位和尊严,顺便提前给留学生们打一针“心理预防针”——英国的 deadline,是玩真的。
当然,不同学校对 deadline 的处理方式略有不同,但大多都“毫不留情”。
比如:· 利物浦大学:每迟交一个工作日,总分扣 5%,超过 5 天直接打成 0 分。
· 诺丁汉大学:迟交 24 小时内扣 5%,此后每天再扣 5%,但周末和学校关闭日不计入。
这“节假日不扣分”的设定,已经算是相对人性化了。
还有的学校,干脆就告诉你会扣几分,或者直接不给分:· 华威大学:每天扣 3 分,从中午 12 点开始算新的一天,时效感拉满。
· 卡迪夫大学:24 小时内迟交,只给最低及格分;超过 24 小时?不好意思,直接记作 0 分。
可以说,deadline 是英国高校最强的生产力工具——教授们再也不用担心学生不交作业了。
但相比迟交,最让人心凉的是:交错作业。
有不少留学生在极限熬夜赶作业后,把错误的文件提交了系统,结果直接挂科。此时,求助无门,只能默默等着老师的“质疑邮件”,或者听天由命地接受那冰冷的分数。
这个时候,就只能祈祷自己的导师够 nice。
因为有些老师愿意听你解释,允许重新提交正确版本,哪怕会有一点扣分,也能保住基本分数;但如果你的导师是一位严谨到死板的老师,那就请提前自我约束到位——毕竟,系统从不会为任何人的失误网开一面。
这,或许就是英国高校在教给留学生最重要的一课:责任感与自我管理能力。
写在最后:杜伦大学Kieran讲师用邮件来获得全校公开讨论的这个功能估计开发者也没有想到,但从杜伦大学邮件群发门不难看出,是一幅活脱脱映射出英国大学的校园氛围的画面,活泼鲜明,最让人幸福的是学校给足了学生们试错机会成本的机会,让莘莘学子们在互动中更加有校园荣誉感和使命感,当然也收获了一份杜伦大学专属的校园回忆,这份美好的插曲估计够很多学生回味一阵子了。
*以上内容系网友风平浪静自行转载自英国大家谈,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