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英语的李阳,现在走抽象赛道了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短视频平台频繁给我推送疯狂英语李阳的视频。
视频中的李老师依旧自信满满,仿佛已经彻底摆脱了几年前因“家暴”事件所带来的舆论阴影。
他现任的“孔子后人”妻子也频频出镜,在屏幕中热烈探讨着如何复兴中华传统文化。
难道现在李阳不再教英语了吗?
看着李阳个人主页的一个个炸裂视频标题,我陷入了沉思。
作为第一波靠吃互联网流量卖课变现的个人IP,疯狂英语李阳的名号在十几年前的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作为当代互联网行为艺术鼻祖,李阳老师对于通过暴论吃互联网黑流量的理解,绝对可以说是宗师级别。主打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继续忧,既忧国,又忧民。
李老师的金句带着古早互联网特有的气质,从语言、民族、到性别与命运,虽然也曾经有过左右脑互搏,但是大多数时候也算是观点鲜明,独树一帜,其境界可比现在单纯为了炒作而炒作的网红们高了不知道多少个层次。
上世纪90年代末,英语热潮开始在全国升温,彼时的中小学课本和应试制度普遍偏重笔试与填空,口语教学几乎是荒地。
而李阳,当时作为一个靠不断补考才勉强通过英语四级的大学生,却通过一套“自创”的口语学习法一步步逆袭成为了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最受欢迎的英语播音员。
李阳的这套方法没有复杂的理论支撑,完全是他在反复失败中摸索出的经验总结,大声朗读,反复跟读,逐句模仿,直到自己的舌头和耳朵都适应为止。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大声朗读,切忌不要害怕“丢脸”。
于是,“热爱丢脸”成为了日后他创立“疯狂英语”的核心概念。
进入21世纪初,正赶上中国成功申奥、正式加入WTO,外企大批涌入,出国留学也逐渐成了许多家庭的新目标。英语这门语言,第一次被这么广泛地贴上了“改变命运”的标签。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阳顺势而起。他抓住了国人对英语焦虑的风口,把“疯狂英语”变成了一款现象级的教育产品。从课本、磁带、光盘、讲座,再到全国巡回演讲、英语夏令营,他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当时的“疯狂英语”火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在二十年前,“疯狂英语”就是全国最流行的英语学习法。
大街小巷的报刊亭和书店里摆满了“疯狂英语”系列读物,标志性的高举双手大声呐喊,再配上背景里“学好英语,占领世界”,“不要让祖国失望”这种染满了鸡血的魔幻标语,在那个年代可真是忽悠住了一大群人,甚至有好多学校都争着抢着请李阳去做演讲。
照李阳自己的说法,他当时和三亿中国人都面对面交流过,一个小时赚的钱就能建一座希望小学。
李阳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他完美地利用了自身极强的演讲天赋,把“学英语”与“赚钱”“成功”“爱国”这些关键词深度捆绑。
他的演讲过程中,有一个固定环节就是“骂外教”。他经常当着台上外教的面,用中文对学生说:“要利用外国廉价的劳动力,外国人没什么了不起。”颇有十几年后,丽丽连麦拷打女家人的英姿。
在故宫太庙,在长城,在各大中小学,面对上万人时,李阳也照样大喊:“从小教育你的小孩,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两个字——Make!Money!”
“如果不去奋斗,你首先就对不起你的爸爸妈妈,你就是一个人渣子。”
“打击我吧!让我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人生战士,成为国际战士,成为英雄。”
这种口号在当时甚是成功,让“疯狂英语”成为了毫不逊色于同时代新东方的教育巨头。李老师显然也享受成为这样一名英语布道者,站在舞台上指挥万人齐声喊出“I can do it”,这场面非常像是在领导一场群众运动。
李阳在纪录片导演张元为他拍摄的纪录片《疯狂英语》中也曾毫不避讳地表示,他有一部喜欢的电影叫做《意志的胜利》。这是一部纳粹纪录片,主要记述的就是1934年的帝国代表大会上,希特勒如何用蛊惑人心的演讲带领德国人走向胜利。
于是,一个当年英语四级靠着补考才过的青年,最后也站上了万人体育场高喊口号,用演说成为了全中国吼得最响的英语教父。
王朔曾经评价过李阳,这位“英语教父”的演讲更像是一种煽动,如同一种古老的巫术,把一大群人集中,仅仅靠嘴就可以让他们激动起来,就能在现场产生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
“教父”这个词之于李老师,指得不只是英语教父,更是字面意义上的“叫父”。
李阳老师非常热衷于在演讲现场认些干儿子和干女儿。在2017年的时候,李阳在演讲现场收了一个来自山区的干儿子,他不仅在现场模仿起人家的口音,还模仿猪叫。
最后他一把揽过这个新的“干儿子”,说:“我喜欢收一些智商比较低的人,这样才能感觉出他的变化,加油。”
面对干儿子,李阳极尽羞辱,面对自己的亲闺女和亲老婆时,李老师也保持住了一视同仁的人设。
2011年,李阳的美国籍妻子Kim公开在微博上爆料遭遇长期家暴,并贴出多张满脸瘀伤的照片。这条微博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巨大轰动,一石激起千层浪。
面对指控,李阳最初选择否认和沉默,但随着媒体调查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不断发酵,他最终不得不出面回应,承认“曾对妻子动手”,并表示这是“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
“我只是做了一个中国男人都会做的事。”这一解释不仅没有平息风波,李阳对于中国文化的这一顶级理解反而进一步引发了大众的愤怒和嘲讽。
随后法院判决确认其家暴事实,Kim获得了离婚和女儿的抚养权。而李阳,也从此彻底跌下了公众人物的神坛。
而这起丑闻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个人形象的崩塌。
早在2006年,新东方已成功赴美上市,风头正盛的疯狂英语也在五年后启动了上市计划。
但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家暴事件爆发,所有上市计划也一夜之间搁浅。
随后,李阳尝试了很多次的复出,他在家暴门爆出后登陆了很多的电视节目进行演讲,试图用诡辩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辩护。
但是最后,除了被金星暴骂一顿,也没有吃到任何的好果子。
多年过去,如今的孩子们早已忘记了“李阳疯狂英语”这个名号。
这逼得李老师不得不学会了新时代的发声方式——短视频直播。
作为中文互联网炒流量的鼻祖级人物,李阳老师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在吃黑流量这块,那也是手到擒来,轻车熟路。
在短视频平台上,李阳继续主打一个正能量爱国教育家的人设,毕生心愿是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教育强国,把美国、英国全部踩在脚下。
李阳老师还是一个有国际视野的教育家,多次在视频中体现了自己民族多样性的观点。
一提到游戏,李阳老师更是恨得牙痒痒。他曾多次提议,要用打击毒品的力度来禁绝游戏产业,主张将游戏机和整个游戏行业,与贩毒罪“等量齐观”。
去年黑神话悟空大火的时候,李阳老师也是激烈点评,恨不得立刻去把黑神话悟空的制作组游戏科学的工作室给捣毁了。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李阳老师的寄语也非常直接。
“一千多万既没有强健体魄,又没有良好的习惯,又没有远大志向,一千万残缺不全的人。”
与众多自恋的人类高质量男性一样,李阳老师也将多生孩子作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只不过在这一点上,李阳显然比马斯克之流更加高一个境界,因为李阳老师生孩子是为了延续中华民族的优秀血脉,甚至丝毫不在意是不是自己播的种:
这一席话语出惊人,直接给访谈主持人听傻了,于是问道:“哪天你儿子一生出来结果是个老外,那不是戴绿帽子了吗?”
而咱们李阳老师是这么回答的:
除了在节目上对“爱”这个词大抒己见外,李阳老师对金融资本市场也能点评一二:李阳老师总是能在“事实”和“逻辑”中间选择一个流量最大的说法。
毫无疑问,这便是老艺术家实力的体现。
如今李阳老师在短视频平台靠着抽象言论翻红,与其说是“复出”,不如说是“回归老本行”。
作为一个吃黑流量吃到飞起的大宗师,他对舆论风口的把握,对观众情绪的调动,再配上有几十年功力的输出方式,完美契合了短视频时代“争议即流量”的铁律。
“热爱丢脸”这四个字曾经是疯狂英语的核心学习概念。
从万人体育场喊英语,到短视频里搞抽象,李阳的一生,几乎就是“热爱丢脸”这四个字的极致演绎。
不可否认,李阳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个天赋异禀的演说家,他的出现曾让不少中国人告别了Chinglish不敢开口讲话的窘境,也让很多来自小城市的学生第一次拥有了学习英语的自信。
可惜的是,这种“丢脸精神”后来被他运用得太过娴熟,逐渐从一种打破羞耻壁垒的语言教育理念,异化成了制造争议、博取眼球的流量工具。
他把丢脸变成了表演,从此在网络时代游刃有余,越骂越火。
而当观众终于开始分不清李阳究竟是在真正表达观点,还是在进行一场讽刺现实的行为艺术时,他就已经超越了英语教父的角色,成为了又一种真正的互联网奇景。
果然,所有艺术的尽头都是抽象。
设计/视觉:Lvv
*以上内容系网友YOYO丫米自行转载自青年横财发展会,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