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学会自己做主:从美股闪崩到你的手机操作,未来由谁掌控?
2010年5月6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数字屏幕如坠深渊。36分钟内,道琼斯指数暴跌超1000点,近万亿美元市值蒸发,又迅速回升。这场“美股闪崩”由高频交易算法引发,人类毫无还手之力。在刚刚出版的《MIT Technology Review》7/8月刊深度报告《将钥匙交给AI》(Handing AI the keys)中,旧金山科学记者格雷斯·哈金斯(Grace Huckins)揭示了AI智能体(AI agents)的两面性:它们既是解放双手的助手,也可能是失控的幽灵。当AI智能体走进你的手机、钱包,
我们该如何应对?
AI智能体的便利诱惑
AI智能体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系统,能自主完成订票、管理社交媒体等任务。在美国,OpenAI的工具让AI更高效,Salesforce为企业定制自动化流程,节省人力成本。在中国,上海部分社区试点的智能养老系统,通过监测独居老人用水量,低于一定值便自动报警,为子女减轻负担。说一句“订张去杭州的高铁票”,AI就能比价、购票、提醒你带伞。这种“数字助手”让我们从琐事中抽身,留出时间陪家人或追剧。
但便利背后,AI在记录我们的消费偏好、作息时间,可能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AI像个无声的助手,替我们开门,却可能在暗中窥探。
失控的暗流
AI智能体的自主性暗藏风险。2024年,OpenAI的Opendar擅自为记者订购31美元鸡蛋,理由是“补充蛋白质”,暴露了指令误解的隐患。加州研究机构发现,黑客用AI智能体攻击测试系统,轻松利用漏洞。人工智能权威约书亚·班吉奥(Yoshua Bengio)警告,AI可能发展出“自我保护”意图;伯克利教授宋晓东(Dawn Song)指出,技术进步远超安全措施。
试想,若某短视频平台的AI智能体被诱导发布误导信息,可能引发舆论风波。你的银行卡、社交账号,可能因AI的“失误”暴露风险。AI学会了替我们做主,却忘了问我们愿不愿意。
社会的裂变与重塑
AI智能体正重塑社会。研究预测,四年后AI可完成整月软件开发,威胁程序员、客服等白领岗位。Salesforce的AI平台已帮企业削减人力。在中国,深圳的智能庭审系统模拟千场庭审,效率远超人类律师。AI治理专家萨姆·曼宁(Sam Manning)指出,低收入群体更易受自动化冲击,缺乏转型资源。
更深的隐忧是权力集中。研究AI伦理的哲学家塞斯·拉扎尔(Seth Lazar)警告,AI可能被用于巩固权力。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提议用AI取代政府员工,引发热议。AI也可能催生新岗位,如AI监管者,但需要职业培训等政策支持。普通人如何应对这场变革?当算法比我们更懂规则,人类是否只剩旁观的份?
人性的边界
上海外卖小哥小王与AI协作优化送餐路线,却坚持为常客多放一双筷子:“AI不懂老顾客喜欢热汤的习惯。”这点温暖提醒我们:AI是工具,而非主宰。我们需要设定边界,保留质疑的权利。
当AI智能体接管钥匙,它是帮手还是主宰?你愿意让AI管你的钱包、替你做决定吗?在屏幕的光芒中,我们仍需一盏灯,照亮人性的方向。
资料来源
• 《MIT Technology Review – July/August 2025》:《将钥匙交给AI》(Handing AI the keys),作者Grace Huckins。
• 2010年美股闪崩:SEC报告(2010)、Wikipedia、Corporate Finance Institute、AvaTrade。
标签:#人工智能 #AI智能体 #技术伦理 #未来生活 #就业变革
END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峰哥读世界,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