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评分系统被揭黑幕!专家警告:超加工食品或致多种疾病,儿童最易中招

2025年07月04日 15:20

一项震惊家长的曝光指出,许多被冠以“健康”之名、拥有4星甚至更高“健康星级”的食品,实际上却含有可能导致注意力缺陷过动症(ADHD)、肠道损伤、癌症与成瘾性饮食行为的添加剂和化学物质。

儿科营养专家曼迪·萨彻(Mandy Sacher)指出,目前的健康星级(HSR)系统存在严重误导性,让许多——特别是父母——误信了高度评分的超加工食品。

根据现行规则,只要产品中添加了分离蛋白或合成纤维,就可能获得较高评分,而系统并不扣分于产品中含有的人工添加剂、精制淀粉或乳化剂。

萨彻指出:“公众现在在挑选‘健康食品’时,几乎是盲目操作。在我看来,HSR就像食品系统中的‘石棉丑闻’,迟早会爆发。”

她补充说:“那些含有添加剂、合成纤维、乳化剂、人工甜味剂和工业种子油的产品,竟然可以拿到4或5星评价,而这些成分与ADHD、肠道损伤、胰岛素阻抗、焦虑、抑郁,甚至癌症有关。

”这些被萨彻点名的高风险成分,普遍存在于市场上3到5星评分的麦片棒等儿童零食中。

她批评该系统完全无视国际公认的“NOVA”食品加工分级体系:“这些超加工零食被设计成让人停不下嘴,但却因政府背书,公然向们推广。家长信任星星评分,但评分越高,加工程度往往越高——这不仅令人困惑,更是危险的误导。”

目前仅有32%的产品使用了HSR标示,且2019年政府自身的评估报告也指出系统存在诸多缺陷:没有独立监管机构、对添加剂不设罚则、评分标准缺乏一致性。

萨彻表示:“问题出在评分算法本身,也出在其沟通方式。该系统只看糖、盐和添加纤维这些‘表面营养素’,完全忽略食物加工过程和原料本身。”

她还表示,很多产品会通过添加合成纤维或实验室制造的维生素来“作弊”,从而骗得高分。

她指出,系统倾向于奖励“营养成分的操控”,而非“真实食材的完整性”,正导致儿童出现高血压、焦虑、脂肪肝、第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年纪越来越小。

“这些超加工食品可能破坏肠道健康、扰乱食欲、影响情绪,还可能引发炎症。”

她怒批:“如果100%核桃得不到五星,而儿童糖果却能得,那就说明这个系统已经彻底崩坏了。”

健康、残障与老龄化事务部发言人回应称,健康星级系统是为了让消费者在相似产品之间快速比较营养价值,“星星越多,代表越健康”。

例如:“你可以拿两种酸奶对比评分,但不能用酸奶评分去比较薯片。”

评分由官方计算器HSR Calculator通过能量、饱和脂肪、钠和糖的含量等指标决定,但确实没有纳入加工方式或具体添加剂的考量。

食品标准澳新局(FSANZ)表示,所有食品添加剂都需经过安全评估方可使用。

“标准1.3.1规定了防腐剂、色素、乳化剂等的使用,必须符合《附表15》的安全限值并清晰标注。”

但FSANZ承认,虽然负责制定和更新标准,但并不负责监管执行。

*以上内容系网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转载自料姐,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