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赵紫阳境遇两重天 胡解禁 赵禁搜
【摘要】大陆中央电视台(简称央视)首播五集历史纪录片《胡耀邦》。该纪录片今日爆出,在播出时有意抹去另一个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画片。
2015年11月23日,“Micheal Anti@mranti”推特上发出两张图片:“还是党会用Photoshop:纪录片《胡耀邦》里面的人民日报某期照片和真正那期照片的对比,大家看看少了什么。”(网络图)
来源:希望之声 (本台记者吕楠综合报导)北京当局上周五在北京举行高规格纪念中共已故总书记胡耀邦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中共政治局七大常委全数出席。在北京举办活动当天,大陆中央电视台(简称央视)首播五集历史纪录片《胡耀邦》。该纪录片今日爆出,在播出时有意抹去另一个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画片。
五集历史纪录片《胡耀邦》,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新影集团联合摄制,自上周五(11月20日)起,由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其中第四集《公仆情怀》中播出《人民日报》的头条画面,报导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通过胡耀邦担任总书记,而画面上竟抺掉任总书记赵紫阳头像,取而代之的是中共元老李先念的头像。
在第五集《大地之子》播出1986年胡耀邦发表讲话,当时背后坐着的应是时任总理赵紫阳,同样也被抹走,甚至连该报道第三行名单中的赵紫阳名字也被删去。
因影片中出现多处明显造假镜头,而遭到外界质疑,是不是由中共政治局常委刘云山把持的中宣部有意给习近平难堪,还是因“八九六四”事件仍被定为敏感事件,赵紫阳到现在依然没有“脱敏”。也有网民认为中共宣传机器任何时候都不忘使用看家本领-制造假新闻。
社交媒体推特账号为“Micheal Anti@mranti”发出两张照片,让大家自己对比照片上的不同,证明中共造假实属登峰造极。
“Micheal Anti@mranti”原文:“还是党会用Photoshop:纪录片《胡耀邦》里面的人民日报某期照片和真正那期照片的对比,大家看看少了什么。”(注:Photoshop是用于专门编辑、修改图片的一种软件)
另外,希望之声记者在社交媒体“新浪微博”搜索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赵紫阳”搜索结果未予显示”。在大陆最大搜索引擎百度的搜索显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央视造假 是谁在怕 怕什么?
时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1989年大陆学运期间,因反对中共用武力镇压留守在天安门广场的学生和市民,被中共以“支持动乱、分裂党”之名逼退并软禁16年,直到2005年1月去世。
震惊中外的1989“六•四”事件,中共以血洗天安门方式,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号召力最强的反贪官要自由的民主运动镇压下去,中共出动重量级武装坦克碾死抗议民众,清除血迹后,面对全世界公然撒谎说,“我们在天安门没杀死一人”。
此后26年来,中共一直试图掩盖当年的历史真相,却也成功地将这段历史没能驻留在90后年轻人的记忆中。但是与当年“六•四”有关的胡耀邦、赵紫阳确是中共无论如何也回避不了的名字。
当今的北京政权,在加强党内打老虎的阵营、高调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周年的同时,也将“六•四”这个中共和江泽民最怕的词汇,无可避免的再次摆在公众面前。在这个历史转折的时刻,也许也是天意,人们无法回避,中共更无法回避。
没有亲身经历“六•四”的年青一代,也许会问,为什么中共非开枪不可,很简单,中共“以枪杆子打天下,以杀人治天下”。除此之外,中共不会以别的方式管理国家。“六•四”拍板杀人的中共元老邓小平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夺取政权,杀了几十万人,没看见有人出来说什么。保卫政权,杀几百个人,怎么就不可以了?真他妈的奇了怪了。”2013年发表的《邓小平:六•四那天,我为何下令开枪》一书中写道,邓小平当时说:“不开枪不行。不开枪,党的领导就会跨;不开枪,共产党政权就会完结;不开枪,中国就会乱。”
什么叫党文化,邓小平的一段话解释得恰如其分:“我们共产党人,不兴搞仁义道德,不喜欢搞怜悯同情。别提我们杀敌人时心狠手辣,就是连我们自己的党员干部,犯了错误,我们都绝不留情,往死里整。我就差点被毛主席整死。我不怨毛主席。换作我,也是一样。”
所以,中共历史上有人性的党魁都没有好下场,胡耀邦、赵紫阳就是最好的佐证。中共最怕的“六•四”因胡耀邦之死而发,赵紫阳因“六•四”而失去人身自由,只有在“六•四”中立功的江泽民踏着青年学子的鲜血,進入北京,升任中共党魁。“六•四”是江泽民发迹的转折点,但这笔旧账是要算的。
这一点,这三任与“六•四”有关的中共党魁都明白。胡耀邦1989年死前曾预测20年后,他被中共打压的这段历史会重新被评估;江泽民正因为害怕这段历史的真相而赖着权位不放,2002年江卸位前给政治局常委定的几条规矩中一条就是不许给“六四”翻案;而被软禁16年的赵最终明白了中共没有未来,所以,他曾两次上书提出退出中共党组织。
为了坚守赵紫阳的意愿,他的家人至今仍然不同意将其骨灰埋在八宝山,与其他中共领导人共眠。宁愿摆放在家中10年,至今未能安葬。
责编: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