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陆发生了两件稀罕事 中共真的怕他们

2024年05月26日 22:21

位于昌平西关环岛的雕像日前被搬离,官方称计划迁移至李自成的陕西「老家」。
网民纷纷联想当局恐惧民变。(网路图片)

来源:人民报,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大纪元2024年5月25日刊登杨宁的文章《长沙迁走领袖像 怕民变》,全文如下:

近日,有网友披露了最近发生的两件稀罕事。一件是矗立在北京昌平区西关环岛30年的李自成雕像启动搬迁,据说将迁移至李自成的家乡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的「闯王寨」景区。据说李自成面朝的方向是北京故宫。另一件是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阁景区的魂雕塑被搬走,该雕塑的核心人物是西王萧朝贵,其在攻打长沙时战死。

一北一南发生的这两件事,绝非偶然。两个雕塑中的主要人物李自成、萧朝贵都是一向被高赞的农民领袖。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领袖。明朝在明成祖朱棣的统治下,经历全盛的辉煌。但明朝末年朝政的腐败,致使民不聊生,加上大饥荒的爆发,各地纷纷爆发起义。李自成也参加了自称「闯王」的高迎祥率领的队伍,并因为作战勇敢而声名大振。在高迎祥被俘处死后,李自成继承了「闯王」名号,率领义军继续与明军作战。他因为赈济百姓、施行德政而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在明军的围剿下,最终十三家七十二营各个起义部队基本上不降即死,只剩下李自成和张献忠,而李自成最强。1644年,即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建立「大顺」王朝,并在同年功占了北京,崇祯皇帝于紫禁城后的景山上吊自尽,明朝灭亡。

因为清军南下,占领北京的李自成很快退出京城。其后山海关一战,李自成败给了吴三桂和清军联军,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后败亡。

自诩是农民军后人的中共党魁对李自成一直十分欣赏,据说他有著很强的「李自成情结」。1935年10月,在国军的围堵下,毛率中央红军经过「长征」逃到了陕北,毛更加重视对李自成和他领导的的研究。他曾说:「陕北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是有革命传统的。李自成、张献忠就是从这里闹起革命来的。这个地方虽穷,但穷则思变,穷就要闹革命。」「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后来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终是好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

1939年12月,毛在《中国革命和》一文中,热情赞美了,称其「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他还列举了包括李自成在内的农民运动领袖,予以肯定。毛还对民间作家李健侯撰写的关于李自成的《永昌演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高赞姚雪垠从「阶级斗争」角度写的小说《李自成》。

毛对李自成的看法也成为中共的看法,因为中共的发展、壮大主要依靠的就是农民,而毛和中共对李自成等农民领袖反抗政权的肯定,其实也是在肯定自己篡权的所谓正义性。

同样对于太平天国,毛也从马列阶级斗争的角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太平天国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农民起义,不仅规模最大,而且是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发生的,因而带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也不同于历次农民起义领袖,他不仅领导了反封建主义的斗争,而且领导了反帝国主义的斗争」。

也因为毛和中共这样的态度,李自成、萧朝贵和太平军的雕像、雕塑才会堂而皇之在大陆出现,因为毛和中共认为历史上的这些农民运动和农民领袖,给他们很大的启发,他们的「反抗专制的精神」也是中共篡政前为自己赢得民众支持的宣传内容。

然而,与历史上的农民运动和农民领袖相比,邪恶的毛和中共在欺骗﹑利用农民夺取政权后,却彻底将农民抛弃,篡政几十年后就造成了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和至今仍然落后、贫穷的农村。

如今随著经济下行,民怨沸腾,中国社会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期,中共当局非常害怕出现新的民变,害怕矗立在公共场合的李自成、太平军给民众以启迪,因此下令迁走。也是,当民不畏死之时,焉知不会再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中共这是不是到了弱不禁风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