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明星胡蝶罕见私房照 微胖却别有韵味
在中华民国那时候啊,胡蝶这个名字就跟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似的,光芒四射。她长得那叫一个美,气质和魅力更是没得说,好多人都被她迷得不行。
下面这些老照片可太珍贵了,把胡蝶的美都给定格住了,感觉时间都为她停住了脚步。
1930年,胡蝶和她堂妹胡珊拍了张特别珍贵的合影。照片里的胡蝶正青春呢,才22岁,穿着典雅的旗袍,一举一动都透着温婉大方。
胡珊也是个演员,不过名气没胡蝶大。但姐妹俩感情特别好,相处得可融洽了,而且两人都长得特别漂亮,颜值超高。
这张照片里的胡蝶,五官精致得跟画出来的一样,眉毛弯弯的像新月,眼睛水汪汪的像秋波,嘴角微微上扬,那优雅和自信仿佛与生俱来。
这张意义重大的老照片是1935年拍的,那时候胡蝶在苏联。照片里和她一起入镜的是苏联一位知名女星。照片中的胡蝶穿着传统旗袍,气质超凡,特别亮眼。
1933年,在去苏联的邮轮甲板上,胡蝶和梅兰芳拍了张很有纪念意义的合影。当时民国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两位代表人物,都受邀去莫斯科演出。
胡蝶那年25岁,穿着裘皮大衣,对着镜头微微一笑,两个小酒窝显得特别俏皮。更吸引人的是她身上那种独特的韵味和气质,眼神里透着那个时代女性少有的自信和从容,特别符合当时的审美。
1930年,胡蝶和她堂妹胡珊合影
1935年,胡蝶在苏联。照片里和她一起入镜的是苏联一位知名女星。
1935年,胡蝶在柏林街头留下了这张经典照片。当时她穿着一身奢华的貂皮大衣,头戴精致的贝雷帽,身姿优雅,走路从容,举手投足间尽显东方美人的韵味和风情。
胡蝶本名胡瑞华,1908年在上海提篮桥码头附近出生。她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16岁那年,她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考上了心心念念的电影学校,从此就开始追逐电影梦了。
那时候的她就像从书里走出来的姑娘,眉眼清秀,气质温婉大方,一笑起来,脸颊上的小酒窝甜得不行。
1935年,胡蝶在柏林街头留下了这张经典照片
1925年,胡蝶在电影《战功》里崭露头角,表演得特别生动,一下子就被友联电影公司看上了。
那时候,胡蝶刚进影坛就和友联电影公司签了约,公司也大力培养她。后来她和林雪怀一起拍了《秋扇怨》《采茶女》等影片,名气很快就传开了。
第二年,她加入了天一影片公司,接着拍了《梁祝痛史》《珍珠塔》等经典影片。她演得特别出色,在影坛的地位也越来越稳。
慢慢地,她在电影行业越来越有名,在银幕上塑造了好多经典角色。她那弯弯的柳叶眉、明亮的眼睛,还有标志性的甜甜酒窝,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现在老说“美人在骨不在皮”,看看胡蝶的脸就懂了。她颧骨和下颌角的比例特别好,眼睛亮晶晶的,放到现在那就是妥妥的“电影脸”。不过那时候的观众更爱她眉宇间的书卷气,毕竟能演好《姊妹花》里双胞胎的演员,眼神里没点故事可不行。
1930年代初期,胡蝶拍片的时候认识了商人潘有声,两人互相欣赏,感情越来越好。
经过了6年的相知相恋,这对有情人终于在1935年的上海结婚了,开启了人生新旅程。
可这平静美好的日子没持续多久,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曾经繁荣的上海电影业瞬间遭受重创。
因为时局动荡,胡蝶和丈夫潘有声只能离开生活多年的上海,逃到香港避难。到了香港,他们过了几年安稳日子,暂时摆脱了战火。
1950年,在香港,电影皇后胡蝶打网球的时候被人拍了张照片,到现在看,她那身打扮都不过时。
网球可是上流社会喜欢的运动之一,胡蝶对它特别感兴趣,还专门跟国际知名的国外教练学网球。到了五十年代,她的网球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后来,日本人来了,打破了这份平静。他们想胁迫胡蝶合作,拍一部叫《胡蝶游东京》的电影,还让她过几天就出发。
胡蝶知道,要是答应了,就成了人人唾弃的汉奸明星,所以她坚决拒绝了。
1989年4月23日,一代著名影星胡蝶在温哥华因病去世,享年81岁。家人按照她的遗愿,把她和丈夫潘有声合葬在一起。
这对携手共度风雨的夫妻,从此在另一个世界相伴,再也不会分离,这份跨越生死的情谊,真让人感动。
- 🔥澳洲禁闻安卓APP,其它网站没有的澳洲禁闻
-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 🔥治国大道:修身、齐家、管理、治国的大智慧
来源:历史勘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