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明星胡蝶罕見私房照 微胖卻別有韻味

2025年05月16日 22:15

在中華那時候啊,胡蝶這個名字就跟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似的,光芒四射。她長得那叫一個美,氣質和魅力更是沒得說,好多人都被她迷得不行。

下面這些老照片可太珍貴了,把胡蝶的美都給定格住了,感覺時間都為她停住了腳步。

1930年,胡蝶和她堂妹胡珊拍了張特別珍貴的合影。照片里的胡蝶正青春呢,才22歲,穿著典雅的旗袍,一舉一動都透著溫婉大方。

胡珊也是個演員,不過名氣沒胡蝶大。但姐妹倆感情特別好,相處得可融洽了,而且兩人都長得特別漂亮,顏值超高。

這張照片里的胡蝶,五官精緻得跟畫出來的一樣,眉毛彎彎的像新月,眼睛水汪汪的像秋波,嘴角微微上揚,那優雅和自信彷彿與生俱來。

這張意義重大的老照片是1935年拍的,那時候胡蝶在蘇聯。照片里和她一起入鏡的是蘇聯一位知名女星。照片中的胡蝶穿著傳統旗袍,氣質超凡,特別亮眼。

1933年,在去蘇聯的郵輪甲板上,胡蝶和拍了張很有紀念意義的合影。當時民國藝術界最有影響力的兩位代表人物,都受邀去演出

胡蝶那年25歲,穿著裘皮大衣,對著鏡頭微微一笑,兩個小酒窩顯得特別俏皮。更吸引人的是她身上那種獨特的韻味和氣質,眼神里透著那個時代女性少有的自信和從容,特別符合當時的審美。

1930年,胡蝶和她堂妹胡珊合影

1935年,胡蝶在蘇聯。照片里和她一起入鏡的是蘇聯一位知名女星。

1935年,胡蝶在柏林街頭留下了這張經典照片。當時她穿著一身奢華的貂皮大衣,頭戴精緻的貝雷帽,身姿優雅,走路從容,舉手投足間盡顯東方美人的韻味和風情。

胡蝶本名胡瑞華,1908年在提籃橋碼頭附近出生。她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養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16歲那年,她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華,考上了心心念念的電影學校,從此就開始追逐電影夢了。

那時候的她就像從書里走出來的姑娘,眉眼清秀,氣質溫婉大方,一笑起來,臉頰上的小酒窩甜得不行。

1935年,胡蝶在柏林街頭留下了這張經典照片

1925年,胡蝶在電影《戰功》里嶄露頭角,表演得特別生動,一下子就被友聯電影公司看上了。

那時候,胡蝶剛進影壇就和友聯電影公司簽了約,公司也大力培養她。後來她和林雪懷一起拍了《秋扇怨》《採茶女》等影片,名氣很快就傳開了。

第二年,她加入了天一影片公司,接著拍了《梁祝痛史》《珍珠塔》等經典影片。她演得特別出色,在影壇的地位也越來越穩。

慢慢地,她在電影行業越來越有名,在銀幕上塑造了好多經典角色。她那彎彎的柳葉眉、明亮的眼睛,還有標誌性的甜甜酒窩,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

現在老說「美人在骨不在皮」,看看胡蝶的臉就懂了。她顴骨和下頜角的比例特別好,眼睛亮晶晶的,放到現在那就是妥妥的「電影臉」。不過那時候的觀眾更愛她眉宇間的書卷氣,畢竟能演好《姊妹花》里的演員,眼神里沒點故事可不行。

1930年代初期,胡蝶拍片的時候認識了商人潘有聲,兩人互相欣賞,感情越來越好。

經過了6年的相知相戀,這對有情人終於在1935年的上海結婚了,開啟了人生新旅程。

可這平靜美好的日子沒持續多久,1937年,全面爆發,曾經繁榮的上海電影業瞬間遭受重創。

因為時局動蕩,胡蝶和丈夫潘有聲只能離開生活多年的上海,逃到香港避難。到了香港,他們過了幾年安穩日子,暫時擺脫了戰火。

1950年,在香港,電影皇后胡蝶打網球的時候被人拍了張照片,到現在看,她那身打扮都不過時。

網球可是上流社會喜歡的之一,胡蝶對它特別感興趣,還專門跟國際知名的國外教練學網球。到了五十年代,她的網球水平已經相當高了。

後來,來了,打破了這份平靜。他們想脅迫胡蝶合作,拍一部叫《胡蝶游東京》的電影,還讓她過幾天就出發。

胡蝶知道,要是答應了,就成了人人唾棄的漢奸,所以她堅決拒絕了。

1989年4月23日,一代著名影星胡蝶在因病去世,享年81歲。家人按照她的遺願,把她和丈夫潘有聲合葬在一起。

這對攜手共度風雨的夫妻,從此在另一個世界相伴,再也不會分離,這份跨越生死的情誼,真讓人感動。

來源:歷史勘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