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不妙!习急给国人打预防针;中国股市暴跌!“里程碑事件”成讽刺【阿波罗网报道】

2024年01月04日 13:34

作者: 阿波罗网林亿

前景不妙!急着给国人打预防针;银河系第二多物质,中国95%靠进口能突破卡脖子?!彭博发重要信号;“里程碑事件”成讽刺首艘国产逾七成外国造。

观众朋友好欢迎收看阿波罗网政经热点。今天是时间1月3号,星期三。今天的主要内容有:日前中国首艘国产邮轮开启商业首航,借机大肆鼓吹,不过其含金量却令国人汗颜。

中国经济深陷泥潭,无法自拔,中共领导人在最新发表的新年贺词中,也充分表达了这一点,给国人打了预防针。

暴跌,到了抄底入市的时候了吗?

氦是银河系中第二多的物质,但中国却超过9成需要进口,担心卡脖子。

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1中国首艘国产邮轮,逾七成外国造

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2024年1月1日正式开启商业首航。中共官方媒体称,这是中国造​​船业的“重大里程碑”,并大肆宣传民族自豪感。

但不太引人注目的是,这艘重达13.5万吨的“爱达‧魔都号”严重依赖外国技术,就像中国第一架国产客机的关键部件和系统采购来自外国公司一样。

建造这艘的中共国有企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总设计师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他告诉中国国内媒体“出行一客”,“爱达‧魔都号”的国产化率还不到三分之一。

陈刚表示,在跟中船外高桥合作的110家总包供应商中,有30%的合同金额是以结算,给到中国公司,30%是可供参考的国产化率数字。

从一开始,中国的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就看准了要获得外国技术,并在外国援助下建造。

2015年,中共国营企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总部位于美国的邮轮营运商嘉年华集团、意大利造船厂芬坎蒂尼集团和英国国际船级社劳氏船级社签署了关于发展中国邮轮业的联合声明。

中船集团将负责邮轮的建造,嘉年华集团负责邮轮的运营及管理,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负责邮轮的设计论证,英国劳氏船级社负责邮轮的质量管理。

这艘中国豪华邮轮采用瑞士工程技术集团ABB提供的推进系统。

对于经营“爱达‧魔都号”至关重要的自动化与控制系统,向芬兰瓦锡兰求助。

石英财经网(Quartz)说,事实上,中国首艘邮轮的制造思维符合北京的策略,即说服外国公司与其分享技术,以换取进入中国广大市场的机会,然后透过创新和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在他们自己的游戏中击败他们。

近年来,这种情况在许多技术中都得到了体现,包括高铁和电动车电池。

2前景不妙,习近平急着给国人打预防针

在最新发表的新年贺词中,中共领导人习近平说:“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他承诺将加大力度支持经济增长,并解决人们对就业和生活成本的担忧。他说:“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

就在习近平发表讲话数小时前,北京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出现新的疲软迹象,由于国内外订单变得稀少,制造业活动在12月份进一步萎缩,服务业也因紧缩开支而举步维艰。

“接下来会怎样?可能又是稀松平常的一年,”GlobalData.TSLombard亚洲经济主管Rory Green在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道。“增长不会崩溃,但也不会重新加速”。

人们期待中的中国消费热潮迟迟没有出现。中国房地产行业动荡不安,许多住宅楼烂尾,不少开发商陷入困境,这种局面削弱了消费者的支出欲望,家庭转而选择储蓄。随着西方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大肆购物后对进一步购买的需求减少,中国的出口增长放缓。此外,房地产投资大幅萎缩。

中国房地产市场仍陷于深度低迷。克而瑞(China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Corp.)周日非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国房企巨头的新房销售同比下降35%。

百强房企在2023年销售了总价值7,600亿美元的住宅,同比下降16%。根据克而瑞的数据,百强房企2023年销售总额还不到2021年销售总额的一半。

另一个迹象是通货紧缩。11月份消费者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中国物价增长的疲软与其他大多数国家过去一年经历的严重通货膨胀形成鲜明对比。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选择了广泛但零敲碎打的刺激措施,包括适度降息、放宽一些较大型城市的购房限制,以及采取其他小规模措施为经济增长筑底。

​3中国暴跌!彭博发重要信号

对一些投资者而言,中国股市暴跌近60%是买入中国股票的信号。在彭博最新的Markets Live Pulse调查中,417名受访者中有近三分之一表示,他们将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在中国的投资。

与最新的调查形成鲜明对比,在2023年8月份的类似调查中,这一比例仅为19%,也高于2023年3月份计划增加敞口的25%。目前仅有五分之一的受访者预计会减持中国股票。

根据MSCI中国指数,中国股市在2021年初见顶,此后暴跌近60%,陷入熊市。中国股市暴跌反映出房地产债务危机、消费者信心受到侵蚀以及中国经济放缓。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最近的研究显示,2023年印度和巴西等市场的相对表现优异,意味着对中国的配置接近10年来的低点。

彭博社强调,押注中国并非没有相当大的风险。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仍处于低迷状态,影响整体经济的信心。MLIV Pulse调查显示,预计这将是2024年中国最大的问题来源。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低廉的估值不足以成为购买中国股票的理由。

MLIV Pulse调查显示,触发MSCI中国指数反弹的因素可能包括某种形式的中国式量化宽松(QE),以及政府支持的基金买入更多股票。

4银河系第二多的物质,中国超九成靠进口

墙内自媒体正解局文章称,氦(Helium,He)在元素周期表里排第二,是第一个惰性气体元素,是仅次于氢气最轻的气体。

凭借着低密度、低沸点和惰性等特质,氦气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核工业、科研、医疗、工业等领域。

最近几年,中国每年的氦气消费量都在2000万立方米以上,占全球消费量的10%以上。

氦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主要赋存于天然气中,生产方式也是从天然气中提取。

中国天然气中含氦量普遍较低,氦气总量预计不过11亿立方米,仅占全球的2%。

此外,氦气无法通过化学合成获得。

目前,卡塔尔是中国最大的氦气进口来源国,占比80%以上。

不过,卡塔尔生产氦气的技术和设备,全部来自美国。

这为美国的“长臂管辖”埋下了“后门”,中国氦气仍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2022年,中国氦气进口量为2209.1万立方米。

简单计算一下,中国有将近92%的氦气依然需要进口。

与此前95%的进口依赖度相比,有进步,但并不明显。

有观点认为,中国自主生产的氦气,虽然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却可以成为有力的筹码,让外国供应商不敢肆意涨价和随意断供。

不过也有不同看法。

网友“yaleboy”表示,为什么中国什么都要自己有、自己会,许多人都认为中国是要做老大做第一,但是只要不是脑残,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中国政府高层也明白。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分工时代,互补是最佳的,也是科技能得到如此发展的原因。

中国政府一直偏执于要做十项全能冠军,其根本原因在于恐惧。他们知道自己制度和执政合法性会有危机,是与世界潮流相背的,总有一天会被群殴剿灭,所以才会偏执于不要被人掐脖子,什么都要自力更生。

全年世界那么多国家都不需要自己什么都会,包括芯片、光刻机,连美国也不会。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害怕。

所以中国政府长期都处在被围歼的恐惧中,才一直喊斗争,这就像是刺猬,是不是展示身上的刺,告诉别人:你不要过来啊!

前景不妙!习急给国人打预防针;中国股市暴跌!“里程碑事件”成讽刺【阿波罗网报道】

🔥法国犹太老板:神告诉我们,只有一位中国人能救人类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原文链接前景不妙!习急给国人打预防针;中国股市暴跌!“里程碑事件”成讽刺【阿波罗网报道】,来源:阿波罗网林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