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礦十年 中層礦企命運變換 再迎觸底反彈?

2016年11月30日 21:12

來源:《澳華財經在線》
開採
 澳華財經在線 11月30日訊 知名諮詢服務機構普華永道(PwC)針對澳交所市值50億以下的前50家上市礦企運營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發現,礦業公司的股票分紅、市值、營運現金流和資本支出等多方面普遍改善,意味著行業信心增強,礦業有望擺脫低迷狀態。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普華永道“澳洲礦企(Aussie Mine)”系列年度報告已經發布到第十期,2016年的標題是“澳洲礦企:繼續前行”。此次報告考察最早上榜的50家企業,現在只有11家仍在名單上,其它39家或經營成功,或失敗或是遭遇收購。
 
2016年亮點:
去年的前50中層礦企從合計虧損8億澳元恢復至EBITDA增長33億澳元
總體市值上升了23%至445億澳元
市值較凈資產溢價率從3%增至47%
資產減計額下降36%至20億澳元
資本支出增加了37%至56億澳元
股息支付增加了21%至5.37億澳元
凈現金頭寸約增加了5%
 

普華永道礦業部門負責人杜德(Chris Dodd)說:“我們看到中層礦企經歷了觸底、絕處逢生和逐漸恢復的過程,市值、資本支出和股息的增加讓人重拾信心,總營業收入也增長了4%達到174億澳元,開發商能在不增加生產成本的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說明在論及成本控制時,他們不再只停留在空談。”
 
“2016年6月30日,金礦股市值合計206億澳元,比2015年增長158%,在2016年繼續主導榜單,超過其他所有商品股市值總和。按澳元計算,中層黃金礦企市值增加了126億。”
 
杜德先生表示,金礦股處於理想的環境中,一是因為年中金價進一步走升,二是由於全球不穩定因素增多,投資者尋求避難所。2016年榜單新秀是鋰礦股,新增四家鋰礦生產商,五家企業的市值合計增加477%。
 
當然,也有一些不好的消息。2016年整體市場環境持續嚴酷,50家中層礦企總體創稅後凈虧損10億澳元。
 
杜德稱,“2016年資產減計額下降36%,似乎意味著礦企將擺脫殘酷的市場環境,迎來轉折點。”
 
面臨抉擇的澳洲礦業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報道,澳洲礦企系列報告發布近十年來,中層礦企50強榜單構成出現重大變化。2014至2016年間,低成本大型鐵礦公司市值從63億澳元跌至18億澳元,縮減了71%。中層煤企實現整固,新興技術的發展則帶火了鋰和石墨股。
 
杜德先生談到,“礦業領域輸贏都很正常,這種優勝劣汰的方式已經存在了百年之久,未來競爭壓力大、不穩定因素增多並且受科技驅動的情況會繼續下去,對現今的中層礦企形成巨大挑戰。能否持續提升利潤率也要經受考驗,特別是整個行業都在復甦的時候。”
 
“監管力度加強也對礦業發展造成一定阻礙。過去一年,據我們觀察,礦業資產交易和股市的趨勢也發生變化。比如,平均交易值從2015年的3.98億澳元縮減至2016年的2.48億澳元,但隨著參与者進行逆周期戰略性資產購買決策,交易數量出現增長。”
 
杜德還指出,2016年股市籌資額從8億澳元增至12億澳元,但主要是受投資者對創新技術相關商品股的需求刺激。石墨和鋰的融資額比2015年增長12%,佔到股票發行現金收入的50%以上。”
 
“從更廣的範圍來看,股市投資者吝於向礦企提供資本,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10月11日期間,共27起股權融資,其中6起出現差額,1起撤回。”
 
根據澳洲礦企(Aussie Mine)報告顯示,礦產企業將繼續應對未來挑戰,包括實現技術進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產品價格不穩及需求變化難預料等。
 
最後,杜德說:“將擁抱科技與創新作為新規範,重建公眾對礦業的信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能夠更好地邁向成功。”
 
(來源「ACB News 《澳華財經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