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駐中國記者就是這樣編出假新聞

2017年09月03日 23:45

來源:搶佔外媒高地

剛剛,我把荷蘭《新鹿特丹商業報》上海分社的常駐記者Oscar Garschagen給炒了。之所以炒他,是因為他長期、嚴重編造假新聞。

我把他炒了,但我不是他的老闆,而是他的新聞助理。所謂新聞助理,是幫外國駐華記者搜集、整理、翻譯新聞資料,尋找、安排採訪,在採訪中做翻譯的人。

可自從2015年7月,我開始給他做新聞助理之後,發現他不僅持之以恆地進行假新聞創作,而且花樣百出。如果特朗普想出一本《假新聞花式寫作指南》,他絕對會是出版社的首選作者。

不存在的副連長

技巧1:雖然別人會拒絕你的採訪或者沒有說你想聽到的話,但是你可以讓他在報道里對你俯首帖耳。

2016年6月,隨著南海仲裁案的升溫,大記者帶著探訪海上民兵連的想法,去了海南瓊海的潭門鎮。潭門鎮海上民兵連副連長王書茂是他的採訪目標。

王連長直接拒絕了採訪。但是這根本沒所謂。

在隨後發表的報道里,他偽造了自己的艱苦卓絕:自己等了三天,最終在海南省宣傳部門的安排下,成功地「採訪」了王連長。當然這個採訪根本沒有發生。

而我們在潭門鎮採訪過的一位不願透露自己名字的船長更可憐了。不僅被強行取名為「Feng Ruibo」,更被報道了一段實際上他從未講過的故事:在到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漁場捕魚的時候,船長為了「在履行愛國義務」,經常會帶些水泥、鋼材和木頭等建築材料過去修建島礁。

中國果然還是停留在一窮二白階段,修建島礁都需要老百姓自己帶建築材料。

洋大人還給船長編造出來一台寶馬車,並用這不存在的寶馬車在八方海味餐館「吃」了頓沒有吃過的飯。報道里,船長也被迫擁有了一艘他並不擁有的,編號為瓊海東方200011的漁船,雖然這樣的牌照在中國並不存在。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中國老人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現象報道

技巧2:有時候,你可以用抄襲、拼湊其他媒體的報道進行來做自己的報道。

2015年底,大記者想寫有關中國老人自殺現象的報道。

我給他找到兩篇老人因病離家出走而自殺的報道:一篇關於福建惠安的王炳章老人,一篇關於江蘇揚州的夏居茂老人。

結果,在他11月的報道里,兩位老人的故事被拼接成了一個故事:在福建漳浦去世的王炳章老人,被發現死在夏居茂老人去世的長江流域;而夏居茂老人臨走前留下的字條,被他說成是王炳章老人寫的。

這兩個故事本來自國內媒體,他卻沒有標明出處,整個故事讀起來完全是他自己採訪得來的。

莫須有的電器店

技巧3:在需要的時候,你也可以借鑒外國媒體同行的報道。

2015年12月,在看到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的一篇報道后,他也按圖索驥,去了山西呂梁。

在兩天的時間里,他去了這篇報道提及的呂梁機場、大土河煤礦和中汾酒城等地。但是在他自己最終的報道里,故事卻發生在我們沒有去過,但NPR記者去的川東水泥廠。

NPR報道里提及的一家生意不太好的家用電器店,也被他抄進了自己的報道,但是他根本沒去過這家電器店,甚至也不知道它到底在哪裡!

沒說過的Quote

技巧4:引語不在多,編一句好的就行。

2016年12月,因為報道涉及某位荷蘭公民的刑事案件,他讓我給那位荷蘭公民的代理律師,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的王甫律師打電話,做了一個八分鐘的電話採訪。

最終的報道僅引用了王律師的一句話,「It's obviously not a fair trial.」(這明顯不是一次公平的審判)

但是在八分鐘的電話採訪中,王律師唯一沒有說過的,就是這句。

領導人的愛好

技巧5:為了編造出有趣的報道,你可以造任何人的謠,包括、但不限於國家領導人。

2017年1月,國家部委聯合公布高爾夫球場清理整治結果。大記者想就此做一篇高爾夫球和反腐敗的的報道,於是去了上海的佘山高爾夫球俱樂部。結果到了門口,因為不是會員,保安拒絕他進去。

但這不會妨礙記者編造新聞的進程,在最終發表的報道里,他不僅成功地「採訪」到了佘山俱樂部里一位名叫Wang Yu的球童,而且從這位球童「聽」到了一件有趣的事:球童聽說,在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XI曾在這裏打過高爾夫球。

而記者在報道的開篇就說,XI的高爾夫球打得不錯,這在中國是個公開的秘密。他不僅編造了在佘山俱樂部的採訪,而且還編造了一個中國的公開的秘密!

要有個故事

技巧6:記者說,「要有個故事」,於是,就有了個故事。

在潭門鎮採訪過後,他去了海南省儋州市,報道恆大集團正在那裡建設的海花島。

他在建設工地外看了一下,再到銷售中心聽銷售人員做了簡單的介紹,然後就趕往火車站,乘車前往海口。我當時還沒弄明白他跑過去做什麼,但是等報道一出來,我傻眼了:他說自己在銷售中心採訪了兩位購房者,Leng Chaoqun和他的妻子Stephanie Leng。

等等!Chaoqun?這不是我的名字嗎?驚訝之餘,我不禁感嘆,幫他做過這麼多報道,他從來沒有在文末寫上「張超群對本報道有貢獻」,這次卻居然把我的名字安在了這篇報道里虛構的人物頭上!我是該高興呢,還是該不高興呢?

秒斷家務事

技巧7:不要被自己的記者職業所局限,你可以在自己的報道中扮演任何人,比如法官。

2017年7月,大記者做了一個家暴案的報道,受害者由於丈夫索要高額補償金而遲遲不能離婚。

在這篇報道的結尾,大記者說,「在接受我們採訪幾天之後,受害者告訴我們,她與男方完成了調解,她和家人將支付9000歐元給對她實施家暴的男方的一家」。

但事實卻是:就在幾天前,受害者在微信上跟我說「我明天開庭了……當庭判決應該不會的」。這個神通廣大的記者,居然趕在法官之前,在自己的報道里把這個案子給判了!

霍爾果斯的狙擊手

技巧8:看見或者沒看見,關鍵不在於眼睛,而在於你的心。

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在即,他去了趟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口岸:新疆的霍爾果斯。

由於行程匆忙,他只去了中哈邊境合作中心。在進出中心的時候,邊檢工作人員對他進行了詢問,這讓他非常惱火。

結果在這次報道里,他說「非漢族人在這裏的自由出入明顯是不可能的」,但是事實卻是:在排隊出入關口的時候,他的前後有很多有各種相貌和操不同語言的少數民族群眾,而他卻似乎沒有看見。

大記者的眼睛不僅能在某些時候看不到自己看到的,而且有時候可以看到自己沒有看到的。

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他在報道中說,「在霍爾果斯一座在建的五星級酒店的樓頂上,甚至還有幾個狙擊手」!在霍爾果斯的採訪過程中,我一直和他在一起,但是我絕對沒有看到,也沒有聽他說起過這樣的場面。這個景象,或許是他帶了「有色眼鏡」之後看到的?

給他一個人名,他就能讓這個人名開口說話;給他一個地點,我就能讓那個地點發生故事;給他一個題目,他就能把題目擴展出一篇新聞報道。

這是編造假新聞的高級境界。

作者:張超群,原題為:《我炒了寫假新聞的外媒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