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止痛藥」未來或需醫生處方才能購買

2017年09月18日 11:08

來源:財經見聞

為了打擊國內可待因濫用現象,治療用品管理局(TGA)早在去年就曾決定將一些常見的止疼葯納入處方葯的範疇。

 

對此,澳大利亞藥店協會(Pharmacy Guild of Australia,簡稱PGA)表示,將Nurofen Plus、 Panadeine、Mersyndol 和 Codral等常用非處方止疼葯變更為處方葯,對於取締藥物濫用情況不但沒有任何用處,只會增加追溯藥物濫用行為的難度,導致「看病開藥」現象的上升。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澳大利亞上述處方葯變更將從2018年2月1日全面實施。以前,澳大利亞一些居民往往會自行去藥店購買含可待因藥物,用於緩解背疼、頭痛、牙痛、感冒或經期疼痛。但是新規執行后,這些人或不得不只能通過去看醫生,拿著處方才能取得這些藥物。

 目前,PGA正在遊說一些州/領地政府,期望為這條禁令開「一條口子」。即藥店藥劑師仍然可以在未見醫生處方的情況下分發此類藥物,只是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和限制。

 例如,在疼痛急性發作的情況可以少量供應此類藥物,且錄入實時登記系統。

 澳大利亞藥店協會的Tambassis說道:「通過目前很多藥房的MedsASSIST監測系統即可做到這一點。」

 MedsASSIST系統是澳大利亞治療用品管理局(TGA)開發的一款系統,旨在鑒別那些可能誤用含可待因藥物的患者。在患者購買此類藥物或含麻黃鹼類藥物之前,通常需要提供駕駛證或其他身份證明進行系統登記。因此,如果充分使用該系統,當患者反覆購買時,系統中都會跳出相應的記錄,藥房可以選擇不予銷售給這些頻繁購買的消費者。

據Tambassis透露,目前澳大利亞70%的藥店正在使用MedsASSIST系統。因此,在其看來,通過強制性登記制度是限制此類藥物濫用的最佳辦法。

列入處方葯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PAG指出,即使列入處方葯,由於澳大利亞醫生並沒有使用全國聯網的溯源系統,因此也無法有效阻止藥物濫用行為。

 Tambassis說道:「我們擔心此舉只會導致通過增加看病頻率以購買此類藥物的現象。除了患者主述,醫生無法得知患者含可待因藥物的使用情況。他們無法得知近期是否有別的醫生已經開過此類藥物的處方。因此,相比將監管責任人轉嫁給醫生,不如使用目前藥店普遍使用的MedsASSIST系統。」

處方葯變更的原因何在?

包括澳大利亞醫學會(Australian Medical Association)在內的多個醫生組織均支持將含可待因類藥物納入處方葯的範疇。

澳大利亞是繼美國、歐洲、中國香港和日本之後將這些藥物納入「處方用藥」的國家。澳大利亞治療用品管理局(TGA)在宣布此次處方葯變更前曾表示,低劑量的含可待因藥物並不適用於長期的慢性疼痛治療。但是公眾諮詢結果卻表明,很多消費者均會通過購買此類藥劑長期用於緩解自身慢性疼痛。

 這也就意味著消費者頻繁使用后成癮的概率上升。此外,TGA的此次決定還考慮了以下依據,即沒有證據表明含低劑量的可待因藥物與不含可待因藥物相比,在緩解患者疼痛方面具有顯著差異。

作者:Anna陽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