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澳洲奶粉在中國被強制下架!澳洲人都傻眼了…

2018年01月02日 17:23

來源:悉尼印象

2017年12月1日,對於來說,應該是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從那天開始,中國降低部分進口商品關稅,其中對奶粉關稅影響較大,部分嬰幼兒配方奶粉關稅甚至直降到0!

本以為這是海外代購的窮途末路,「神轉折」馬上就來了,葯監局發布了新政策,加強了對進口奶粉的管控!

9月30日出台的《實施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過渡期的公告》,明確指出:

自2018年1月1日起,在中國境內生產或向中國境內出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依法取得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證書。

按此規定,進口奶粉如果在2018年1月1日之前未取得配方註冊證書,將最多銷售至最後一批奶粉的保質期結束!否則,只能面臨強制下架!

一、國內「」市場魚龍混雜,「坑娃」假貨頻出!

在各大購物網站上,很多無良商家專門收購二手奶粉罐,為的就是「改頭換面」「以假亂真」,將那些小作坊生產出來的「三無奶粉」,搖身一變成為澳洲明星品牌產品!

這些位於工業區的小廠房,骯髒潮濕,無法想象這樣環境下生產出來的產品,怎樣拿給寶寶喝…

在被葯監局繩之以法之後,該廠房負責人還試圖狡辯,聲稱,自家共產是生產「豬食」的!

但是,鐵證如山,警方再次查貨了用過的無數「愛他美」「A2」罐子,這些「豬食」裝入精美包裝后,高價銷售到各個城市,各位寶媽的手中…

國內的澳洲奶粉市場本就魚龍混雜,在新規實行之後,澳洲品牌奶粉全線下架,現在,想要再買到一罐貨真價實的「澳洲原產」,可謂是難上加難…

二、 「三鹿事件」已成過去,國內寶媽卻仍憂心忡忡…

當然,也不乏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既然國內買不到澳洲奶粉,直接喝國產奶粉不就好了?

天涯上的一位寶媽,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即使老一輩都更加推崇國產奶粉,國產奶粉的價格也確實便宜,渠道也比較方便,但是她還是毫不猶豫地把國產奶粉給排除掉了。

這位寶媽指出,除了破產的三鹿公司,很多品牌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只是將含有該成分的產品下架,並沒有被追究任何責任…

即使現在的國產奶粉里已經沒有三聚氰胺了,但是,有了這件事作為鋪墊,根本就不敢拿自己的寶寶「試水」…

長期食用劣質奶粉的孩子,頭大如盤,營養重度不良,看上去觸目驚心…

如果說「三聚氰胺」事件已成為過去,就在2017年4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組織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時候,還是發現了不合格的產品…

該品牌奶粉幾度更名,多次上「黑榜」,而這次,更是查出了阪崎腸桿菌成分!

要知道,阪崎腸桿菌作為環境中的一種條件致病菌可能對0-6月齡嬰兒,尤其是早產兒、出生低體重兒以及免疫力缺陷嬰兒的健康有極大的損害!

三、「代購」或將成為「曲線救國」新方式!成為廠家中國市場最後一根稻草!

一直以他優質的奶源,安全完善的生產模式而著名,因此,無數的國內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喝上澳洲名牌的奶粉…

因此,在澳洲品牌奶粉無法以合法渠道正式中國市場之後,「代購」成了滿足國內奶粉需求、一種「曲線救國」的方式…

不過,因為國內的需求實在是太好,「」們在因為自己的好生意而沾沾自喜的同時,也因為沒有穩定的奶粉貨源而憂心忡忡,情急之下,甚至無視超市的「限購令」,大肆地「囤奶」「搶奶」…

「中國代購」在搶奶粉,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地在澳洲主流媒體上興起波瀾了…

各大零售超市也一樣。最新出台的「限奶令」直接就用中文白紙黑紙地貼出來,連英文原版都省了,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說的就是你們中國人,咋的?!」

「嬰兒配方奶粉數量限購

基於嬰兒配方奶粉的供不應求,每位客戶目前只限購買兩罐。如果您無法從貨架上招到所需的配方奶粉,敬請隨時查詢我們的工作人員以便提供協助。」

更有甚者,超市為了防這些「代購」壟斷奶粉貨源,為了保證本地寶寶可以有奶可喝,最近乾脆在奶粉罐上套上「小鋼盔」這架勢,比珠寶奢侈品還要金貴…

除了那些個體代購,那些每天都往中國寄出大量貨物的「代購店」,更是徹底顛覆了澳洲的零售模式,幾乎替代了和Costco等本地大型零售商,將售給中國消費者…

某代購店一個月寄了50噸澳洲產品到中國,到達超過5千萬中國消費者的手中,數額龐大得驚人。

據悉,只要每個包裹少於10公斤,就不需要註冊成為出口公司及支付出口關稅。經統計,通過這種途徑代購賣家每年逃掉的稅費達10億。更不要說,許多代購店都在逃稅,要求顧客現金支付,無處查證,從不申報!

政府當然坐不住了,這些不申報收入的人,無形讓政府減少了多少稅收?

貿易部長Steve Ciobo警告說,任何人如果試圖通過不申報自己的收入來逃稅,將被嚴重處理,甚至可能面臨指控!

華人代購和超市,的關係,一直可以說是「水火不容」,但是,在葯監局總局發布新政策之後,澳洲各大奶粉廠家開始慌神了,視「代購」為打入中國市場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1.gif

如貝拉米在早前公布財年財報時,就承認了中國代購的購買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表示將「鞏固本地和中國的經銷商渠道」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年需求量為百萬噸,其中約三分之一是由進口產品供應。相比之下,美國市場每年的總需求量僅為15萬噸,澳洲市場對奶粉的需求更低。

現在既然無法通過關稅進入中國市場,澳洲乳業們更是要抓住代購這「唯一的渠道」了!

現在的新政策,已經讓他們倍感危機…

即使「代購」還是屬於灰色地帶,但是卻是他們賺得缽體盆滿的,最後的稻草…

雖然在「澳洲代購」的大軍之中,混雜了不少無視限購規定、偷稅漏稅的無良代購,但是對於澳洲市場打入中國來說,代購行業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尤其是在合法渠道被關閉之後,澳洲面臨的,不僅僅是缺失了一個中國市場,而是可能整個乳製品產業,都將遭受難以想象的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