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局開打?習近平缺席金磚峰會 李強C位登場 真代班還是真上位?
【希望之聲2025年7月4日】(希望之聲記者李慧綜合報導)
在里約熱內盧的熱浪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即將登場。
這原本應該是一場由習近平親自出席、操盤全局的國際秀場,卻在峰會倒數之際,爆出震撼變動——習近平,不來了。
頂上位置的,是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一位原本只在經濟領域擔任「執行角色」的技術官僚,如今卻被推上了國際C位,站上了攝影機的正中央。
習近平為何缺席?李強為何補位?
這不只是一次外交上的人事調動,而是一場牽動中共高層權力版圖的微妙轉向。
有人說,這是習近平健康亮紅燈的信號;也有人說,這是李強悄悄踏入權力核心的歷史瞬間——「接班局」,是不是已經悄悄開打?
7月2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7月5日至8日赴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並應埃及總理馬德布利邀請,於7月9日至10日對埃及進行正式訪問。這是金磚國家自印尼等新成員加入后的首次峰會,會議主題為「加強多邊主義,促進全球公平發展與安全」,旨在推動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
金磚國家如今涵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埃及、衣索比亞、伊朗、阿聯酋和印尼,人口佔全球近一半,2024年GDP佔比達35.7%,被北京和莫斯科視為制衡西方的重要平台。
然而,這次峰會的焦點並不是會議議題,而是習近平的缺席。作為金磚合作機制的核心推手,習近平自2012年上台以來,從未缺席過金磚峰會,甚至將其視為展示中共全球影響力的重要舞台。
2024年10月,他還在俄羅斯喀山第十六次金磚峰會時,親自推動《喀山宣言》和金磚支付(BRICS Pay)支付系統的發布,試圖強化金磚集團的金融影響力。
此次卻突然缺席,雖然理由是「日程衝突」以及過去一年內與巴西總統盧拉已有過兩次會晤—2024年11月G20峰會和2025年5月中拉論壇,但更深層的猜測則指向中南海內部的權力動態。
習近平的退場傳聞與李強的悄然崛起
李強在國際舞台上的頻繁亮相,恰逢中南海權斗傳聞甚囂塵上之際。去年中共三中全會以來,關於習近平健康出現問題、軍權鬆動以及中共四中全會即將發生「大變局」的傳言層出不窮。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在5月6日的自媒體爆料稱,中共元老們對習近平的統治已「忍無可忍」,正在集體逼宮,要求其交出權力,甚至可能在2027年中共二十一大前完全退出政治舞台。傳聞中的新人事布局包括:丁薛祥接任中共總書記與國家主席,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出任總理,李強轉任中共全國人大委員長,中共副總理張國清接任常務副總理。
不過,也有傳言說李強將接任國家主席和中共總書記的職位。
這些傳言雖未得到官方證實,但其密集程度已足以顯示中共高層內鬥的激烈。尤其在去年7月中共三中全會後,習近平的公開露面頻率減少,健康問題的傳聞開始發酵。
與此同時,李強的地位似乎在悄然提升。2024年10月,他出訪越南時,享受了與習近平相近的國事訪問待遇,與越南達成國防、安全和外交事務的合作共識,遠超總理職權範圍。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象徵性場合的變化。5月16日,中共召開第七次全國自強模範及助殘先進表彰大會,習近平未親自會見代表,而是由李強代為出面。此類場合過去一直是習近平展示親民形象的舞台,如今卻交由李強「演主角」,引發外界對習近平健康或權力重心轉移的猜測。
此外,2024年9月以來,中共經濟政策出現大規模刺激計劃,前內蒙古政府法律顧問杜文認為,這表明習近平在經濟領域遭受挫敗,開始倚重李強,中共國務院正式進入「李強時刻」。
李強是棋子還是接班人?
李強的崛起引發了學者與觀察人士的熱議。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廖明輝在分析中指出,李強以「沉潛、服從、低調」的姿態,逐步在習近平身邊建立信任空間。習近平在第三任期年事漸高,領導風格從親力親為轉向授權管理,對政策細節越發依賴心腹。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的托馬斯(Neil Thomas)在《中參館》發表的文章「李強的悄悄崛起」(Li Qiang's Quiet Rise)中梳理,習近平時代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和「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頻率自2024年8月以來大幅下降,顯示習有意下放經濟政策操作許可權。李強則通過強調「創新驅動」和「擴大有效需求」,為中國經濟定調,展現出與習近平意識形態敘事不同的務實風格。
廖明輝認為,李強的政治命運仍取決於習近平的態度。在蔡奇等習親信的競爭下,李強的崛起可能只是習近平維持權力平衡的策略。若2027年中共二十一大后李強退休,則表明其角色僅限於行政授權;若習近平破例保留其職位,則李強可能更接近權力核心,甚至成為接班的潛在人選。
不過,美國歐道明大學講座教授李少民則認為,李強只是習近平的背鍋俠而已。他在「The News Lens」中撰文表示,習近平讓李強搞經濟,並不能說明李強的地位在提升,因為他只是在執行習近平的想法。如果經濟沒搞好或風向轉變,李強很可能成為犧牲品。他斷言,將李強視為習近平接班人的說法「大謬不然」,因為在習近平的權力邏輯中,李強僅是被選中的執行者,而非真正的權力繼承者。
不過,李強也有可能將計就計,開啟自己的「小時代」。
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共同主席王軍濤表示,習近平正面臨經濟困境,可能效仿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後讓出主事權,由劉少奇、鄧小平主持經濟工作。然而,毛澤東在危機過後迅速整肅劉、鄧,而習近平未必能如毛澤東般收回權力。
王軍濤認為,李強並非劉少奇式的「忠誠執行者」,他與之江新軍的關係複雜,這些人可能在關鍵時刻轉向支持李強,而非為習近平賣命。軍隊內部派系的人心浮動,也為李強的獨立路線提供了可能。
到底是習近平刻意放權,試圖通過李強緩解經濟困境,還是李強在沉潛多年後,終於抓住機會走出自己的路線?在中共高層的權力棋局中,李強究竟是習近平手中的一枚棋子,還是正在覬覦接班的潛在玩家?李強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懸念。或許四中全會將揭開答案,我們將持續為您追蹤。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誠邀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9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