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維生素其實都來自中國!連服用效果都未經證實

2018年07月15日 16:32

來源:1688澳洲新聞網

據couriermail.com.au報道,價值47億元的維生素產業正面臨內部交易、剋扣員工工資及健康療效未經證實的多種問題。

澳洲新聞集團調查發現,隨著股價飆漲以及中國消費者爭相購買品牌,其實澳洲兩家最大的維生素公司Swisse和Vitaco都已經成為中國人名下。

據媒體報道,擁有Vitaco的上海醫藥曾在2007年因為製造有問題的白血病藥物而被關停。當時的藥物導致200名病人腿部疼痛甚至部分癱瘓。

Vitaco生產製造Healtheries、Nutra-life、Abundant Earth、Biolane、Musashi和BodyTrim。

與上海醫藥有關的人曾接受了ASIC有關內部交易的調查,但是有關部門沒有提出起訴。

 

 

 

澳洲新聞集團還發現,幾乎所有維他命C和葡萄糖胺都來自中國。據悉,Swisse和Blackmore的原料都來自中國。

Vitaco的氨基酸和糖精等就來自中國,而在工廠製造Nature』s Own、Ostelin和Cenovis維他命的Sanofi也從中國進口原料。

表示,全球的食品與營養添加劑產業都嚴重依賴中國作為維他命C的來源。

中國產品經常與健康問題聯繫在一起,包括2008年的嬰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此事導致6名嬰兒死亡,30萬嬰兒生病。

除了對中國產品的擔憂之外,部分維他命公司還被發現剋扣員工工資。

衛生專家指出,維他命產業的一個最大問題是,他們被允許在標籤上寫上一些未經證實的服用效果,誘惑消費者去購買。

今年早些時候,政府更改了維他命公司在包裝標籤上的標註規定,但是這些規定卻惹惱了消費者和科學專家。這些公司現在可以選擇在商品上標註1000多種未經證明的說法。

蒙納士大學衛生專家教授Ken Hervey表示,目前沒有科學證據來支持維他命公司的這些說法,而當監管人員要求公司出示證據時,他們也拿不出來,但是有關部門卻沒有施加懲罰。

去年,澳洲的醫藥監管部門收到了400多起有關維他命瓶子標註的投訴,但是TGA卻沒有將這些商品撤下貨架,也沒有確保這些公司更改了商品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