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亮有約:澳洲十年換了6次總理 是否民主過了頭?
來源:正亮有約
在澳大利亞,華人是非英語背景的第一大族群,人數達到120萬,其中在中國出生的居民有65萬。他們對於聯邦大選有什麼想法?對澳大利亞政治又怎麼看呢?
我們走進了家住墨爾本華人聚居區格倫韋弗利(Glen Waverley)的谷明先生家,了解他們對聯邦大選和澳大利亞民主政治的看法。
缺少長遠規劃?
曾在中國擔任政策研究工作的谷明說他對澳大利亞的看法在發生變化。
「我來了澳洲20多年,一開始覺得這個國家真好,但是逐漸、逐漸就發現問題了。」
「總理換來換去就會失去長遠的規劃,澳洲政府沒看出有什麼長遠規劃來。」
「[政客們]成天就是在那裡這個說兩句,那個說兩句。整出個半截子工程就扔在那裡了。」
他說很多長遠規劃,例如建設高鐵總停留在設想階段。
谷明的妹夫,移居澳大利亞11年的曹文彬也有同感。
「政府三年一換,根本沒形成規模呢,就下去了,別人上來還想做一些政績,又想做別的。結果三年又下去了,政績又沒做完。」
「結果是錢沒少花,很多規劃一個沒幹成。」
他說與中國相比,澳大利亞的執行力比較低。他認為澳大利亞在基礎建設發展上有些跟不上形勢了。
「現在越看這兒要落後了。咱們剛來的時候感覺中國落後,澳洲先進,現在卻調了個個兒。」
總理更迭頻繁
從2007年以來,澳大利亞已經換了五位總理,六任政府了。谷明對此頗有意見。
他說總理換得那麼勤,他都不知道現在到底誰在總理寶座上了。
然而,谷明的女兒谷傑西卻認為多換總理不一定就是一件壞事。
「一旦人們在[總理位子]上面呆長的話,一些問題會越積累越多。而經常換呢,則可以取長補短,不容易搞極端。」
兩黨各有長短
谷明的太太,一向不太愛講話的陳麗說她對澳大利亞政府的施政整體上說是滿意的。
「比如說社會環境,比如說社會福利呀都相當不錯了。我在這裏生活,我已經很知足了。」
正在墨爾本大學就讀生物科學專業的谷傑西也高度讚揚了澳大利亞的教育體制。
「我們本地大學生都可以貸款上大學,等到學業完成工作掙到一定工資之後,[政府]才需要你還[貸款]。這種政策很不錯的。」
谷傑西現在仍住在家中,父母還在經濟上幫助她,因此沒有感到有什麼困難,不過她也坦誠沒有家長幫助的同學生活水平就會低許多。
「他們要自己出去打工,壓力就更大了。」
來到澳大利亞之後,谷明就在做傢具生意。如今他和妻子都退休在家,小生意交到了兒子的手中。兩黨在這次大選中有關小生意的政策是他關注的焦點之一。
「我們移民澳洲說良心話是受益於工黨,對工黨有一定的感情,但是時間長了覺得它對經濟管理比較差,自由黨雖然是卡著移民[人數],但是對澳洲經濟確實有好處。」
「自由黨攢了錢,得罪了老百姓就被選了下去,工黨把錢都送完了呢,給老百姓買了好呢,過不下去了呢,老百姓又選自由黨。就這樣來回循環,這對國家其實是挺摧殘的。」
曹文彬說最重要的一個議題是政黨都要貼近老百姓,而不是只注重意識形態。
「做什麼事情都要為老百姓去想。不要過多去考慮政績。工黨也好,自由黨也好要讓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利益。」
「除了工資不漲,什麼都在漲」
他指出尤其是能源上的開銷,漲幅有些驚人,讓大家吃不消。
在澳洲生活就要尊重澳洲價值觀
一向很關心政治的谷明和曹文彬指出,華人在澳大利亞生活就要尊重澳大利亞的價值觀。
「這裡是正常的黨派輪替,一個執政,一個在挑毛病,這是有它的好處的。」
他指出在中國人們沒有直接選舉國家領導人的權利,在澳大利亞的華人卻可以通過手上的選票來決定國家的未來。這是需要珍惜的。
曹文彬說華人需要入鄉隨俗。
「華人到哪裡都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對於在澳大利亞出生和長大的第二代華人谷傑西來說,西方民主已經成為她的價值觀的一部分。
「我認為每個社會都應該具有和尊重不同的意見……這對社會來說是有益的。如果大家都只有一個想法的話,就容易出現一言堂的現象。」
「和中國相比較而言,我覺得澳大利亞[的制度]挺好的。」
「參政很重要,掙錢再多也沒有用」
谷明一家就住在墨爾本東部競爭激烈的奇瑟姆Chisholm選區。他們對這一選區有兩位華人代表兩大政党參選表示歡迎。
谷明說,有華人參政對華人社區來說很重要。
谷明表示在澳大利亞的華人可能從來沒有遇到過真正的排華局面,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華裔參政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從政是非常重要的……掙錢再多也是沒用的,政治上還可能吃虧,」谷明說。
「如果在決策層中有人能替我們說話,了解我們的思維,就可以避免很多矛盾。」
「關鍵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習慣因為種族不同,文化不同,的確存在差異。有些華人很正常的思維也許對別的種族的人來說可能被認為是不對的。這就需要有人講出來這些不同的思維和行動。」
谷明說他看到一些華裔候選人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奉獻出來,參加到這個事業上,很值得欽佩。
「他們都很辛苦,而且競選經費很多也是自己募捐而來,他們都有著一定的政治智慧,層次也很高,他們的付出要遠遠大於他們的獲得。」
谷傑西也對有兩位華人參選感到高興。
「現在是時候有人代表我們了。」
在被問及她本人是否有意願參政時,谷傑西說她不太會。
今年第一次參加聯邦大選投票的她說還沒有更詳盡地了解兩黨的政綱,還沒有想好要投誰。
「我其實對政治這方面沒有太大的想法。也沒有仔細想過。我會選那些對我和我的家人更有利的政黨。」
點評:澳洲華人名人谷明先生說「我來了澳洲20多年,一開始覺得這個國家真好,但是逐漸、逐漸就發現問題了,[政客們]成天就是在那裡這個說兩句,那個說兩句。整出個半截子工程就扔在那裡了。」
其實這個也難怪澳洲政府,在過去十年,換了6次總理。每次換總理都一場黨內或者黨外競爭的結果。所以作為政府首腦的總理第一要務就是,為了保住總理位置而與黨內同志斗;與黨外對手斗,那有心思搞國家建設。
澳洲是個民主國家確實好。但是如果民主過頭了,會讓全民昏了頭。
汪正亮 ,澳洲土民,華在墨爾本有些年頭,閑來拿支禿筆發發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