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學生入境澳大利亞被查半小時 學者估計非針對港生
香港發生反修例風波后,首次傳出有參与反送中人士入境外國時遭刁難。浸會大學的學生會代表梁兆玉出訪澳大利亞,入境時被機場邊境人員調查半小時,除翻看她的手機內容和查行李,還被當成有份參与「暴動」的「暴徒」,經出示獲邀與當地官員會面的文件始獲放行,梁兆玉坦言對當地人員以個人政治立場處事感到失望。有學者估計,因海外有聲援香港反送中行動才會加強入境抽查,相信並非針對香港的學生。(覃曉言 報道)
包括浸會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梁兆玉在內的三名「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成員,周二(3日)飛抵澳大利亞,將與當地官員及聯邦參議員等會面,就香港反修例運動進行遊說工作,尋求國際關注和聲援,但她在墨爾本機場入境時,一度遭邊境執法人員刁難。
梁兆玉周五(6日)對本台講述經過,她指落機后成功通過入境檢查,並未遭到阻撓,但櫃位人員在其入境表格上注有特別記號,當她再將表格和證件遞交海關檢查時,即被邊境人員截停,並帶到另一房間搜查行李,要她解鎖手機讓人員查閱,更被當成「暴徒」嚴詞質問。
梁兆玉說:有一位邊境人員截停了我,帶我到一個半開放、專門搜查旅客的房間,他們在裏面不斷查問我及搜查我的行李,並要求我解鎖手機給他們查閱。其實他們的態度抱持著自己的政治立場,因為搜查我手機的邊境人員,將香港的示威活動定義為「暴動」,他見到手機內有示威照片,便一口咬定我曾參与犯法活動,即使我表明沒有任何刑事紀錄,他仍然說不代表我沒有犯任何暴動罪名或沒有參与其中,這些都使我感到很不愉快。
梁兆玉表示,邊境人員不斷質問她到澳大利亞的目的、有否藏有攻擊性武器等,她都坦白回答,並表明只是參与和平示威,仍不獲放行。半小時后,同行學生為她出示此行獲邀與當地官員會面的官方文件,她才獲准離開。梁兆玉相信可能是個別事件,後來她出席當地活動時曾反映情況,有官員獲悉后已向她致歉。
梁兆玉說:當地外交部部長或其他官員都很快聯絡我,及就事件表示抱歉,並指這些是正常抽查程序,剛巧抽查了我,只是執法人員可能有自己的政治立場,而有一些不禮貌的舉動,他們都感到很抱歉。澳洲(大利亞)很多官員其實都很禮貌、很關注香港發生的事,參議員及眾議員其實都曾發聲明支持香港的行為(行動)。
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全球研究院課程助理講師鍾樂偉認為,現時國際對香港局勢極表關注,而澳大利亞的中港留學生早前曾在當地反送中集會發生衝突,因而可能令當地執法人員加強抽查,相信並非刻意針對香港學生。
鍾樂偉說:當地香港留學生都有舉辦聲援香港的抗爭運動或集會,使當地中國留學生或移民當地的中國僑胞有些相應(對立)行動,我想他們(政府當局)會擔心,這樣會否導致他們某些城市,尤其多華人聚居地方出現治安問題,可能因此多了戒心。我不認為會特別針對香港某大學生,或認為他們(港人)來到會滋事,因現時(外國)始終對反送中比較提高警覺,可能導致海外國家對(旅客)出入境的憂慮多了,才會如此處理。
本台記者曾致電澳大利亞駐港澳總領事館查問,當地是否有針對香港旅客入境的新安排,接聽的職員表示沒有聽聞,並要求記者轉向公共事務部查詢,但無人接聽。
另外,理大學生會署理會長胡國泓周四(5日)晚上在校園內,為人鏈活動維持秩序期間,被一名疑是內地生襲擊。胡國泓右邊臉紅腫受傷,報警送院驗傷,警方事後帶走該名涉案男子調查。
至於周五(6日)是開學第五日,繼續有多間中學的學生及校友,分別自發在校門外手牽手築成人鏈,要求政府回應民間五大訴求,並對警察濫捕表達不滿。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