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隨便給家裡人帶澳洲保健品了! 這些東西混著吃,後果很嚴重…

2019年09月28日 13:33

Ginkgo (銀杏葉提取物,抗衰老、痴獃、冠心病等) + Rabeprazole (雷貝拉唑,抑制胃酸),會減弱藥效。

來源: 第一傳媒

不管是回國,還是已經在的華人回到家鄉,或者是來澳旅遊的人,多多少少都會喜歡給家裡的親戚,帶些澳洲的特產回去。

Omega-3魚肝油降三高

除了鞋子,綿羊油…

而網路上關於的必買清單也是層出不窮。

許多人也覺得保健品嘛,當然是有百益無一害。

什麼

月見草調節內分泌

大家最喜歡送的,最實用又能體現孝心的,肯定是保健品了。

葡萄籽延緩衰老

牛奶薊護肝解毒

……

然而就在不久前,的一篇報道,不禁讓人心頭一緊…

學者們發現,許多人都在不當混用保健品與藥物,正在遭受危險副作用。

但我們在給親戚們購買保健品的時候,只想著這個產品對健康好,卻忽略了其中的成分,可能會跟對方正在服用的藥物衝突…

而且,因為這些保健品的包裝上寫的都是外語,我們在把它們交到父母和親戚手上時,往往只會告訴他們一日幾次、一次幾粒、飯後還是空腹服用…

有幾個人能做到,把【服用禁忌】也翻譯給他們聽呢?

所以,很多情況下,爸媽和親戚們只知道這是對身體好的保健品,就糊裡糊塗地吃了。

文中提到了6種【可能引起危險的保健品+藥物的組合】,如果大家發現有認識人的人正在服用,請立刻轉告他們。另外,也歡迎專業人士解釋或指正:圖片只做演示,以下提到的保健品及藥物不限於品牌

St John』s wort(聖約翰草,有安神、抗抑鬱和焦慮的作用) +  Amlodipine(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及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藥物),會減弱藥效。

對於患有高血壓或心臟病的人來說,一旦氨氯地平的藥效被減弱,極易有生命危險。

Peppermint oil tablets(薄荷油片)+ Lansoprazole(蘭索拉唑,用於治療胃潰瘍等),會導致噁心和胃灼熱;

Omega-3 fish oil(魚油) + Bisoprolol (比索洛爾,用於治療高血壓) ,會導致血壓過低;

Glucosamine (氨基葡萄糖,用於改善骨關節) +Metformin(甲福明二甲雙胍,抗糖尿病葯,控制血糖) ,會使血糖增高;

某些藥物會互相作用,輕則失效,重則引起危險,這是我們都知道的常識。

這篇報道中所說的研究,原本發表于《英國全科醫學雜誌》,作者是來自英國赫特福德大學的學者。

有網友也分享他們的經歷。

「我就不能吃St John's Wort,因為這會讓我的癲癇的葯起不了作用。」

Bonecal(一種補鈣劑)+ Levothyroxine (左旋甲狀腺素,用於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會減弱藥效;

「他汀類藥物會擾亂其他藥物的作用,大多數情況下害大於利。」

雖然文章中只列出了這6對會相互影響的保健品和藥物,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肯定還有更多危險組合。

比如:◆◆人蔘、銀杏影響抗凝劑◆◆

人蔘、當歸、銀杏等中藥是保健食品、補品中的「常客」。

但要注意,這些有益氣活血作用的中藥與阿司匹林或華法林等抗凝劑同用可能造成流血不止。

另外,維生素E也不宜和阿司匹林同服,否則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與華法林化學結構相似的維生素K也是一個危險分子,正在服用華法林的患者最好少吃獼猴桃、豬肝、菠菜等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

◆◆維生素D影響抗潰瘍葯◆◆

消化道潰瘍是常見病,正在吃含鈣、鎂等抗潰瘍葯的人,不要過量補充含維生素D的保健食品,以防引起高鈣血症或高鎂血症。

◆◆大蒜、生薑與疏風解表感冒藥相衝突◆◆

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的癥狀,銀翹解毒片、桑菊感冒顆粒、雙黃連口服液等中藥感冒藥往往是人們的第一選擇。

同時人們也會用一些大蒜、生薑等所謂的「抗病毒食品」。卻不知,這樣用反而可能使療效降低。

上述幾種中成藥主要的作用是疏風解表、清熱解毒,適用於外感風熱的感冒。

而大蒜、生薑等屬於辛溫之物,與上述中成藥藥性相反,同服會導致療效下降。

◆◆蛋白粉影響抗過敏葯◆◆

患有過敏性疾病如鼻炎、濕疹等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蛋白質的攝入。蛋白粉是保健食品中的「老牌主力軍」。

如果我們攝入富含組氨酸的蛋白質,就會產生大量組胺,此時抗過敏葯往往爭不過組胺,難以佔據受體的位置,也就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常會令過敏癥狀去而復返。

所以,

下次千萬不要再盲目地送親朋好友保健品了。

如果要送,一定要把禁忌事項也轉告他們,如果對方本身就在服藥,一定要讓他們詢問醫生是否可以跟特定保健品同時服用!!

所幸就買買買,然後一股腦送給家裡的親戚,老人。

願我們的每一份心意,都能給親友帶來真正的健康。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