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防衛白皮書 中共威脅超越北韓
日本內閣會議廿七日通過令和元年版「防衛白皮書」,在「海外各國軍事動向」的編排中,把中共的章節提升至第二位,在美國之後,但在北韓之前,被解讀為凸顯中國已取代北韓,成為日本頭號軍事威脅。白皮書指中共試圖以軍事力量改變現狀,關切中共在東海、南海、太空等領域帶來的威脅,並警告中共與台灣間的軍事平衡,朝著有利中共的方向變化。
白皮書指出,過去卅年來,中共軍費在缺乏透明度的情況下,持續大幅成長,以核武、飛彈、海空戰力為主的軍事力量,質與量均擴大並快速成長,除了傳統戰力,中共也加強在太空、網路和電磁波等情報作戰領域的相關能力,以建構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及遠方作戰的遂行能力。
白皮書中也指出,中共基於無法相容於既有國際秩序的獨自主張,試圖以軍事力量改變現狀,近年中共海空軍擴大在東海等海域的活動,已成為日本安保上的極大憂慮,中共也持續進行南海據點軍事化,企圖讓現狀改變為既成事實。中共「一帶一路」構想,被認為不排除是替中國軍隊進出印度洋與太平洋鋪路的可能性,積極派員參加聯合國在非洲的維和行動,也可能是為確保未來海外的據點。
中台軍費差距擴大為16倍
在中台軍事特徵上,白皮書指出,中共近年建造大型登陸艦,提升登陸作戰能力,在海空軍的戰力上,中共具有壓倒性的數量,台灣在質的方面雖有優勢,但近年中共已急速追趕中。飛彈攻擊能力方面,中共保有多數將台灣納入射程內的短程飛彈,台灣則缺乏有效的應對手段,中台軍事平衡,朝著中共有利的方向變化。二○一七年中共的國防經費為台灣的十五倍,一八年再拉大為十六倍。
對北韓核武發展的評估,今年的白皮書首次指出,「既已實現小型化、彈頭化」,而且去年六月美朝領袖會談后,可能仍在持續進行相關核武研發,去年版的白皮書對此僅記載「可能已實現」,今年的「既已實現」,提高北韓飛彈搭載核彈頭的危機感。
另外,日韓關係惡化似乎也反映在新版白皮書上,以往南韓在日本列舉安保合作國家中,均排在澳洲之後的第二位,新版白皮書卻降至第四位。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