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越來越不受待見?澳洲中國女留學生,回國找工作被群嘲,花100萬留學,結果啥也不會,留學生都快被黑哭了…

2019年12月13日 21:36

來源:墨爾本青年俱樂部

曾幾何時,我們看過太多這樣的新聞。

各種類似的新聞報道屢見不鮮。

(廣州日報)

(搜狐財經)

(新浪教育)

我們出國花了這麼多錢,

只能賺2000塊?

而且只要看中國目前的找工作電視節目,就會發現,

對於海歸來說,

都是一場考驗甚至是煎熬,

甚至在嘲諷留學生的英語!

尤其是在國外,

只鍍金一兩年的研究生,

考核就會格外嚴格了。

節目里還表示:HR普遍會認為,家庭富裕的人,

一般不能吃苦也不夠努力,

尤其是對公司的激勵機制不敏感。

對於家庭不富裕的人,或者有經濟壓力的人,會為了錢而拚命工作,

但對於那些家庭富裕的人,

漲500元績效遠不夠買一個高檔包的,

哪有什麼激勵效果啊。

這樣負面的新聞鋪天蓋地,讓在讀的留學生

對於回國很緊張。

無法想象回國,

我們將面對的一切..

此前,就是在求職節目《非你莫屬》的上,一位澳洲名校畢業生被主持人和各位大老闆們群嘲了一番,甚至此事

引發留學圈大轟動!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澳洲留學生,在國內求職節目被群嘲

這名澳洲女畢業生,27歲,本科畢業於韓國全南國立大學,碩士畢業於澳洲卧龍崗大學國際商務專業

在自我介紹的環節中,高笛直言自己「雖然有豐富的留學和學習經歷,但是在職場上卻是一張白紙。」

高笛在自我介紹環節的末尾提出了自己的求職崗位:總經理助理

自我介紹結束后,主持人開始了例行的問話環節,詢問高笛在澳洲留學期間的「細節」。

「在澳洲留學的花費是多少?

「一年30萬元左右」

「錢哪裡來的?

「父母給的」

這裏可以看出高笛的家庭條件還是十分不錯的,要知道澳洲的留學費+生活費可真是不便宜啊。

但是「父母給的」這句話實在是令人有種不上進,啃老的不好印象。

也許是回答后發現這樣的答案不太好,高笛馬上就說自己有打工的經歷

「在餐廳打過工,在商場里也賣過衣服」

然而這段在我們很多留學生看來很正常的經歷,卻遭到了在場一位大老闆的質疑,開始了炮轟模式。

「為什麼你在國外都讀到碩士了,暑假都沒有去做一份正經的暑假工?

不僅質疑高笛的經歷,而且還搬出了她的外甥與之對比:說她的外甥早在高中的時候就在矽谷的一家公司做暑期工了。

在最後更是靈魂拷問:「你拿著父母那麼多錢讀書,為什麼暑假的時候為什麼不去找一份正經的兼職呢?

這般連珠發問,讓高笛有些懵。

高笛還來不及解釋這個尖銳的發問就被主持人打斷,緊接著又來了一波主持人的提問:「在澳洲花費的近100萬如何把它賺回來呢?

「你的要求薪資多少?

高笛回答:「7000元。」

得知7000元之後,支持人不禁感慨:「這得掙多少年才掙得足這學費啊!」

幾個回合下來,高笛從一開始的面帶笑容到已經有些沒有底氣。

對於老闆們問到的留學生活的收穫也是回答的沒有什麼驚喜。

可以說是表現平平,令人興緻缺缺

此時,一位男老闆提議:讓高笛用英文再說一次自我介紹

展現一下留學多年的英語能力!

雖然職場經驗不足,但是語言能力應該是過關的。

可是沒想到,高笛一張口真是令人大跌眼鏡:濃重的口音,最基礎的表達方式

磕磕絆絆,流利度欠佳

還有很多語法錯誤

甚至把研究生學歷說成了bachelor 

台下的老闆們都已經聽不下去了……

大家毫不留情地開始批判:「怪不得你找不到暑期工,英文太差」

「甚至連國內的大學生英文都比你好!」

在澳洲讀書期間,沒有什麼社會經驗,甚至連英語都沒有好好提升,高笛的澳洲進修之路到底學了啥?

主持人替我們問出了疑問:「即使沒有那麼多時間學習,但是在澳洲用英語的地方會很多,為什麼你的口音…還是那麼不純正?」

面對質疑,高笛把自己的英語水平不高甩鍋給了她的印度老師是印度老師帶歪了自己的口音

然而在主持人的追問下,高笛承認了自己在澳洲都是和中國人在一起,沒啥地方用到英語。

對此,主持人也委婉的評價道:「花了100萬在那,結果收穫是連英語都沒學好,而且國內的大學生說的都比你好,你是不是應該挺愧疚的」。

看看高笛的表情,隔著屏幕都能看出她的尷尬和羞愧

但是,這位高同學,並不是所有澳洲留學生的代表

同樣都是澳洲留學的碩士,

同樣是在《非你莫屬》,

另一位歸國小哥卻贏得了老闆的賞識。

劉岩畢業於澳大利亞科廷大學,通過節目,要找市場運營相關的工作。

劉岩自身的表現十分優秀,不僅在校期間成績優異,擔任過授課型的助教,還在社會上積極尋找兼職的工作。

同樣是打工,小哥把他的工作經歷都轉換成了他的執行潛力:面對台下的老闆們,小哥也是事先做了充分的準備和調查甚至還準備了自己的慢跑軟體APP提案給老闆們傳閱:可以說是有備而來!

不僅如此,

良好的發音,機智的臨場反應,回答問題的條分縷析和從容,讓老闆很是稱讚!

劉岩小哥的這個經歷告訴我們:在澳洲留學也是能出人才的!

澳洲留學生回國一樣也可以大放光彩!

澳洲留學生陷入困境,回不回國都很難

上面兩位澳洲留學生,可以說是部分海外黨的縮影。

但是,現實有些時候可能比電視節目還要殘酷,而對於不少留學生來說

求職,也是相當不容易

雖然許多留學生都認為澳洲生活舒心恣意,

但是拿不到身份,文化差異和澳洲經濟的日益不景氣,讓大家都感嘆:澳洲的工作難找啊!

根據澳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0月,澳洲的就業率迎來了三年來最大跌幅,

澳大利亞的失業率攀升至5.2%

面對如此巨大的就業壓力,大家紛紛選擇回國找工作

數據顯示,

超過80%的澳洲留學生都選擇畢業后回國

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歸國找工作,國內已經出現了留學生歸國潮

據悉,在今年海外留學生歸國總人數預計將超過50萬

如此龐大的求職人群,讓國內的就業形勢也變得嚴峻起來,

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為了就業,大家都有自己的路數

有的從卑微實習做起,從頭開始;有的刷題庫準備校招;有的奔波于各個招聘會;有的甚至托家裡親戚朋友找關係上崗…

為了得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屢次改簡歷,海投都是標配

但是回國之後的生活

又會如何呢?

海歸回國后,究竟怎麼樣呢?

今年年中,UniCareer發布了一份《海歸就業力報告》

這份報告,告訴了我們真實的答案..

報告共收集13228份有效問卷,從海歸基本情況、職業發展、職業期待等方面,分析了海歸人才求職的現狀與趨勢。

1. 近七成的海歸做到年薪十萬。

可能不少的留學生會認為,

年薪十萬算什麼!

我爸媽花那麼多錢送我出國!

然而,你看了中國的就業概況,

你就知道這10萬,有多不容易了…

年薪十萬在國內有多難?

在上個月,騰訊金融科技智庫也發布了《2019國人工資報告》,工作十年月薪過萬人數不足三成。

工作十年的人,

年薪十萬的人都只有22.4%

你還覺得年薪10萬少嗎?

2. 約七成企業仍然重視海歸招聘,68%的受訪企業表示有海外校園招聘的意願;

65%會針對暫未回國的候選人設置專門的面試流程;

同時,64%的受訪企業願意為海歸提供額外的福利待遇。

而外企和民營企業,在此意願上更為強烈。

3。民營企業成海歸就業主體,創業型企業薪資水平高

海歸高薪的企業,主要集中於創業公司和外資。至於國企和事業單位,略弱一籌。

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則佔比最少。

4. 男女海歸,就業道路不同。

女留學生在人力/行政,金融/會計,管培生佔比較高。

而男留學生主要在研發/技術,運營和設計/藝術。

5. 海歸工作薪酬一覽

讓人沒想到的是,管培生的工資薪酬十萬以下的只佔11%,89%十萬以上。

而工資較低的主要在人力/行政一塊。

6. 近七層海歸表示:工資符合期待。

薪資不滿意的,只佔14%。而在國內,很容易找到符合專業的

7. 65%海歸三個月以下找到工作

29%的海歸一個月以下找到工作,36%的海歸2-3個月找到工作。21%的海歸3-6個月找到工作。

8. 海歸的優勢劣勢

海歸的優勢:英語表達能力,宏觀視野,適應能力

海歸的劣勢:不了解國內情況,自我評價過高,薪資水平過高。

結語

高笛的這個事兒讓大家再一次關注到了留學生群體

留學生頂著巨大的歸國光環,讓社會各界對留學生的期望值也愈發高漲。

許多人會問,出國留學到底有意義嗎?

對於許多留學生來說,赴澳留學開闊了他們的眼界,出國讓許多人未見識到的事物

更重要地是,從澳洲大學那裡學到的:學會學習的能力,會一直伴隨著你,

給你帶來信心。

當然,出國鍍金后的留學生面臨的是招聘公司更加嚴苛的要求

如果不是十分優秀和出色,

又怎麼能在眾人當中脫穎而出呢?

如果只是想著出國混文憑,

那麼海歸的光環

終將會變成「海待」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