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經濟該離開ICU了!」總理推JobMaker…
來源:澳洲網
莫里森(Scott Morrison)將利用15億澳元的聯邦資金來推動全國範圍內技能領域的變革,他將呼籲與工會和企業建立新的協作關係,以幫助推動經濟復甦,他預計這將在3-5年之間實現。
在周二向國家記者具樂部(National Press Club)發表的講話中,總理還將把稅制改革、放鬆管制和降低能源成本列入議程。他說:「經濟早晚得脫離加重症監護室(ICU)。」 他談到了數百億澳元的政府援助,當中包括JobSeeker和JobKeeper計劃,這些計劃定於九月底結束。
聯邦政府將在10月的預算案中公布「創造就業」(JobMaker)經濟復甦計劃,預計屆時聯邦赤字將創下歷史紀錄,國家債務將超過GDP的30%,失業率「約為10%」,而且外國投資可能減少多達40%。 莫里森希望聯邦政府能夠與各州能夠在職業教育問題上、與工會在勞資關係問題上擱置爭議,呼籲各方「懷抱新的共同目標」來實現變革。 快速改革 莫里森希望能夠對聯邦每年撥給各州的15億澳元資金施加條件,以此推動快速變革。
如果各州願意採用與聯邦提供的醫院資助類似的系統,他願意加撥資金,改系統是以經營活動為基礎,為每一項服務提供有效價格。 「根據法律,聯邦必須每年向各州和領地提供15億澳元的無限制資金,沒有終止日期,也不能提出任何問題。但聯邦無法監督各州如何使用這筆錢,即使各州提出什麼目標,也都是設想。即使沒實現,也不會有任何後果。該協議在維持投資水平方面一直不見成效,是時候作出一些改變了。」
在勞資關係方面,政府正在研究諸如恢復企業議價制度(enterprise bargaining system)以及可能進一步簡化薪資制度。 周日,莫里森呼籲工會與政府合作。在新冠疫情期間,政府與工會建立了牢固的工作關係。但他排除了恢復「工作選擇法」(Work Choices)的可能性。莫里森先生排除了重返工作選擇風格的可能性。 他說:「我對意識形態不感興趣。我對其他所有事情都不感興趣。我只是想讓澳洲人重新就業。」
儘管周二的演講側重於技能和勞資關係,但莫里森也沒有放棄通過稅改促進企業發展的目標。 政府的兩種選擇是降低公司稅率和推出投資補貼,前者代價高昂,而且有可能引發與工黨的大戰,後者正是工黨在上次大選中採取的政策。據了解,政府傾向於推出投資補貼,為購買合格資產提供更快的註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