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回應中國高官:中方向澳加征關稅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

2020年05月26日 23:44

來源: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 美國之音
資料照:中國商務部長鐘山
資料照:中國商務部長鐘山

 

商務部長鐘山對大麥徵收懲罰性一事做出回應,稱中國的決定是「慎重的,是克制的」。但說,中方的決定事實和

鐘山是周一在北京兩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是發表這番評論的。鐘山說,中國與澳大利亞建交以來,中國對澳大利亞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只有這一起,而同期澳大利亞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案達100起,而且在今年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就發起了3起。

中國在本月早些時候宣布對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大麥加征80%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中國採取的這一貿易懲罰行動被廣泛認為是對澳大利亞推動國際社會對新冠病毒源頭進行獨立調查的報復。

就在中國公布懲罰澳大利亞的決定之前兩個星期,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警告說,澳大利亞推動國際調查引起中國人民的反感,導致嚴重的經濟後果。


資料照: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

鐘山試圖否認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加的決定是一個報復舉動。他說:「中國調查機關對這個案子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調查,在調查當中我們發現澳大利亞的大麥存在傾銷,存在補貼,而且對我國的產業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資料照: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翰
資料照: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翰

澳大利亞方面堅決否認有傾銷大麥的行為。該國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上周在回應中方決定的時候說:「我們認為,這個決定並不是基於對事實或進行的恰當分析之上的。」澳大利亞農民出售他們的產品,「沒有任何補貼,採用的是競爭價格。」

澳大利亞周二在回答記者關於中國報復措施是否意味著中國是一個高風險市場問題時回答說:「這是澳大利亞商界能夠得出的唯一的結論。」

伯明翰周二拒絕了鐘山的說法。他表示,這不是「針鋒相對」的事情。

在中方宣布的決定之後,鐘山開始拒絕與伯明翰討論這項貿易糾紛。

伯明翰在5月17日對媒體說,他請求與中國商務部部長進行討論,但是「這一請求沒有被接受」。

澳大利亞戴維·利特普勞德(David Littleproud)打給中方官員的電話也遭到拒絕。利特普勞德表示,他近來也一直無法與中國農業部長通話。他說:「我提出和他們溝通,他們回復說,近期我們沒有機會討論現在面對的難題。」

資料照: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
資料照: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表示,在世貿組織上訴法庭癱瘓之後,澳大利亞將與中國密切合作,在世貿組織中建立一個臨時上訴機制。路透社引用莫里森的話說:「全球多邊貿易體系規則對澳大利亞極為重要。」

澳大利亞政府表示,正在考慮把跟中國的糾紛遞交世貿組織處理。世貿組織的記錄顯示,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沒有發生過貿易糾紛。

針對中國的許多調查都是通過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進行的。該委員會今年應澳大利亞企業的要求對中國的鋁和鋼啟動過三次調查。

伯明翰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反傾銷制度。設立這個制度是要防止以低於成本的價格把商品投放到某個市場,從而造成市場扭曲,造成當地生產者破產。」

伯明翰表示:「是的,澳大利亞有反傾銷機制,我們的決定是公開的,可以透過世貿組織進行上訴。」「到目前為止,中國對我們的決定還沒有提出過上訴。他們有權這樣做。」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資料照:中國江蘇省南通港正在裝卸進口的大麥。(2014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