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澳洲記者逃離中國 習近平的「中國夢」正在實現

2020年09月11日 23:48

來源:ABC中文

本篇內容為轉載/翻譯內容,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體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包括ABC駐華記者比爾·博圖斯在內的澳大利亞新聞工作者逃離的情景,應該消除任何人在這個危險時期對世界的幻想。

未來看起來越來越像冷戰2.0版,與中國這個威權超級大國的衝突越來越多,而中國正一步步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

中國共產黨拒絕接受它眼中的西方價值觀,沒有民主,沒有言論自由或法治。

領導下,中國轉向了更嚴重的暴政,拘押持不同政見者、律師和藝術家。習近平將他的競爭對手拘押入獄並鎮壓示威抗議。

黨控制著敘事,控制著媒體,並釋放出這樣的信息,那就是越來越沒有地方容納外國記者令人討厭的窺視眼。

並非只有這兩個人有此遭遇。今年3月,在中國官媒的工作人員在美國受到限制后,有14名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工作的美國記者被驅逐出中國。

不只是現在

記者是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的國家公敵。在為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道中國的十年中,我對此有著切身經歷。

在那段時間里,我幾次被中國當局拘留。又有好幾次,我和我的拍攝組遭到人身攻擊、毆打、踢打,我們的設備被便衣秘密警察砸毀。

我的家人一直受到監視,如果我們在外面與朋友一起吃飯,警察會拍照。我的電話被竊聽,我們的房子被竊聽。當我外出工作時,警察會來我家,對我的孩子們進行訊問和恐嚇。

那些我安排了見面或採訪的人,如果他們和我見了面會接受了我的採訪,會被人警告,其中一些人被逮捕了,有時一連被關押好幾個月都無法與家人聯繫。

CNN播出的報道受到監控並定期受到審查。播放有關的報道時,電視屏幕會變黑屏。

中國的道路已經轉向

中國顯然不是西方。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自由在那裡不存在。然而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對共產黨會崩潰或至少不得不進行改革抱有盲目的信仰。

看似順理成章的是:隨著中國人越來越富有,他們會要求更大的自由。而事情正好相反。

共產黨監督下一個經濟奇迹誕生了,超過十億人擺脫了貧困。從某些方面來看,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這個國家曾被嘲笑為「東亞病夫」,在我有生之年看起來都無法做到食以果腹,也曾有數以千萬計的民眾喪生於飢荒。

「韜光養晦」

中國的崛起對世界經濟是有利的,並使澳大利亞更為富裕。

但是,一個更富裕的中國意味著一個更強大的共產黨。

習近平下定決心要完成他所說的「中國的復興」,他的「中國夢」是一個回歸全球大國之巔的國家。

習近平被稱為自以來最有權勢的中國領導人。毛澤東是中國這個共產主義國家的奠基人。

習近平的願景是建立一個和諧的國家,但這意味著將一百萬維吾爾關押在被人權團體稱為「再教育營」中,「洗腦」以表示對黨的忠誠。

習近平鎮壓了在香港的抗議活動,並威脅台灣不要尋求獨立,而要努力與中國大陸統一。

如果這是和諧,那就是通過武力達到的和諧。

幾十年來,中國奉行「韜光養晦」的政策,隱瞞自己的意圖,等待合適的時機。現在中國不這麼做了。

習近平要完成他的前任們的工作,加強黨的控制力。

2013年他執政后告訴黨的領導層,要準備好同他所謂的企圖推翻黨的「國內外勢力」作長期鬥爭。

世界正處於轉折點。與中國的緊張關係正在加劇。華盛頓和北京已經在去年的貿易戰中擺好爭鬥的態勢,並且人們擔心會發生範圍更廣、更具破壞性的衝突。

澳大利亞在把中國帶入世界方面發揮了作用

現在是時候回想過去半個世紀,並追溯[我們]與被稱為「中土王國「(the Middle Kingdom)的關係軌跡。

中國是一個由毛主席統治的冷戰封閉的社會。內戰之後,他於1949年領導共產黨上台,然後發動了1960年代和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

毛澤東的中國是一個到處是不起眼的灰色著裝、自行車和揮舞著毛澤東《革命思想紅皮書》的狂熱年輕人的地方。

在70年代初,毛澤東採取了對外開放的嘗試性步驟。大部分歸功於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鬆(Richard Nixon),他於1972年在北京與毛澤東進行了會晤。

但是時任澳大利亞反對黨領袖、很快成為澳大利亞總理的高夫·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首先出訪,於1971年前往中國,會見了毛澤東的總理周恩來。幾年後,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駐華記者站於1973年成立。

澳大利亞在幫助中國重返國際舞台方面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多麼遺憾和震驚的是,到了2020年,中國位列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而該國將不再有澳大利亞媒體的記者。

Stan Grant是查爾斯斯特大學(Charles Sturt University)澳大利 亞/原住民研究的校長講席學者兼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