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經濟危機的辦法,能夠讓澳洲經濟回暖嗎?
「這是一個短期的健康驅動的問題,但你永遠不應浪費危機。我們可以從中學到的一件事是,我們應該令基礎設施和社區對未來的大流行病更具韌性。
來源: 澳洲第一傳媒
「不應浪費危機」
Wikramanayake女士周五在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合作(Infrastructure Partnerships Australia)組織活動上發表講話時說,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在這場危機中承擔的財政債務水平,以及保持基礎設施項目繼續進行的必要性,將促使政府在未來幾年引入更多的私人資本以支持就業和經濟。
「這些立即採取的應對對於幫助經濟發展並使其在大流行中保持活躍方面是非常好的,但是隨著我們走出疫情,將更加需要政府對基礎設施項目投入資本,以保持就業和刺激經濟。」
「他們走出疫情后將在各個層面背負更多的財政債務。因此,他們將需要更多私營部門的資金用於諸如正在進行的向可再生能源過渡之類的工作。2012年,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我們10%的容量,到2019年,可再生能源佔到了22%,現在我們有時依賴50%的可再生能源。因此,所有這些過渡工作都需要支持。」
Wikramanayake女士說,結構性的全球趨勢,例如私營部門的儲蓄增長,邁入老齡化的人口需要為退休提供資金,尋找有資本保障性的投資以及公共錢包受到限制,這些都將帶動對公共基礎設施進行更多的私人投資的需求。
她補充說,可將私營和公共部門結合起來以獲取社區成果的技能,加上不斷增長的城市化,脫碳化和衛生服務的變化,對於加速私人資本進入公共基礎設施的需求也發揮了作用。她告誡需要進行投資,以使澳大利亞的資產更具韌性。
「我們有可能看到這種情況再次發生。因此,諸如投資于衛生系統的抵禦能力,對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的抵禦能力的需求將繼續增長。
「作為基礎設施的投資者,我們將需要接受使我們的資產具有更強的抵禦風險能力的必要性,無論是健康大流行,氣候變化還是地緣政治問題。許多的事情將發生意味著我們需要使我們的基礎設施更具彈性,而每次危機都使我們有機會學習新的彈性領域。」
麥格理集團(Macquarie)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Shemara Wikramanayake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病將加速私人部門對的投資,對可再生能源,醫療衛生和數字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只是私營部門在COVID-19后的世界中所關注的部分領域。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