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畢業回國賣房子?中國留學生最愛的兼職,無門檻、起薪$5萬,真這麼容易嗎?

2021年02月09日 17:36

來源:美食生活

最近大火的年代劇《流金歲月》里有這麼一位配角恨得令人牙痒痒,雖然長相清純可愛,卻是實實在在的一杯「綠茶」,出身鄉下,羡慕並嫉妒出身「大戶人家」的主角劉詩詩。還前後和劉詩詩在戲里的兩任男朋友都搞曖昧。

後來更是為了在大城市出人頭地,只是在女主的資助下學習了幾個月的商務英語,回來就冒充回來的高材生,還把自己說成富二代,化身「賽琳娜」,加入地產公司精言。

誒,小編來幫著划重點啦,人家可是用地產經紀的學歷來包裝自己!好像海外的地產經紀人是一份令人刮目相看的工作,能給自己臉上貼金呢!

無獨有偶,這並不是影視作品頭一次塑造國外的地產經紀這樣一種看似很高貴的職業了。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里的吳秀波就塑造了這樣一位多金的中年才俊:開豪車、住豪宅、穿高定西裝,好口才,好人脈,工作時間自由。

你說這不就是「打工人」的理想工作?同樣的職業,在國內被稱為「中介」,在國外就被叫做「地產經紀」了,瞬間就高大上了起來。

根據澳洲2017年的數據,買家買走了澳洲1/4的房子。

中國投資者喜歡買房子,這就催生出了中國留喜歡賣房子的現象。

那麼究竟在澳洲做地產經紀人是什麼樣的體驗呢?

谷歌相關詞條出現的檢索結果,滿眼都是「地產中介牌照課程」,號稱什麼「一天課程 一月考證 一年走上人生巔峰」。谷歌廣告就好像中介給你推薦XX大學的XX課程容易畢業一樣的不靠譜, 小編採訪了澳洲地產經紀的一些從業者,試圖揭開這個職業背後的甘甜與辛酸。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入行門檻低 回報時間長

眾所周知,在澳洲許多工作都要「證」,房地產業是非常規範的一個行業,所有的從業人員都必須有註冊職業資格(Certificate of Registration)。

有註冊職業資格的可以在房產公司或中介從事房產買賣或房產管理等不同工作,視工作單位的大小會有術業專攻之分。但僅有Certificate的是不能獨立買賣房子的,也不能單獨收取賣房傭金,只能掛靠在中介公司名下,需要簽字的時候也是老闆代簽。

可以獨立從事房產買賣的必須是有Full License(房產牌照)的中介或公司,在跟房主簽訂的代理協議上永遠是持有牌照的公司或中介名,而不是某個房產經紀個人。澳洲的房產牌照(License)也分不同種類。持有不同牌照的中介或公司可以從事不同的房產交易。

那麼這個行業的「准入許可」究竟難不難考呢?受訪對象普遍表示,如果只是Certificate的話,還算相對容易,但如果需要考到「房產牌照」,則需要學習很多課程,還需要大量做題給老師批改,順利的話不到四個月可以取得Full License。

和醫生、律師等需要大量教學與實踐的職業相比,房產中介並不是什麼門檻超高的職業,這也是許多從業者最初選擇這個行業的原因,也可以兼職做房產經紀人。

留學生群體曾是地產中介兼職的主力軍,「無需經驗」、「傭金豐厚」等字眼吸引了很多人從事地產行業。

除了被業界「造富」神話吸引,許多學生從事地產行業的原因,也跟切身利益有關。有一個現象是,如果有從業資格的學生中介自己要買房,完全可以找相熟的從業者互相幫忙,通過獲取傭金的方式減免部分支出。

其次,很多留學生選擇兼職也是出於對這個行業的好奇,想要提前了解買房等相關知識,以備日後所需。畢竟了解一個行業的最快途徑就是從事這個行業——買房是個什麼流程?去哪兒買?要不要交稅?怎麼能最大程度地減稅?這類問題只有真正的從事這個領域,並積累一定經驗,才能設計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案,最大限度上的節約資源。

大部分受訪對象所學專業和房地產「毫不相干」,以會計居多。還有一些留學生因為在國內有過相關經驗,出國讀書才選擇了地產經紀的兼職。

儘管這份工作基本沒有底薪,和在華人餐廳、奶茶店、咖啡廳打工相比,收入不穩定,卻有著更好的發展前景。但辛苦也是真的辛苦,考慮到這份職業的屬性,工作時間比較隨意,周末最忙,平時晚上很多時候也需要聯繫客戶,所以對於學生來講,平日除了上課就是工作,休閑娛樂的時間大幅縮減。

我們的採訪對象口中頻繁出現的高頻詞是「付出」和「經驗」。很多人覺得地產銷售是一個高薪工作,但同時也承擔這更大的風險,特別是一些新人,可能長達半年一年開不了單。高薪與否,與運氣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經歷。

房產中介也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

傭金比例是隨著年齡和工作經驗的增長遞增的,對於一般中介來說,「月入百萬」之類的故事無疑是天方夜譚。

澳洲各個中介機構的傭金制度不同,但普遍來說,開發商給到中介機構的抽成是2%——3%左右,而其中一半左右需上繳公司,中介個人實際拿到的只有1%到2%不等。

我們以上海一套總價為1000萬人民幣的二手房為例,按照澳洲的規矩,個人到手的傭金就約2萬澳幣。然而在澳洲價值1000萬人民幣的房子,總共又有多少呢?

在成交量很少的情況下,這1000萬人民幣房子也不是隨便什麼中介都能賣,只有資歷深的中介才能夠接觸到這樣的房源。

剛入行的銷售或者主做新房市場的中介,能賣的房子房價可能只有60 -90萬澳幣。

房價的差距擺在那裡,又談何收入高呢?還要考慮到最終會有2-4個銷售,來分這些傭金,而根據職責不同比例也不一樣。

中介的年收入,大約是在4.8-5萬澳幣左右,也只是澳洲全國平均收入中位數而已。

讓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編劇塑造這樣的兩位角色,未免有給海外房產經紀人這個群體「招黑」的嫌疑。就像近些年的影視劇里律師的形象,儘管有正義的化身,也有眼中只有利益的silver tongue。

然而藝術終歸不是生活,影視形象擅長「以偏概全」,畢竟和現實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2017年可謂澳洲樓市的小巔峰。

這一年,華裔女中介Vivien Yap銷售額達到了1.75億,而這隻是Yap入行的第五年。

在墨爾本,中介Helen Yan也貢獻了1.59億的銷售額,當時她入行7年。「澳洲華女靠賣房年入百萬」、「入行半年月入10萬」之類的消息比比皆是。

據了解,的平均年薪有8萬澳元左右,其中很大程度上是金字塔尖的人群拉高了平均數,且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差距非常大。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論是什麼的「神仙工作」,也要遵循二八定律。各行各業都有銷售精英,鏈家有年入百萬的中介,國外也會有開豪車住別墅的經紀人。

房產中介,與其說是一個「懂房」的人,不如說是一個「懂事」的人。

房源再多,終是死物,不可避免的是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除了行業基本要求之外,考驗的是語言能力、理解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如何協調買方與賣方?如何實現皆大歡喜的局面?如何在漫長的等待中,仍不失去對於成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