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量!中國汽車在澳大利亞捲起來了

2024年04月17日 22:03

導讀:

出海新熱土:房車正打敗歐美品牌

不知從何時開始,在海外的社交平台上,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人曬自己的中國品牌汽車。「我的鄰居開上了紫色的比亞迪」,在也不再是新鮮事。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憑藉一年在海外賣掉491萬輛車的業績,中國品牌超越日本,成為汽車出口第一大國。

過去百年的時間里,汽車行業的市場一直被以德美、日韓等國家所壟斷。而如今,在澳大利亞的汽車市場,中國汽車正慢慢成為澳洲人的心頭好。

這背後離不開慷慨的補貼和稅收優惠,以及高昂的汽油價格帶來的電動汽車需求的日益增長,等等因素正推動澳洲電動汽車銷量持續激增。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房車在澳大利亞市場的份額也在迅速增長,過去被歐美主導的房車市場,正在迎來中國房車的爆發。

在澳大利亞這片出海新熱土上,中國力量不容忽視。

出海新熱土:澳大利亞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汽車出口量排在俄羅斯、墨西哥和比利時之後,列居第6位。對佔中國產汽車出口總量的6%(歐洲佔40%,亞洲佔30%,北美佔12%,南美佔7%),而考慮到只有3500萬人,只佔全球人口0.5%,6%的比例也是相對比較高了。

而值得關注的是,近兩年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汽車出口結構有著較大的變化,由以燃油車為主的模式,轉變為電動車、混動車、插混車為主。其中,比亞迪、上汽名爵、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品牌均布局了澳洲市場。

為何澳大利亞的電動車市場會突然火熱起來?這背後與供需關係以及政策扶持緊密相關。

自2022年上台以來,由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內塞(Anthony Albanese)領導的澳大利亞現任政府,一直在積極推動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並將其作為國家減排計劃的一部分——這是澳大利亞在相關氣候政策上所做出的關鍵改變。

從需求端來看,俄烏衝突、中東戰爭引發的石油價格飆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對運行成本更低的電動汽車、混動汽車的需求;尤其在之前油價高居不下的階段,與每升最高達2.5的汽油相比,電動汽車換算下來的成本,僅僅相當於50澳分/升。

另一方面,中國車企在澳洲目前最主要的優勢就是「性價比「,相比其他品牌,中國車企在3-6萬澳元區間可以選擇的產品較多,而大部分澳洲消費者在初次購買時,基於相同等級的車款,還是會傾向於更具價格優勢的一方,這一點對於布局澳洲的中國車企來說正是機遇所在。

事實上,隨著政府的上台並承諾推出「電動汽車折扣」,並且對能源轉型的重視,未來勢必也將在未來進一步利好電動車產業。

而令人意外的是,來自中國的房車甚至比電動車更受澳大利亞市場的歡迎。

中國房車正打敗歐美品牌

除了轎車之外,令人意外的是,過去被歐美主導的房車市場,正在迎來中國房車的爆發。

據澳大利亞房車工業協會(CIAA)2023年進口數據顯示,2022年,近50000輛新房車進入該市場,其中澳洲本地生產的新車數量達到28031輛(相較往年同比增長17.1%),進口新車數量達到20498輛,其中來自中國生產製造的房車佔比超過50%

據統計,每年的新增房車中,拖掛式房車可佔到近40%-55%的市場份額。而在澳洲註冊的房車中,有近90%是拖掛房車,只有約10%是自行式房車。

中國房車市場份額的爆發其實跟新能源車型的增長有著天然的聯繫。比如如果混動這種車駕駛混動汽車,使用拖掛式房車的時候,其動力適合長距離行駛,同時電瓶還能在露營的時候反哺給電器。

而根據澳大利亞的數據,混動汽車在澳洲當地很受歡迎,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電池電動汽車占銷量的17.4%,相比之下,純電動汽車僅佔5.4%。

除此以外,澳洲本身工業基礎薄弱,沒有特彆強的汽車產業,因此其房車產業嚴重依賴海外的供應鏈,而中國的汽車供應鏈不僅齊全而且成本更低,是不二之選。

同時,拖掛房車空間大,長途運輸成本高,因此一般都會採取拆裝後集裝箱運輸、到目的地組合加工的生產方式,而憑藉產業鏈的配合優勢,中國的房車更適合做成積木組裝的方式。

2022年9月,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便表達了制定低排放環境政策的願望。隨後出台了新車輛效率標準(NVES),計劃從2025年起對製造商的新車銷售總排放量設置上限; 車輛的排放量越高,在受到處罰之前,他們作為總排放量的一部分出售的車輛就越少。

從本質上講,這旨在激勵製造商製造和銷售更省油的汽車,併為電動汽車銷售以及在某些情況下的生物燃料、混合動力和氫能汽車提供額外的積分。

澳財投研觀點

隨著全球市場對電動車的需求增加,中國汽車製造商開始在海外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同時,中國房車在澳大利亞市場的份額也在迅速增長,與電動車的增長有密切聯繫。

政策的扶持和消費者對價格優勢的認可進一步推動了中國汽車在海外市場的發展。中國汽車出海的趨勢不斷增強,其在墨西哥、俄羅斯和澳大利亞市場的成功表現,預示著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全球市場上的嶄露頭角,為全球汽車產業帶來新的競爭格局。

作者:Raymond Yu

編輯:Serena張斯

(歡迎訂閱澳財網頭條號,我們將不斷為您提供優質的全球宏觀經濟分析和澳洲財經資訊)

文中未註明來源的圖片均為Shutterstock,Inc.授權澳財網使用,請勿單獨轉載圖片。本文中的分析,觀點或其他資訊均為市場評述/一般信息,不構成交易建議,僅供參考。任何前瞻性陳述並非對未來業績的保證或陳述,切勿過分依賴。在進行任何投資時,請基於個人投資目的、財務狀況或個人需求考慮本文所含信息的適用性,謹慎決策,風險自擔。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澳洲自行轉載自澳財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